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疟疾 “中国神草”青蒿素功不可没
消除疟疾 “中国神草”青蒿素功不可没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说起疟疾,人们自然会想到青蒿素和它的发现者屠呦呦。
今年恰逢青蒿素问世50周年。曾经,人们谈“疟”色变,有数字显示,在青蒿素被发现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该病。
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报告约3000万疟疾病例到如今完全消除,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而在全球,目前仍有91个国家和地区有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占全球比例的90%。但自2000年以来,全球疟疾死亡率已经下降了一半。其中,“中国神草”青蒿素功不可没。
青蒿素类抗疟药是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自20世纪70年代青蒿素问世以来,所治愈的疟疾患者不计其数。青蒿素类抗疟药,成为疟疾肆虐地区的救命药。
“这是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说。
在中国乃至全球,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家喻户晓。半个世纪以来,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复方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在抗疟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走出国门,最终影响了世界。
而屠呦呦却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青蒿素是举国体制的结果,在全球疟疾防治的战场上,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有组织有目标的大团队作战才能逐步战胜疟疾。”
屠呦呦同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廖福龙也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医药在国际医疗健康领域中的一项原创,更折射出一代中国科研人员的精神风貌,那就是他们对于国家任务的责任与担当。
“现在这种精神已经被总结成‘青蒿素精神’:胸怀祖国、敢于担当,团结协作、传承创新,情系苍生、淡泊名利,增强自信、勇攀高峰。” 廖福龙说。
青蒿素抗药性和其他适应症研究取得进展
毋庸讳言,历经半个世纪,青蒿素对全球疟疾防治功不可没,但其治疗疟疾的深层机制仍模糊不清。尤其是青蒿素的抗药性,是屠呦呦一直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挑战。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屠呦呦和团队成员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就是找出青蒿素作用机理,破解其耐药性,以及如何扩大青蒿素类药物的适应症。”廖福龙说。
欣喜的是,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团队对外公布,其青蒿素抗药性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采用化学生物学方法,研究血红素激活青蒿素的过程,发现激活的青蒿素可与疟原虫的100多种蛋白以共价键结合并使之烷基化,破坏疟原虫的诸多生命过程,从而杀死疟原虫。这个血红素激活的多靶点学说已得到国际抗疟学界的认同,对揭示青蒿素抗疟的深层机理、耐药现象并促进更有效的临床用药等意义重大。
王继刚介绍,根据研究,青蒿素在人体内半衰期很短,仅1至2小时,而临床推荐采用的青蒿素联合疗法(ACT)疗程为3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杀虫窗口只有有限的4至8小时。而现有的耐药虫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变生活周期或暂时进入休眠状态,以规避敏感杀虫期。同时,疟原虫对青蒿素联合疗法中的辅助药物“抗疟配方药”也可产生明显的抗药性,使青蒿素联合疗法出现“失效”。
针对此,团队提出了新的应对治疗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3天疗法增至5天或7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合理和战略性地应用青蒿素联合疗法是应对治疗失败的最佳解决方案,也可能是唯一解决方案。”王继刚强调。
除了青蒿素抗疟研究之外,团队还十分关注青蒿素的抗癌等功效。青蒿素的抗癌机制与抗疟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处,即相比于正常体细胞,肿瘤细胞中血红素的合成更加旺盛,从而激活了青蒿素或其衍生物,随后激活的青蒿素以多靶点方式杀灭肿瘤细胞。但团队成员表示,青蒿素的抗癌功效目前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有效不等于可以成药。青蒿素能否成为抗癌药,还需要大量的后续研究工作。
再就是备受关注的有关青蒿素类药物治疗红斑狼疮问题。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在昆药集团主持下,目前正在开展二期临床试验,预计9月份可以揭盲。”廖福龙说,此前试验表明,青蒿素对治疗红斑狼疮存在有效性趋势。但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采煤区变“光伏园” 高原“海滨藏城”实现绿色转型
- 国家统计局: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
- 福建泉州启动戏剧会演 新编梨园戏《缇萦》首次亮相
- 中国大使代表70国就人工智能促进残疾人权利作共同发言
- 美国总统拜登之子被判有罪 拜登回应!
- 常穿黑色内衣易患癌?别信,假的!
- 建筑碳信用产品上市仪式在上海举办
- 寒潮橙色预警:贵州广西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温幅度将超20℃
- 全国首个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发布
- 山西晋城警方破获26年前致一死一重伤抢劫杀人案
- 2022年中国电视剧:呼应时代之所需 反映人民之所呼
- 巴基斯坦留学生剑诗:在张家口大境门感受民族交融
- 江西南昌:秸秆综合再利用 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 珠江委联合多部门实施水库群联合调度应对韩江2号洪水
- (经济观察)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近四个月新高,升值能继续吗?
- 圆形方孔钱通行2000多年的“顶流密码”是什么?
- 安阳石刻艺术展:128件文物“史忆”三千年
- 核酸检测采样棉签是否含有荧光剂?国家卫健委回应
- 跨越千山万水 100名塞尔维亚青少年走进浙江嘉兴南湖
- 7月广州写字楼成交量同比上升98%
- 热门推荐
-
- 大凉山油橄榄年产值4亿多 6800多户果农直接受益
- “肺”不好,秋冬如何未病先防
- 火星上能制氧吗?中国团队利用机器化学家开发出基于火星陨石的制氧材料
- 法国小伙夏尔眼里的新疆十大文物宝贝⑨:女舞木俑
- 2024中国(沈阳)国际消博会闭幕 现场意向成交额2.06亿元
- 合肥至宁波海铁联运集装箱量创新高
- 俄乌局势进展:俄继续对乌实施“报复性打击” 乌开始使用集束弹药
- 你的颈椎还好吗
- 泰国南部暴雨致泰马边境交通受阻
- 固原市政府与宁夏师范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上期所:提升“上海价格”影响力 巩固亚太领先交易所地位
- 专家:我国男性肺癌死亡率还在上升阶段 控烟迫在眉睫
- 各大雪场“开板”,这个滑雪季怎么玩才过瘾?
- 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召开 发布历史建筑保护图则
- 外媒:西班牙遭遇30年来最严重洪灾 已致64人死亡
- 央华版话剧《如梦之梦》福州首演 剧中人物动漫形象首次对外发布
- 中新健康丨上海探索青光眼患者社区综合防治 民众家门口获得规范化管理
- 菲律宾北部发生5.7级地震 多地震感强烈
- 以珍贵书画为线索 它如何讲述苏东坡的艺术人生?
- 上山文化走进埃及首次海外设展 促中外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