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与节日相遇,欢愉与追思相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想必会出现在很多人的脑海里。清明这天细雨蒙蒙,街上行人面带愁容,神色伤感,赶路的诗人被雨水打湿了衣衫,又触景生情,心生饮酒排忧之意。遇牧童指路,酒家便在杏花深处。这首诗中描写的清明给人以凄清、惆怅之感,成为很多人们心中清明的经典“设定”之一。事实上,清明节又被称为“踏青节”,正是人们纵享春光、亲近自然的大好时节。欢愉与追思同存,节气与节日相遇,这便是清明——传统而又独特的日子。
当节气遇上节日
清明一般在每年4月5日前后,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5°。古人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最初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其由节气演变成为节日与另一个并不为人所熟知的中国传统节日有关,那便是寒食节。
相传在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欲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齐为太子,于是便设计谋害晋献公之子申生,申生后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乱去国流亡。流亡期间,原本跟着重耳出逃的臣子陆续各自离去,为数不多的留下的人中,有一人名叫介子推,始终陪伴重耳左右,不离不弃。一次,重耳因饥饿昏了过去,介子推为救重耳,便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烹熟后喂给重耳吃。在外流亡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掌权后,对那些曾与他共患难的功臣大加封赏,却唯独忘了介子推。直到有人向晋文公提起介子推,晋文公这才突然想起这位昔日恩人,心生愧意,于是立刻差人去请介子推入朝接受封赏。然而介子推不求利禄,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听闻亲自来到绵山,命人搜山,未果。这时有人出主意说,不如放火焚山,逼介子推下山。晋文公糊涂应允,下令焚山,然而大火熄灭后,依然不见介子推出来。晋文公进山查看,发现介子推与其母抱树而死。晋文公懊悔不已,下令从此每年这天禁火、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这便是关于寒食节由来的一种说法。唐代,寒食节受到国家认可,成为法定节假日,又由于与清明临近,于是二者就渐渐合为一个节日,连在一起放假了。清明也由此成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节日。
事实上,与清明“合体”的除了寒食节,还有另一个更加“小众”的节日——上巳节。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在汉代之前这个节日定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又被固定在了农历三月初三。古时上巳是祓除灾祸、驱除邪气的节日,人们会结伴来到水边沐浴,以祈福、辟邪。后来还衍生出了郊外游春、宴饮、曲水流觞等习俗活动。《论语》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写的便是上巳之景。“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更是将“曲水流觞”这项在上巳节进行的雅致的民俗活动表现得意趣盎然。宋代之后,上巳节逐渐衰微,鲜见于文献记载,不过上巳节踏青、郊游的习俗却被保留,融入清明节,进一步丰富了清明的内涵。
春风吹拂的时节
澄澈洁净为清,光亮朗晰为明,处在仲春和暮春之交的清明就是这样一个天朗气清、春和景明的时节,也正是走出家门,感受春意的大好时节,而在众多的户外活动中,放风筝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清明”一词源于“清明风”,《说文解字》中写道:“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亦有记载:“清明,三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由此可见,清明从最初便与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放风筝,风是关键。清明时节,升温幅度大,地表回暖加快,而空中还保持着较冷的状态,这种“上冷下暖”的状态产生对流,形成了上升气流,更加易于将风筝抬至高空,加之春天风力较大,此时放风筝,再适合不过了。
春风虽然“送暖”,但风太大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那就是沙尘天气。宋英杰在《二十四节气志》中介绍,以全国平均来说,清明至谷雨这段时间,是一年中风最大的时候,而4月的沙尘天气,几乎占到全年总量的三分之一。此外,春风起,柳絮飘,空中飞舞的“毛毛”想必也让很多人为之头疼。
春风拂过大地,春的“领地”也随之扩张。宋英杰在《二十四节气志》中解释说,在清明时节刚刚到来之时,全国约有40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已经进入春天,此时仍然有约547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处在冬日的寒冷之中。而当清明时节结束时,春天的“领地”面积便快速扩张至约511万平方公里,而冬天的“领地”面积则减少到了约420万平方公里。宋英杰在书中如此写道:“春天,终于在‘势力范围’上实现了对冬的反超。清明时节,春开始实施‘普惠制’,除了海拔特别高或者纬度特别高的地区,其他地方相继完成冬春交替。”
保肝护胆趁此时
不同的时节匹配着不同的养生方式,清明时节自然不例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赵静教授介绍,清明时节天气变幻莫测,时而下雨,时而放晴。因此,在此时节建议多吃具有补阳作用的食物,以达到祛湿和避免雨水过多时受寒的目的。食物如银耳、百合、山药、荠菜、艾叶和菠菜都是很好的选择。此外,清明时节天气多雨多风,变化迅速,人体很容易受到寒冷和病原体的侵袭。因此建议进行户外活动或扫墓时准备一件可以随天气变化而穿脱的夹克衫。老年人和孕妇尤其应多加注意。
根据赵静教授的解释,从中医五行的角度来说,春天对应着掌管人们情绪的肝脏和掌管决断的胆,如果一个人容易思虑过多、优柔寡断、失眠、易怒、急躁、起床口苦,则表明此人胆虚肝火旺。对此可以通过“敲胆经”和“推肝经”两种方法来达到养胆平肝的目的。胆经的位置在腿的外侧,也就是裤子线的位置。每日早上起来,可以用空心拳头或手掌在裤线上来回敲击或拍打。愈痛的部位,气愈滞。每次敲击或拍打约10分钟,直到该部位变暖。也可以涂抹一些按摩油,用刮拭工具刮胆经。肝经的位置则在腿的内侧,正好与胆经相对,每日睡觉前可用手掌上下推肝经,敲击或刮拭也同样有效。
逐犀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社科院报告:新兴经济体将成中国对外投资新增长点
- 青海省绿源能源储能消防安全中心成立
- 2023江西智库峰会举行 高端智库专家献策江西发展
- 欧盟宣布向加沙地带紧急追加5000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 土耳其就瑞典加入北约提出条件
- “预制房”出口沙特
- 中国人寿2024年上半年绿色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近7万亿元
- 春天里,来做一道春笋菜润润舌尖吧
- (两会访谈)齐向东:网络安全产业现五大趋势,中国发展空间广阔
- 让艺术走进生活 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开幕
- 湖南邵阳至永州高速铁路开工建设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中国出版集团首届大学生阅读分享活动正式启动
- 美式“风暴政治”:不只是一场灾难
- 法国将再向乌克兰提供12门“凯撒”大炮
- 首批疏解四所高校雄安校区全部开工建设
- 甘肃普法“轻骑兵”: 奔走在草原上 “乌兰牧骑”文艺队
- 安徽今年小麦赤霉病仍将呈大流行 施策“虫口夺粮”保丰收
- 古铜镜中的吉祥话
- 国家统计局: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
- 热门推荐
-
- 法国14座机场收到炸弹威胁 凡尔赛宫一周内4次进行疏散
- 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超7亿千瓦
- 广州番禺:发展农业总部经济 推动文农旅深度融合
- 广东7年来为160余万名职工提供免费体检服务
- 紧跟新趋势 打造新供给
- 四川一村民家中遭黑熊袭击,妻子重伤丈夫持斧击杀黑熊
-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闭幕 国际问题专家:中方发挥了建设性积极作用
- 重庆小面门店数量已超8.4万家 年营收额达400亿元
- 2024年度大小兴安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员职业技能竞赛举办
- 中国—中亚峰会 | 哈萨克斯坦专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哈萨克斯坦多元化发展 哈中两国合作潜力巨大
- 海南文昌:不得直接对观看火箭发射收取费用
- 为54名工人追回18万元欠薪,民警获赠“长得帅 办案快”的锦旗
- 商务部:25年来内地与澳门经贸交流合作不断深入
- 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
- 我驻清迈总领馆回应中国一男演员在泰缅边境失联:将继续跟踪案件进展
- 国网西藏电力启动2023年青藏直流年检工作
- 突发!日本东京一车站传出爆炸声 现场有人受伤
- 从“一帮人在坑里打架”到全民party:音乐节在中国的23年
- 服务奥运会出行的巴黎地铁新线路投入运营
- 引汉济渭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