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帮助人类理解如何感知热量 诺奖授予体感机制发现者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30分左右,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宣布,美国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 (David Julius) 和阿登·帕塔普蒂安 (Ardem Patapoutian) 因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获得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这项开创性的发现让我们了解冷、热和机械力如何启动神经冲动,使我们能够感知和适应周围的世界。这些知识被用于开发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包括慢性疼痛。
“这一发现解开了自然的秘密,它在分子水平上解释了这些刺激如何转化为神经信号。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发现。”诺贝尔大会和诺贝尔委员会秘书托马斯·珀尔曼(Thomas Perlmann)表示。
一位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上海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包括温度感觉和触觉在内的体感的作用机制非常重要,诺奖授予体感机制的发现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辣椒对于了解人们的神经如何感知热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朱利叶斯利用辣椒素来识别皮肤神经末梢中对热有反应的传感器,他们发现细胞中一种叫做TRPV1的分子受体对辣椒中的活性成分辣椒素有反应。
另一位获奖者帕塔普蒂安团队利用压力敏感细胞发现了一种新型感受器,他们确定了细胞膜中由机械压力激活的离子通道,这些通道负责人们的触觉,以及调节血压、呼吸和膀胱控制,可以对机械刺激做出反应。
这些突破性的发现大大增加了人们对神经系统如何感知热、冷和机械刺激的理解,发现了人们理解感官和环境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关键环节。
今年诺贝尔奖每一个单项奖的奖金金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7万人民币)。但由于 新冠大流行,诺贝尔颁奖典礼和晚宴将连续第二年推迟。
作者:钱童心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条“珠江—西江两江速航穿梭巴士”在广西贵港码头开通
- “对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西藏拉日铁路暑运运输旅客31万人次
- 《儿童文学》创刊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 1500余所高校参会 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开幕
- 夜间文旅释放消费潜力 夜游市场规模将达一点五七万亿元
- 崔天凯:美国的“两个凡是”不顾是非,很有问题
- 陕西发现真菌新物种秦岭隐孔菌
- 中消协消费警示:买“国库券”可退培训费?小心诈骗!
- 山西太原发放“人才绿卡”打造引才“强磁场”
- 广东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今年将超230亿元
- 菲律宾南部海域发生7.2级地震
- 第136届广交会境外参展商较上届增长18%
- 哈铁开行今年首趟“龙藏号”旅游专列
- 巴菲特也相信现金为王了?
- (聚焦海峡论坛)两岸中小企业福建泉州共谋合作发展
- 铁路通信工:不惧高温 “汗”卫通信“话匣子”
- 岳麓峰会十年:新兴产业崛起 湘商回归加速
- 走进江西马回岭百年庙会:一览非遗“庐山真面目”
- 上海数据交易所着力推动长三角数据交易合作
- 热门推荐
-
- 新疆油田在超高压天然气地面试产流程中实现设备全部国产化
- 快递巨头纷纷入局 “预制菜配送”成物流业又一风口?
- 把知识用在养殖一线!养猪场里有个“辣妹子”
- 广西加速推进现代化水运物流体系建设 助力向海经济发展
- 葡萄酒国检中心将推动国内葡萄酒质量标准、检测技术与国际接轨
- 聚焦当前、支撑长远 山东以政策合力促经济稳健增长
- 网购“树皮”熬制毒品贩卖被判刑
- “泰国纪念品”包裹内藏匿植物制品呈四氢大麻酚阳性反应 被海关查获
- 京台两地携手举办线上音乐会
- 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部海域发生6.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宁夏前三季度外贸额148.7亿元 枸杞出口量值稳居全国第一
- 新疆博斯腾湖开始解冻 将进入百余天禁渔期
- 英国公布新签证政策遏制新移民增长
- 不到图木舒克,不算全面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全国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总数达200万张
- 江西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可达35~36℃
- 全球中文学习联盟扩容至50家单位
- 淄博人给淄博烧烤泼了一盆“冷水”
- 员工离职前可以删除公司电脑资料吗?专家解读
- 多地引发“预制菜进校园”担忧,有家长辞职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