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孩子视力,家长责无旁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凯 耿兴敏
“高度近视的孩子,到了中老年以后,失明风险比正常人群要高得多。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发达地方,高度近视已成为致盲和视力损伤的第一位原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在近日的健康中国宣传系列活动中指出,近视不仅是戴眼镜的问题,更是关系到青少年未来健康尤其是视觉健康。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逐年增加且趋向低龄化,“小眼镜”问题十分突出,家长该如何保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双减”“两减一增”对近视防控十分有效
魏文斌指出,我国近视发生率有几个重要特点:第一是发生率高,第二是低龄化,第三是高度近视的比例高。他说,现在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就已有百分之十几的近视了,这个明显低龄化是很可怕的;在高中生中,高度近视已超过20%,而在20年前高度近视比例只有2%—5%左右。
大量事实证明,逐渐增加的课外补习耗费了孩子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大多数孩子不仅学习成绩没上去,视力反而明显下降。国家卫健委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50.2%)上升了2.5个百分点;其中6岁以下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青少年视力健康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从2018年开始我国已把近视防控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7月,国家教育部门出台“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孩子要把作业负担减下去,把近距离用眼时间减下去,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魏文斌说,自2018年国家八部委发布近视防控行动计划后,通过一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两减一增”的近视防控方法,减少近距离用眼,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增加户外活动。到2019年,我国整体近视发生率下降了3%,证明“两减一增”方法确实有效。
魏文斌指出,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所有孩子都在家里上网课,近距离用眼多了,电子产品使用机会多了,户外活动机会少了,所以2020年近视发生率出现明显反弹,比2019年增加2%,形成了与2019年在近视防控方面完全相反的对照试验。2020年一个面向9省小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疫情期间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增加了11%,小学生增加了15%以上。这个对比,再次验证了“两减一增”的正确性。
日常生活做好“五件事”,守护孩子光明的未来
预防孩子近视,家长责无旁贷,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护孩子的眼健康呢?
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眼睛状况。魏文斌建议,孩子不管多大,从刚出生、幼儿园、小学、中学,家长一定要及时掌握孩子眼睛的基本数据,一定要去医院散瞳、验光、查视力和测眼轴。如果孩子6岁还有200度远视,说明远视储备不错,再通过好好控制,就不容易近视。
其次,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有研究发现,孩子连续玩20分钟手机,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连续玩20分钟iPad,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电子产品屏幕的多样色彩和快速变化,需要瞳孔在短时间内适应不同强度光亮,很容易导致或加重近视。而且孩子在玩手机或看电视时,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不动,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魏文斌指出,孩子用电子产品时间不能过长,要记住“202020”口诀:用电子产品20分钟,就要向20英尺(6米)之外,远眺至少20秒。
“双减”不代表孩子们可以放飞自我,孩子在家时,家长应更加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一次连续使用不宜超过半个小时;必需使用电子工具时,要尽量选择大屏幕、分辨率高的电子产品,选择次序为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手机,屏幕字体也要尽量大,背景图片颜色不要过浅。
第三,每天带孩子至少做2小时户外活动。魏文斌提醒,不补课了,家长应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让孩子眼睛得以充分放松。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防治近视。阳光可刺激视网膜产生较多活性物质多巴胺,多巴胺能促进眼球正常发育,抑制眼轴增长,可预防或延缓近视发生发展。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发现,孩子每天在户外活动1小时,近视率在3%左右;每日户外活动达到3小时,近视率仅0.8%。
第四,定期监测孩子视力。“教育部规定一学期要给学生测2—4次视力。每个学期不管孩子有没有近视,学期结束时家长都要带孩子去验光、看视力、看眼部状况。如果已有近视了,那更要去验光看看视力变化。”魏文斌提醒,家长每学期都应带孩子做视力检查,了解孩子眼睛发育是否正常、是否有近视危险;如果孩子已经近视了,要尽可能预防孩子变成高度近视。
第五,保证孩子饮食合理、睡眠充足。饮食营养均衡、合理搭配有助孩子眼睛发育,家长要多为孩子补充富含DHA、叶黄素、花青素、β-胡萝卜素的新鲜食物。同时要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并确保睡眠质量,让孩子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孩子在家读书时,一定要有一个光线适合的读书环境,要保持孩子良好的健康读书坐姿,并合理安排好读书与休息时间。
魏文斌特别提醒,家长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很多家长告诉孩子别玩手机,自己却玩个没完;还有家长把 iPad当玩具,小宝宝甚至婴儿一哭,就用iPad哄孩子,其实孩子越早用电子产品对视力损伤就越大,引起近视的机会就越多。
魏文斌还提议,应建立健全青少年儿童视觉档案,这样每学期都能有的放矢了解每一个孩子视觉发育状况,把有可能近视发展快、有可能高度近视的孩子筛选出来,做针对性干预。
“双减”之下,家长和孩子切不可因为作业少了就松懈近视防控,魏文斌还送给儿童青少年一个近视防控要诀:“树远见、防近视、少视屏、多运动、不挑食、保睡眠、亲自然、护心窗。”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携手,一起守护孩子光明的未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AI重燃电商战火 谁能率先突围
- “碳”路先行|海内外专家学者山西携手地热产业发展 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 2023中国(四川)—新加坡经贸合作交流会在蓉举行
- 李锦记酱料捐赠100万元 驰援西藏日喀则地震灾区
- 青海:多方联动聚力,促进大学生就业供需“双向奔赴”
- 吴桂琴:自主育种20多年 助力中国人“吃鸡自由”
- 印度一医院24小时内18人死亡 官方责令成立调查委员会
- 工信部:1-10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同比增长16%
- 酷暑难耐!警惕这些“病”趁虚而入→
- 中金公司参与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系列研讨会
- 截至24日8时 新疆乌什7.1级地震共记录到余震1104次
- 甘肃靖远羊羔肉:食药草喝矿泉水 20多种烹法四季不重样
- (经济观察)年规模5万亿元,中国深挖设备更新潜力
- 广西产教联合助力新能源汽车、六堡茶等特色产业发展
- 北京本轮降雪过程基本结束 未来几天气温持续偏低
- 工信部通报62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SDK)
- 率领庞大代表团,“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卢拉来了!
- 绿豆汤加点“料” 消暑效果更持久
- “世界第一拱”广西天峨龙滩特大桥获国际大奖
- 迪拜世博城拟打造全球枢纽和商业中心 吸引中国企业入驻
- 热门推荐
-
- 200余非遗项目齐聚天津 京津冀甘黔湘各展风采
- 安利全球CEO潘睦邻: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论“智”:多项“芯”突破亮相技术装备展
- 强降雨导致村屯内涝 广西来宾救助转移受困民众
-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省长论坛:共促农产品贸易便利化
- 北京昌平区委书记甘靖中:抓好“两谷一园”建设 打造国际一流现代化新城
- 日媒:日本能登半岛强震已致48人死亡
- 当硬核赛车与硬核喜剧合体——评电影《飞驰人生2》
- 湖北加快建设区块链创新发展集聚区
- 风“驰”电“掣”!我国风电发展驶上快车道
- 湖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日媒:日本地震已致石川县62人遇难
- “锦绣太原”国际文旅推介盛会:山西魅力吸引全球目光
- 中国边检三艘新建船艇列编 浙江开展海上实战实训
- 承载几代民众记忆的上海四平电影院焕新重启 成为红色主题影院
- 如何激发非遗文化活力?代表委员建言:数字化转型、多元化传承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探寻秦巴山区古梯田“长寿”秘诀
- “新国风”舞剧《李清照》在沪开启预演
- 外媒:苹果取消造车计划
- 福尔摩斯大型沉浸式主题展带观众体验破案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