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吃什么?肠道微生物来定
科技日报北京4月21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鸡蛋还是酸奶,蔬菜还是薯片?我们每天都在决定要吃什么,但这些选择可能并不完全来自我们自己的“口味”。美国匹兹堡大学对老鼠的一项新研究首次表明,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影响它们的饮食选择,从而产生对不同食物的渴望的物质。换句话说,肠道微生物组成不同的动物会选择不同种类的饮食。
为了验证微生物是否会影响我们偏爱饮食的假设,研究人员给30只缺乏肠道微生物的老鼠提供了一种来自三种野生啮齿动物的微生物混合物,它们的天然饮食非常不同。
研究发现,每组老鼠都选择了富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这表明它们的微生物群改变了它们偏好的饮食。研究人员21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虽然微生物群影响人的行为的想法听起来可能有些牵强,但对科学家来说,这并不令人惊讶。人的肠道和大脑处于不断的对话中,某些分子充当了“中间人”。这些消化的副产物表明我们已经吃了足够的食物,或者我们还需要某些营养物质。但肠道中的微生物可以产生一些相同的分子,可能会劫持这条通信线路,改变信息的含义,从而使自己受益。
例如,有的人在吃完火鸡大餐后往往需要打个盹。这是因为色氨酸这样的信使在其中发挥作用。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在火鸡中很常见,但也是由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当它进入大脑时,它会转化为血清素,这是饱腹感的一个重要信号。最终,它会转化为褪黑素,于是人就会感到困倦。
研究还表明,具有不同微生物群的小鼠的血液中的色氨酸水平不同,甚至在它们选择不同的饮食之前,那些血液中色氨酸分子含量较多的小鼠的肠道中也有更多能够产生色氨酸的细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端午节前粽子食品安全抽检 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 报告:2022年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总体呈现三大特点
- 安徽今年前十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11户
- 美国费城发生枪击事件致2死4伤
- 长沙冲击“中国智能网联第一城” 建智能驾驶之城
- 今年前10个月河南接待游客8.82亿人次
- 通讯:坐火车去吉隆坡旅游——马来西亚民众期待马东铁早日通车
- 青藏集团公司今年首趟青甘藏大环线旅游专列在西宁开行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祁祥:大力发展商业保险是健康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 天津市2024年将新开10家大型商业综合体
- 别让“儿童网红”成为父母赚钱工具
- 全面生效满一年 RCEP交出亮眼成绩单
- “解忧”变“忽悠”,心理咨询师岂能滥竽充数
- 韩政府:将对境内海水浴场进行紧急核辐射检测
- 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少儿围栏足球公益项目受益儿童近8万名
- 国际人物:锁定美国总统选举胜局,特朗普何以卷土重来?
-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工作启动
- 秘鲁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已致12人死亡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将投入战斗值班 乌称哈尔科夫市遭袭致2人死亡
- 西康高铁浐河特大桥跨浐河刚构连续梁顺利合龙
- 热门推荐
-
- 近200支团队参与首届中国合唱大会暨2023全国青少年合唱展演
- 妙峰山第三十一届传统民俗庙会开幕 助力传统文旅“焕”新
- 印度北部发生两车相撞事故 至少18人丧生多人受伤
- 探访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新展:沉浸式体验“两岸同源”
- 上海专家创新以新型微创治疗技术成功救治难治性癫痫患儿
- 李白诗中的皖南桃花潭:上演龙舟水上竞逐盛宴
- 中越边境地区(东兴—芒街)举行紧急医学救援联合演练
- 想加入儿子班级群被拒 学校是否侵犯了家长监护权?
- “民”与“宿”盘活北京门头沟深山古村落
- 琼州海峡举行2025年春运海上救助综合演练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组织金融领域网络不良信息快速处理试点工作
- (身边的变化)大兴安岭深处的百万亩人工林:70年,让荒山变林海
- 国际观察:巴黎奥运会见证自信的中国
- 韩文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 日本和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岸田文雄和泽连斯基表态
- 人民财评:聚焦民生关切 增强民生保障
- 广东多地再迎疾风暴雨 地质灾害风险高
- 关于规范直播营销、自动续费等行为 这些新规7月1日起实施→
- 大数据观察:城市客运系统日均服务约3亿人次出行
- “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六讲:让大众了解汤一介令人敬仰的学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