近视手术无法治愈近视,你还会花两三万元去做吗?
中新经纬6月1日电 (林琬斯)今年21岁的闪闪(化名)双眼近视400度,因为觉得天气炎热,戴眼镜不方便,又影响颜值,决定前往眼科医院进行近视手术咨询。随着暑期的到来,像闪闪一样咨询近视手术的青少年不少,医院迎来了近视手术高峰。
同时,有专家指出,近视手术并不能治愈近视。既然无法根治,为什么一例近视手术收取上万元的费用?近视手术又凭什么撑起千亿级市场?
近两万元手术,做完出现干眼症
与大夫进行咨询后,闪闪又在几个论坛查阅不同的患者的手术情况,她更迷茫了,甚至想放弃,“一方面是动辄上万的手术费用,另一方面是担心术后视力恢复有限,还存在干眼症、眩光、重影等后遗症,甚至导致术后失明,性价比不好衡量。”
近年来,像闪闪一样关注甚至进行近视手术的患者并不少。今年1月,伴随国家卫健委发布《“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眼科医疗市场再次站上风口。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
白白(化名)4年前在一家民营医院做了半飞秒激光手术。据她介绍,手术前她双眼近视750度,散光50度,尽管手术价格不菲,但觉得戴眼镜不舒服,又不喜欢戴隐形眼镜,再加上家里人的鼓励,便决定做近视手术。
近视手术又称屈光手术。民营眼科医疗连锁集团华厦眼科招股书显示,屈光手术是用手术的方式改变角膜前表面的形态,以矫正屈光不正。
不同城市、不同医院,屈光手术的费用不尽相同。中新经纬在电商平台上看到,北京地区半飞秒激光手术价格在8000元至2万元之间,全飞秒激光手术的价格在1.5万元至3万元之间,晶体植入手术在3万元以上。
前述招股书显示,角膜手术因为可矫正视力度数范围大,精度高且手术恢复时间短,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角膜屈光手术类型先后经历了准分子激光手术设备、半飞秒激光手术、全飞秒激光手术的发展过程。其中全飞秒手术因为切口小、精度高且价位适中,是中国屈光矫正手术治疗市场中发展较快的一类手术。
相比角膜手术,晶体植入手术有不破坏原有人体角膜的优点。但由于目前人工晶体高度依赖海外厂商,价格高昂,目前中国市场普及率不及角膜手术。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如果把角膜想象成一本书,角膜瓣就是书皮,半飞秒的手术过程就是先翻开书皮,之后把书页去掉一部分,再把书皮合上。全飞秒则是直接抽取书页,无需再打开书本。”
对于手术过程,北京美尔目眼科医院工作人员向中新经纬介绍,全飞秒手术只需23秒,即可完成单只眼睛的整个手术过程,术后第二天复查结束即可正常用眼。半飞秒手术需要制作角膜瓣,切口大,手术过程3-5分钟,主要针对角膜较薄的客户做的更多些。
“术前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觉得全飞秒激光手术开口小,更安全,但是医生说我近视度数超过400度,不适合全飞秒,医生推荐我做半飞秒。”白白表示,做完手术第二天,双眼度数恢复到1.0,她术后一整个月没看电视、手机、报纸、书,后来的几次复查,视力最好的时候是左眼1.2和右眼1.0,并没有达到双眼1.2。
白白向中新经纬感叹,她挑了最贵的手术方案,花了1.7万元左右做完手术,现在看东西比之前戴眼镜还清楚。然而她也发现,自己看东西出现眩光,虽然不影响夜晚开车,但是看路边的路灯会出现射线。除了眩光,白白看东西还出现过几次重影。在后来复查中医生告诉白白,只能随着时间慢慢缓解,不能完全消除。
家住天津的念念(化名)双眼近视度数750度,因为不想被眼镜所束缚,5年前花了1.98万元在公立医院做了全飞秒激光手术。术后,念念视力恢复到了1.0,却也出现干眼症、炫光等症状,眼睛干涩、流泪、发红。眼科医生告诉她这是做完近视眼手术之后正常的现象,日常使用眼药水即可。
近视眼手术到底是否存在后遗症?海南省眼科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眼科学教授钟兴武202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术前检查符合手术标准,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就是安全的,是不会发生后遗症的。
“近视激光手术属于眼表手术,激光不会进入眼内,对眼球内部组织没有任何不良副作用,不会增加白内障、青光眼等其他眼病的发生率,也不会影响其他眼病的治疗。”钟兴武表示。
为什么一例手术动辄上万元?
眼科一直被称为“黄金赛道”,2021年,眼科赛道里的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兆科眼科、朝聚眼科等企业排队上市。目前,已上市的爱尔眼科、何氏眼科、兆科眼科、朝聚眼科总市值超1900亿元。
在人们眼中,眼科连锁医疗企业屈光项目价格高,毛利率也高。年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爱尔眼科屈光手术业务的毛利率由52.38%增长至58.12%。
除了爱尔眼科,不少眼科连锁医疗企业的屈光项目毛利率都达到50%左右。2021年,何氏眼科屈光不正手术矫正服务毛利率达到46.58%,华厦眼科屈光手术毛利率达到52.55%。
具体来看,华厦眼科招股书指出,2021年,屈光手术单眼平均价格为8922.45元,单眼平均成本为4233.39元,单眼利润超4600元。何氏眼科招股书也披露,2021年上半年,屈光不正手术矫正服务成本5129.26万元,营收1.12亿元,手术量6516例,一例手术的平均利润更是超过九千元。
普瑞眼科更是表示,自2018年起,屈光项目已成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第一大来源项目,2021年上半年,屈光项目的毛利率达到53.28%。
不过,有业内人士向中新经纬透露,加上获客成本,现实中眼科医院的纯利润只维持在10%至15%。
该眼科业内人士向中新经纬表示,近视手术费用上万,一部分是被设备成本所推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新经纬翻阅企业招股书发现,屈光手术中的全飞秒项目主要来源于是光学与光电行业科技跨国集团德国蔡司。
眼科业内人士向中新经纬表示,德国蔡司在全飞秒手术领域一枝独秀。眼科资讯机构视研工作室数据显示,以广东为例,德国蔡司全飞秒激光裸机采购成本为800万元,配套M90准分子激光系统为300万元(用来做半飞秒和准分子激光)。
据了解,德国蔡司提供的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组合包括PRK,LASIK和 SMILE。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在中国开展的全飞秒SMILE手术量已经超过280万例,是全球手术量最多的国家。
另外,设备方德国蔡司还要收取专利使用费。视研工作室数据显示,专利使用费一例手术(屈光手术每例手术均为两眼)在6000元至7000元,有些医院还需外聘专家,外聘专家费用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据他统计,完成一例全飞秒手术,私立医院的整体成本在1.2万元左右,公立医院的成本在1.4万元左右。
上述蔡司全飞秒手术设备也可以完成半飞秒激光手术,除此之外,半飞秒激光手术目前还有三家公司的设备能完成,这也意味着为了竞争市场份额,设备商需要降低成本价格,以卖出更多的设备。目前来说,一例半飞秒激光手术的整体成本在3千元左右。
中新经纬粗略估算,刨去上述成本,一例半飞秒激光手术与全飞秒激光手术的利润在5000元左右。
“国内的眼科医院和医生相当于流水线工厂的工人,核心科技都掌握在国外,每做一个近视手术,就要为国外提供专利费,希望国内未来有医疗器械公司能够打破国外垄断,降低近视眼手术的成本与价格。”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警惕营销驱动下的手术增量
据中金公司测算,2030年近视防控市场规模有望达约2100亿元,十年复合增速约13.7%;预计2030年屈光手术市场规模有望达1000亿元,十年复合增速达到21.4%。
在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看来,屈光项目毛利率基本在50%左右,且技术成熟、手术风险低,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加大营销甚至过度营销是必然的结果,一方面低门槛带来大量的行业竞争者,行业竞争加剧必然导致营销过度,另外高利润保障了充足的营销费用,也为过度营销提供了土壤。
中新经纬注意到,近日,话题#爱尔眼科广告配文称近视有罪#冲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匪夷所思,更有网友直接喊话“爱尔眼科先自医吧”。此前,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在其公司网站发布“全飞秒的激光,今天矫正,明天上班”“术后痛感轻微、不留疤、复发率低”等宣称医疗功效、保证治愈率的内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有关规定,被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管局在2021年6月处以罚款28万元。
在违规营销的背后,多家眼科企业营销费用高企。从各家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爱尔眼科的销售费用达到14.47亿元,占营业收入9.65%,主要系经营规模扩大广宣费和员工薪酬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仅2.23亿元,占营业收入1.49%,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6倍。
同年,华厦眼科的销售费用达到4.02亿元,研发费用仅2519.80万元,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16倍。何氏眼科2021年的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100倍,销售费用1.23亿元,研发费用仅123.00万元。
何氏眼科解释,销售费用增加主要是医院规模扩大新增人员及上年同期享受疫情减免社保费用等导致人工成本增加所致。研发费用减少主要是2020年项目处于研发阶段,多项研究进行中;2021年项目处于开发末期各项研究陆续结束,整理资料提交申请,并于2021年10月获得批准,同期研发费用降低。
“除植入性屈光手术的成本较高,其他手术综合设备成本并不高,毕竟患者人群较广泛,摊薄设备成本的速度较快。”龚涛对中新经纬表示,屈光手术不属医保范畴,手术服务费收取标准难以规范,屈光手术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营销费用较高。
上述业内人士也向中新经纬表示,一个人全飞秒手术的获客成本,目前在2500元至3500元之间,小医院获客成本和成交成本会比大医院更高。
多名专家指出,需警惕过度营销带来的手术增量,患者需结合自身情况再决定是否接受手术。
郑州普瑞眼科医院副院长谢冰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近视手术不是想做就能做,按照要求,做近视矫正手术,首先要18岁以上,并且过去两年近视度数要稳定,度数增加不能超过50度。而至于能不能做近视手术,还要根据检查情况来决定。
“满足这些条件的同时,在术前还要到专业眼科医院做个全面的术前检查,医生会根据近视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手术方案”。谢冰提醒,高度近视患者一定要慎重选择角膜激光手术,中低度近视患者如果检查合格,则可以选择激光手术。
此外,谢冰提醒,“近视手术是一个矫正手术而不是治疗手术,大家平时要学会科学用眼,减少近视的发生。”
今年5月,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魏文斌也表示,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或者一种手术能把近视治好。近视的手术,仅仅是为了给大家摘眼镜,近视的状态是永远没有变化的。
早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官网发文表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儿童青少年时期可以通过科学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方式预防、控制和减缓近视。(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记者林琬斯)(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良渚玉器与中华文明》等三部作品英文版权输出签约仪式举办
- 文明的坐标|南海古沉船“揭面纱”
- 网恋四年“女友”竟是“好兄弟”假扮 男子涉嫌诈骗被刑拘
- 爱乐汇2025新年演出季将启
- 我国锂储量跃居全球第二 占比由6%提升至16.5%
- 重庆发布预制菜生产经营新规
- 马来西亚奏响“丝路粤韵”
- 辛亥革命:“五族共和”如何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原则
- 黑龙江省公布“圈养东北虎基因组”重要发现
- 西藏正打造首部少儿藏戏剧目
- 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在上海闵行启动
- K396次列车员赵阳撰文:“爱哭包”这次咋没哭
- 青海0至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比例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
- 杭海城铁开通运营三周年 加速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 (神州写真)银发弄“潮”,老有所为
- “小学生不盲从标准答案”是宝贵一课
- 中国民营企业连投巨资 助吉林释放特色资源发展潜力
-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两会速递)甄子丹:能打动观众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前提
- 银川-青岛港“一单制”铁海联运班列首发
- 热门推荐
-
- 北交大“交融天下 通达四海”第九届国际文化节举办
- 2024年中国夏粮获丰收 增产362.7万吨
- 新消费“重塑”全球时尚产业 可持续与AI成未来趋势
- 宁波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五进入”
- 广东卫健委:6月报告1例霍乱病例
- 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鲁启幕 助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 追忆考古学家曾骐:献身考古 奖掖后学
- 湖北培育推出一批统战文化知名地标
- 甘肃武威打造“书城不夜” 民众家门口品书香
- 前5个月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同比增长8%
- 官方通报网传小学生遇公交涨价被拒载:与事实不符
- 和评理 | 担忧“中国威胁”只是美印互相利用的借口
- “中国竹都”福建永安笋竹产品亮相上海
- 官方通报安徽六安一公司厂房火灾:明火基本扑灭 正搜寻失联人员
- 全球首次荒漠猫颈圈追踪:个体平均家域面积约3.3平方千米
- 中国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 首批项目8地入选
- 为一个漫展奔赴一座城,腾讯视频助力无锡打造“国漫之城”城市名片
- “轮椅女孩”张晓丽:设计无障碍服装 挖掘被忽视和掩埋的美
- 广州“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落地 压缩演出审批时限
- 第十九届群星奖收官 六个门类共30个优秀作品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