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蒜不挑日子,粥料无需太多 别把简单的腊八过复杂
腌蒜不挑日子,粥料无需太多 别把简单的腊八过复杂
腊八粥食材,并非越杂越好,要看食材质量,而不能单看数量。如果食材中有比较多的粗粮和杂粮,比如黑米、高粱米、红小豆、薏仁米,那么确实会提升腊八粥的营养价值;如果往粥里加入各种水果干、糖果等,则会使粥变得很甜,反而对健康不利。
——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营养师
辟谣
◎本报记者 唐 芳
腊八节临近,很多人开始准备腌腊八蒜、熬腊八粥,一同忙碌起来的,还有与之相关的传言。
腊八蒜腌得越绿口感越好;大蒜只有在腊八腌才能变绿;吃腊八蒜能防癌、软化血管;腊八粥食材越杂越有营养……这些说法是真是假?对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让您明明白白过个腊八节。
吃腊八蒜能防癌、软化血管? 真相:尚无充足依据证实相关功效
一般来说,腊八蒜的原料就是食醋和大蒜瓣儿。醋是很多人眼中的“养生佳品”,大蒜更被誉为“杀菌利器”,强强联合之下,一些人将腊八蒜推上保健神坛。对于吃腊八蒜能预防癌症、软化血管,不少人深信不疑。那么,事实究竟如何?
“目前没有确凿证据显示,腊八蒜具有预防癌症或者软化血管的功效。”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营养师阮光锋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腊八蒜中的色素确实具有抗氧化性,大蒜中也含有一些活性物质,但这都不能说明腊八蒜具有传闻中提到的功效。
吃大蒜防癌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始终没有充足的科学依据。阮光锋指出,“吃腊八蒜防癌”的说法同样如此。曾有一些观察性研究表明,大量食用大蒜或能降低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但上述研究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确认。若为这可能的好处而大量吃腊八蒜,则会因摄入较多醋酸刺激、损伤食道,反而得不偿失。
吃腊八蒜能软化血管的说法也非常可疑。“进入食道的腊八蒜,并不会与血管产生任何实质性接触,更起不到软化血管和降血脂的作用。”阮光锋解释道,“腊八蒜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醋酸进入小肠被碱性消化液中和,最终被吸收进血液的醋酸非常少,而且很快就会被肝脏代谢掉。”
阮光锋建议,不要太迷信腊八蒜的保健功效,更别指望它能防癌或软化血管,把它当作一种节日美食,偶尔吃吃就好。
大蒜只有在腊八腌才能变绿? 真相:低温下夏天也能成功泡制
“腊八这天泡蒜才能绿”是一种流行的说法。那么,大蒜变绿真的挑日子吗?
首先来了解下,为什么大蒜会变绿。资料显示,大蒜中天然含有一些含硫化合物、氨基酸和有机酸类物质。这些物质本来是无色的,但在低温和酸性条件下,大蒜中的吡咯基氨基酸类物质与丙酮酸反应生成黄色素,与含硫的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反应生成蓝色素。它们叠加在一起就呈现出绿色。
不过,其中的蓝色素性质并不稳定,温度略高就容易分解,见光也能加速它的分解,使其在储藏过程中逐渐变成黄色。相比而言,黄色素倒是比较稳定,只要处在酸性环境当中,它既不太怕热,也不太怕光。所以,约放一个月后,腊八蒜的绿色就会从比较鲜明的蓝绿色逐渐变成黄绿色,然后再变成浅黄色。
其实,腊八这天泡蒜只是一个传统习俗。阮光锋指出,只要有低温环境,醋泡蒜可以在任何时间段进行,他本人就曾在夏天用冰箱成功腌制出腊八蒜。
大蒜变绿需要哪些特殊的条件呢?阮光锋说,首先需要低温环境,低温是打破大蒜休眠、激活蒜酶、使大蒜变绿的必要条件;其次需要蒜酶,蒜酶对大蒜变绿起着催化作用;最后需要食醋,醋能让大蒜的细胞膜变薄,使大蒜能在细胞壁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变绿。
腊八粥食材越杂,营养越丰富? 真相:要看食材质量,不能单看数量
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是寒冬腊月中的一道美味。各种粗粮、豆类、坚果、水果干等都可入粥,少则七八种原料,多则一二十种。很多人觉得,腊八粥的食材越杂、营养越丰富,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腊八粥食材,并非越杂越好,要看食材质量,而不能单看数量。”阮光锋表示,“如果食材中有比较多的粗粮和杂粮,比如黑米、高粱米、红小豆、薏仁米,那么确实会提升腊八粥的营养价值。如果往粥里加入各种水果干、糖果等,则会使粥变得很甜,反而对健康不利。”
“腊八粥里的多种粗粮豆类,其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比精白米高出几倍到十几倍,而且富含多种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这些食材几乎都有自己的保健作用,无论是对强身健体,还是对控制血糖、血脂都有意义,只需按体质选择即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
“但腊八粥里放杂粮的量,应该有个限度,并非越多越好。”阮光锋指出,对于消化功能不是特别好的老人、小孩,一次性吃太多杂粮会增加消化负担。总体来说,建议公众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中推荐的膳食搭配去吃,这样才最健康。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社交网络结构有何遗传影响?国际最新研究发现一种调节基因
- 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就医 各地积极应对呼吸道疾病就诊高峰
- 因旷工被辞银行副行长为何要不回绩效工资?
- 多国文化艺术汇聚山西太原 中外舞团竞相献艺
- 河北省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 丁岩:直播演出提振盘锦艺术团精神面貌
-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访问匈牙利 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 (乡村行·看振兴)江苏宝应广洋湖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双赢”
- 十三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
- 厦门创新打造“鹭岛诗会”公益活动平台
- 深入实施就业帮扶
- 巨灾债券提升保险业风险分散能力
- 福建船政旧址化身“大博物馆” 百年印记“活起来”
- 持续深化“海上福州”建设 福州连江扬帆起航迎开渔
- 泽连斯基访欧洲获军事“大礼包” 英国送上数百无人机
- 中新教育|上海如何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数字化转型、项目化学习
- 强降雨致京广线部分普速列车停运 铁路部门建议优先选择高铁出行
- 2023年中国旅游消费“新玩法”盘点:“悬崖咖啡”“夜宿鲸鲨馆”上榜TOP10
- 俄副外长:普京发出重要警告!
- 2023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超892万件,同比增长40.46%
- 热门推荐
-
- 10月中国PPI环比下降0.1% 降幅明显收窄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架轻型飞机坠毁致三人丧生
- 直播卖假大牌 涉案金额超3000万
- 上海浦东各级非遗项目增至84个
- 优秀传统文化“破圈” 看戏曲如何“圈粉”年轻人
- 重庆警方破获巨额骗取出口退税案 涉案金额逾4亿元
- 中国经济提质升级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 广汽新疆第1000辆“影豹”车型在乌鲁木齐下线 将拓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 七夕经济|乡村民宿预订增长超3倍,最贵一单82400元连住云南腾冲
- 长江流域宁马段非法采砂问题基本绝迹
- 巴媒:“一带一路”造福中低收入国家
- 森林消防踏查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约旦河西岸发生枪击事件致3人受伤 以军称已逮捕枪手
- 今年前8个月中国赴马游客超过2019年同期
- 西藏樟木口岸恢复“双向货通”一周年 进出口货物总值突破二十亿元
- 赣州国际陆港助力赣南老区“买全球、卖全球”
- 中国神话能为世界科幻带来什么?恢宏想象力和不竭的激情
- 湖北在这里扇动了“翅膀”
- 福建霞浦发生船艇碰撞事故 已造成2人死亡1人失联
- 美国今年超1.1万人死于枪支暴力 近500名未成年人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