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成都人没听过的“成都串串”,凭啥火遍全国?
这些“成都串串”连成都人都没听说,凭啥火遍全国?
一把把细竹签串起鲜肉蔬菜,戳进滚沸的红汤里饱蘸汤汁,瞬间热气升腾,浓香四溢。这是成都人最熟悉的美食串串,也是成都烟火气必不可少的一块拼图。自2017年起,这股串串风吹到北上广深,成为全国餐饮市场上广受欢迎的一个门类。
但是,火在川渝之外的串串品牌往往不是成都人所熟悉的。付小姐在成都、喵十三串串香、归蜀第成都串串料理、渝辣蜀都……层出不穷的网红串串品牌都打着成都的饮食文化名号,却不是成都的本土品牌,且绝大多数尚未入驻成都。
网红品牌如何能将串串带向全国?是资本带火了串串,还是串串成就了资本?
排队两小时的网红串串
直营店开到了海外
打开大众点评,分别定位到北上广深四座城市,搜索每月发布的城市串串排行榜,得到的结果可能会让成都人有些惊讶。
上海和深圳的第一名,都是“付小姐在成都”,它也夺得了北京的第三名。且排在四座城市前列的串串,大多数是成都人没听说过的品牌。在北京开了3家店的喵十三串串香,在上海开了4家店的归蜀第成都串串料理,还有门店不多人气很旺的况且况且串串香火锅、寻串·串串火锅等等,都在成都没有门店。
这些网红串串店有多火?仅以付小姐在成都为例,大众点评把“排队久”列为其标签,通常要排队一两个小时才能吃上。付小姐在成都的创始人张维国在今年2月的一次演讲中透露,创立6年的付小姐在成都,目前有45家直营店,其中43家在国内,2家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和多伦多,东京和巴黎的门店也在选址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以“在成都”为卖点和情怀的付小姐在成都,仅有一家店真正在成都,位于宽窄巷子附近。根据天眼查显示,付小姐在成都隶属于仁寸(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也就是说,该品牌的“基因”并不在成都。
网红串串为啥火?
会跨界营销还会发展社群
在餐饮业界,火锅是一大赛道,其细分品类包括串串香、鱼火锅、川渝火锅、泰式火锅等。以串串为代表的火锅品牌为何能网红频出?又为何是外地品牌占领了江湖?
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CEO秦朝上个月刚来成都参加了一场餐饮“新川军”的峰会,在他看来,这不是成都与外地品牌的竞争,而是本土老品牌和年轻新品牌的竞争。
他介绍,成都许多本地深受欢迎的火锅品牌擅长打造火锅文化,不管是厚重的装修风格还是川剧变脸的表演,都保留着传统,这也是全国很多老字号餐饮品牌共同的困境,“过度依赖传统文化又没有创新,就会割裂与年轻消费群体之间的情感联系。”
而网红火锅擅长轻快的装修风格,也擅长讲故事。如马路边边串串香、吼堂、贤和庄等年轻品牌,国潮+文创的形式深受新一代消费人群的欢迎;喵十三串串香则用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打造“梦幻场景”。
付小姐在成都就用一个故事完成了品牌的塑造。其官网上,创始人自称是重庆娃子,从小就跟着妈妈在成都开馆子,妈妈姓付,由此取名“付小姐在成都”。“每每梦回,儿时放学回家到了饭店就闻惯了那股又香又麻的辣椒味,对我来说那是妈妈的味道。”
秦朝提到,网红火锅更擅长品牌打造和营销,与网红、明星、kol的结合能撬动跨界的流量和资源,导入餐饮;在传播上,网红火锅尝试了基于社交网络裂变的方式。这些都是传统火锅品牌很少去做的。
这样的模式,市场是买账的。据报道,去年,付小姐在成都已达到5亿元的销售额。
为啥火锅批量制造网红?
无需大厨、迎合口味
由餐饮老板内参和美团点评联合推出的《中国餐饮大数据2020》显示,从美团点评的线上交易量来看,2019年的前三甲是火锅、小吃快餐、川菜;从交易额来看,则是火锅、川菜、粤菜——在两个榜单上都拔得头筹,火锅在业内的霸主地位可见一斑。
“火锅是最大的餐饮市场,短时间内很难撼动其地位。”秦朝表示,这是由年轻人的味型喜好支撑的,《中国餐饮大数据2020》显示,90后、95后、00后对“辣”的喜爱比例均超过了50%,考虑到品类本身的成熟度以及消费者对餐饮业的“强社交”需求,火锅品类的好势头仍然会继续。
而能够批量做成网红,也是基于火锅的生产模式。“标准化程度高、易复制,这是火锅品类能做大做好的重要原因。”秦朝表示,串串、麻辣烫、冷锅串串等火锅的分系,都是净菜+标准供应链的口味底料+锅底的模式,不依赖大厨手工炒菜,端上桌顾客自己当大厨,就容易做出规模。
“火锅看似一片红海,其实还可以找差异化的蓝海市场,要么口味要么消费客单价要么环境,还是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本和品牌进来。”秦朝说,有海底捞“曲线回归”的案例在先,在全国火起来的火锅串串也可能回归成都市场,接受成都好吃嘴的检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宝宝四岁前不能吃猕猴桃?
- 广西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促进行动
-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
- 壮剧《牵云崖》在广西南宁展演 洞察人性真善美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梅亦:打造文旅“新赣线” 让江西更出圈
- 江苏上半年消费投诉盘点:预付式消费“上热榜”
- 国家医保局:2022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2540.73亿元
- 昆明呈贡出台“花十条” 重点扶持花企科研、交易、进出口贸易
- 2024开放原子开发者大会将在武汉举办 开源鸿蒙5.0将正式发布
- 中肯联合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标准化工业生产线”
- 平安人寿爆款客户活动重磅上线!四大“专列”满载惊喜来袭
- 以“人生八雅”连接古今 南昌如何呈现以文塑旅的时尚盛宴?
- 昆明机场启用S1卫星厅 新增42个登机口
- 中越边境云南马关:农村污水治理显成效 村民钱包“鼓起来”
- 涉嫌偏轻的处罚能否遏制“黑医美”
- 美炒作“飞艇事件”纯属政治闹剧
- 山东发布10条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展现“鲁风运河”别样风情
- 六旬男子反复发热送医 西安医疗团队“肺里拔牙”
- 波兰政府将禁止从乌克兰进口粮食和部分食品
- 美国加州山火已致16人死亡 灭火工作进展有限
- 热门推荐
-
- 新春经济|探访城隍庙小商品市场:商户与时间赛跑,生意尚未恢复到疫情前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海南:到目前为止共有380万家民营经济主体
- 4组关键字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国家统计局: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 7月国民经济持续恢复
- 天津将打造8个“夜津城”市级地标性集聚区
- 让孩子骑虎背上拍照,这事不好玩儿
- 扩内需、促消费 夜间经济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 进博会外资展商赴津寻商机
- 乡村医生:“最后一公里”的健康守护
- 2022年中国人均快递使用量为78.3件
- 胡塞武装称向以色列海法一发电站发射一枚高超音速导弹
- 广西和柬埔寨媒体携手合作讲述中柬友谊好故事
- 杭州文化观察:除了德寿宫,还能看见多少南宋?
- 预计发送旅客380万人次 国庆假期首日长三角铁路迎客流高峰
- 中国少年先锋队杭州总部启用 少先队员共度六一
- 出厂价45却卖四百元 警惕假机油让汽车发动机报废
- 北交所迎开市两周年 上市企业总市值超2800亿元
- 小米粉 大产业 第三届中国米粉节在江西南昌开幕
- 澳门青少年甘肃研学寻“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