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困难可以免费吃 这家面馆打折背后有个暖心故事
老人5折,环卫工人8折,生活困难可以免费吃
这家面馆打折背后,有个暖心故事
顶着一头蓝灰色的头发,刘凡奇看起来像个不羁少年。他其实是一家面馆的老板,且十分热衷公益。
自2021年2月开出第一家“刘传面馆”以来,刘凡奇便坚持“老年人吃面5折,外卖小哥、司机师傅、环卫工人吃面8折”的经营模式,每年还额外提供100碗免费面给困难人士。至今他已经在杭州各区开了5家面馆。
1月9日上午10点,钱报·小时新闻记者来到位于萧山区利丰路的刘传面馆,听刘凡奇讲述他做公益的初衷和故事。
想为病重父亲做一碗杭帮面,所以自己开面馆
刘凡奇今年28岁,家在杭州转塘。16岁那年,父亲因终日操劳生了一场大病。自此,身为独子的他便承担起了养家的担子。
那几年,他一边做纹身师,一边开滴滴,时间被他充分挤压,同时被挤压的还有他的身体,腰疼是家常便饭,疲倦如影随形。“当时没想太多,就想多赚点钱给我爸看病。”
然而,父亲的身体并没好起来,反而每况愈下。“我爸小时候生活在西湖边,后来到转塘生活,他最怀念的就是那一口正宗的杭帮面。”2019年9月,刘凡奇加盟别家的品牌店,花掉大半积蓄在转塘附近开了一家面馆。
身为老板的他,常常跟着面馆里的老师傅学做面。他想有一天能把父亲接到店里来,尝尝他亲手做的面。“很可惜,我爸最终还是没有吃到我店里的面,他的病发展得太快了。”
这是刘凡奇心里永远的遗憾。
自己感受过光热,他也想为他人抱薪添暖
“65岁以上老人吃面5折,‘善用面’余105碗,本店设有劳动者餐厅。”这是“刘传面馆”门口一块小黑板上写的字,上面是面馆标语——留一碗面,传百世香,熬烧熬烧。
自开店以来,刘凡奇便坚持“区别对待顾客”的经营模式。老人吃面5折,这是他经过思量之后定下的,“我家也有老人,我知道他们年纪大了,不怎么能赚钱,所以我只象征性地收了成本价。”有人问刘凡奇为什么不免费,“因为我不想让老人觉得我在施舍,”他说,“他们吃面付钱,我卖面收钱,我们是处于一个对等的地位。”
给外卖小哥、司机师傅、环卫工人等劳动者打8折,是因为刘凡奇把他们的辛苦看在眼里。
谈及设立“善用面”(提供给暂时有困难的人的免费面)的初衷,刘凡奇说,自己也曾有过非常艰难的时候,知道对一些困难者来说,有时“一顿饭钱都没有”绝不夸张。
他17岁那年,少年遇事,要赔别人十几万元,“身无分文”这四个字是他当时的最真实写照。
那年,他家隔壁有个早点铺。在极度困窘的那个月,刘凡奇的早饭都是在那里解决的,老板从未催促过他还钱。“后来我有钱了,老板也只是让我意思一下给个100块。我当时在发育期,吃挺多的,吃的东西绝对不止这点钱。”
刘凡奇告诉记者,正是因为那位老板帮他挺过了最艰难的那段岁月,他感受过别人给予的光热,所以在有能力之后,也想为他人燃起柴火,给困难的人一点慰藉和支持,使他们有勇气走出困境。
去年疫情时,他连续半月给小区安保人员送餐
刘凡奇说,需要“善用面”的顾客有较明显的特征,如不敢和他眼神交流,不敢进店,只是频繁在门口徘徊、张望。每当看到这样的人,他都会打开店门,自己出去把人带进来。
刘凡奇至今记得第一碗送出的“善用面”。那是一位手有残疾的小哥,问能不能先点餐,等他姐姐把钱打过来。刘凡奇只是让他先吃。小哥吃完后很久没来付款,刘凡奇心中有数,告诉他这碗面是赠送的。小哥反复道谢后离去。
这样的暖心瞬间还有很多。
2021年7月的一天,有位四十多岁的大叔进店,蓬头垢面,衣服上还有不少污渍,样子十分潦倒。他问刘凡奇:“一碗汤加一碗白米饭多少钱?”
一碗饭怎么吃得饱呢?刘凡奇给大叔端了一碗面。大叔吓了一跳,口中念叨着“我真的没钱”。刘凡奇说这碗面是送的,请他放心。
过了20多天,大叔又来了,刘凡奇问“这次吃什么面”,大叔说“随便”,于是刘凡奇给他上了一碗店内主打面。他原以为大叔依然吃“善用面”,但店内员工去收拾碗筷时,发现大叔悄悄在碗底留了10块钱。
2021年12月份,杭州疫情反复,萧山龙湖春江天玺小区被封。刘凡奇觉得自己需要做点什么,便连续半个月给小区安保人员送餐,刚开始是让外卖员送,后来外卖员觉得危险不肯再去,刘凡奇就开着他那辆老旧的车子自己送到小区门口。
他不想被太多人知晓,所以送餐都在晚上9点以后。因为安保人员高强度工作,这个时段肯定疲乏,来一碗杭帮面暖暖胃,度过漫漫长夜。
谈起这些公益行为,他说,他只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使社会更有温度。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亚拉巴马州群殴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已有4人被指控
- 随着应季蔬菜陆续上市 多种蔬菜价格逐步回落
- 七十件明清书画藏品赴美展出
- 全国295名铸造能手山西晋城切磋“技艺” 助推行业创新发展
- 我在贵州修古建 | 修着修着,镇远北极宫有了新发现!
- 今天大风雷雨沙尘将齐袭北京 最近雨水频繁为何还有沙尘?
- 全景式描写长征 长篇小说《铁流万里》广州发布
- 央行发布2024年上半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 正式发车!中老铁路开行北京至万象跨境旅游专列
- 湖南长沙县发布“二十条”政策支持打造预制菜产业强县
- 故宫拒绝自媒体直播,释放出什么信号
- 广东多举措做好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灭火
- 中国专家率先用AI系统破解个性化、精准调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难题
-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 净利1672.95亿同比增3.12%
- 今年暑假档能否“好戏连台”?
- 巴黎发生持刀袭击事件 1名警察受伤
- 变废为宝 广西宾阳一中学以废弃木片作画材呈现“非遗”文化
- 湖南浏阳“科技+农业”种出乡村振兴新前景
- 甘肃各地办文化“流水席” 邀众乐享“非遗年”
- 甘肃天水市3月以来累计接待游客772.5万人次
- 热门推荐
-
- 各地综合施策全力护航高考
- 中文的世界性正在增强
- 北京漫画学会召开会员大会 致力创新讲好中国故事
- 外媒:美首都暴力犯罪率上升39% 与警力减少和司法系统分裂有关
- 石缝间种树 他让“石海”变“绿洲”
- 好戏连台为浦东“庆生” 2024浦东文化艺术节将推千余场文艺活动
- “暹粒吴哥无地雷世界会议”在柬埔寨举行
- 枪声震惊斯洛伐克!总理遇袭紧急送医,已无生命危险
- 酒泉种业盛会启幕:蔬菜种子占全国总需求一半以上
- 中国代表呼吁国际社会合力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
- 外媒:英国金融家雅各布·罗斯柴尔德去世 终年87岁
- 今年“五一”假期起北京八达岭夜长城将常态化开放
- 通讯:解码辽上京之谜的考古队
- 徐霞客文化如何赋能旅游业发展?这场研讨会给出新思路
- 特朗普出庭当日,法庭判她赔特朗普律师费
- 一张尘封62年的合影照,焦裕禄将“C位”让给老中医
- 辽宁省深化与拉美地区经贸往来助辽企“走出去”
- 以茶为媒 20余位海外茶商在赣体验中国茶文化
- 河南慈善总会9年累计救助困难群众超600万人次
- 小草莓种出大产业 河北固安特色种植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