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风吹袭!可降解产品成热销货
文/羊城晚报记者 施沛霖 实习生 魏捷仪
8月21日,广东省发改委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今年底,广东全省范围内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广州、深圳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广东全省快递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羊城晚报记者近日浏览各电商平台看到,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垃圾袋等产品正迅速走红,不少产品打出了“环保”、“可降解”的旗号,颜值方面也符合大众审美,虽然价格比不可降解的一次性产品略高,但还是受到了不少注重环保的消费者的青睐。
一次性可降解产品呈现多元化
根据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的数据显示,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需求量和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需求量从2012年的22万吨增至2019年的52万吨,复合增长率为13.08%,2019年同比增长15.56%;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25.12亿元增至2019年的61.4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3.64%,2019年同比增长19.59%。
资料显示,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有不稳定的溶解特性,一般以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作为原料,如果任其自然降解,大约需要200年,对土壤河流都有极大危害。而可降解产品更有助于保护环境,循环利用,降解塑料能在短时间内自然降解,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对人体以及自然环境影响小。
据记者观察,目前市面上热门并大量投入使用的一次性可降解产品包括餐盒、吸管、垃圾袋等。材料可分为两种,一是天然材料所制作,例如纸制品、秸秆、玉米淀粉等;另一种是以可降解塑料为主要成分,加入淀粉,光敏剂等物质所组成。在GB18006.1-2009《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中,对餐具可标“降解”的要求包括:生物降解率须达到60%以上,有淀粉成分的可降解餐具淀粉含量不得低于40%等。
记者在电商平台看到,可降解餐盒的产品说明大多标注以食品级植物材料小麦秸秆、玉米淀粉、甘蔗纸浆为原料制成,表面光滑,外形美观,尺寸齐全,据称产品可在短时间内自然降解,对环境无污染。
可降解吸管也是可降解餐具中的热门产品,大多数是销往各大饮品店。据记者了解到,饮品巨头星巴克已经开始使用可降解吸管。可降解吸管大多使用进口食品级材料,耐高温,不易软,市面上多以原色和白色为主。有销售人员介绍,可降解吸管在不同温度的饮品中使用时长也存在差异,在常温30℃的情况下,可以使用12小时左右;当温度在30℃至50℃时,大约可以使用4小时;50℃以上则不建议使用。
至于可降解垃圾袋,由于家庭需求量大,也是电商平台的热门货。可降解垃圾袋一般使用全降解材料(淀粉+可降解生物基PBAT+PLA),据产品说明介绍,在堆肥条件下,180天左右可以完全溶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有机肥。在市面上大约分为“平口款”和“背心款”。
除以上三种产品以外,还有可降解刀叉、杯具等都是热销产品。
一次性可降解产品价格虽高,销量却不错
记者浏览各大电商平台了解到,不少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专门店,在销量上按月逐渐增加。在上海心恪实业电商店铺中,同月可降解餐具比同类普通塑料餐具的月销量高出400多件。有些热门店铺的一次性可降解餐具销量比同类普通餐具高出3000多件。总体看来,在电商平台上可降解餐具的热门程度远高于一次性普通塑料餐具。
在价格方面,记者在电商平台了解到,北欧国度牌可降解垃圾袋与普通塑料垃圾袋相比,同规格两卷装的垃圾袋相差6元,约有1.5倍的差距;相同规格100支的可降解吸管比普通塑料吸管高大约12元,约是3倍的差距,单支相差约0.1元;国产相同规格50个装可降解餐盒比普通塑料餐盒高约14元,约1.5倍差距,单个相差约0.3元。在电商平台上,普遍可降解餐具销售价格高于相同规格的普通塑料餐具。
价格虽贵,但不少主妇却依然青睐可降解产品。“每月只需多十块八块钱,就可以用上可降解垃圾袋,支持环保,何乐而不为?”王女士的说法代表了不少人的观点。
如何正确辨认可降解产品?专家有话说
由于可降解产品已成为市面上热销的产品,少数不良商家为牟取利益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专家也给出了辨认是否可降解产品的建议。
普通消费者可通过“一看,二摸,三闻”的方法作为辨认的首要依据。
一看,是指首先通过看产品上的QS标识;其次是看产品表面是否光滑,有无黑点杂质。一般而言,透明的塑料餐盒多使用纯聚丙烯作为原料,颜色鲜艳的可能使用了废塑料,所以一般而言,颜色越深越不安全。
二摸,是指要摸一摸餐盒的强度,使用回收废料或工业级的产品,强度一般都很差,轻轻一撕就会裂开,反之,使用正规的可降解材料强度较大,不容易轻易撕破。
三闻,是指闻一闻餐盒是否有异味,经过合格检验的可降解产品是无异味的。
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之前,要根据以上的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查,以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己的消费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罗斯油画教师同江授课:通过画笔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美丽
- 长洲枢纽船闸待闸船舶数量实现基本“清零”
- AI月活企业已超170万家 钉钉正式上线AI助理市场
- 海外网评:活力“村晚”秀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 农业大省吉林西部盐碱地成增产“米粮川”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定:沃柑俏枝头 乡村产业旺
- 破解难题 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 治疗痛风,藏医有招
- 北上广深楼市“新政”全部落地,影响几何?
- 山西基层医改实录:“家门口”就医渐成常态
- 今年1至8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近30亿人次
- (神州写真)“汉服”马面裙成春节时尚新宠
- 白血病并非不治之症 重庆儿童医院手绘漫画讲述如何打败“血癌”
- 西宁湟中:“满格电”助力养出“致富菌”
- 本田日产计划合并?全球第三大车企呼之欲出
- 伞叔和他的神奇雨伞厂
- 樟树第54届“药交会”将启幕:传承药都文化 推进区域合作
- 5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
- 经济观察:改善“用户体验” 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再出手
- 中新健康丨专家解答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建议10月底前完成接种
- 热门推荐
-
- 美国加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以应对禽流感疫情扩散
- 青海龙羊峡景区将于4月1日正式开园
- 甘肃“五一”花式宠粉:品麻辣烫,黄河畔合唱狂欢
- “国际中文日”来了:莫斯科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
- 曾经”靠煤吃煤” 这座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
- 10对在京川籍务工青年举办集体婚礼
- 刷,再刷!两个视频有点像?短视频平台推进算法透明化
- 加力消费品以旧换新 释放巨大内需市场潜力
- 600余位青少年舞者齐聚山城 角逐全国百强晋级名额
- 央行: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
- 普京:“军队和人民都没有支持叛乱者”
- 山东加强水生态深度治理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颜值”
- 湖南东安县县域“医共体”让村民“近”享优质医疗
- 八达岭夜长城吸引超10万人次体验
- 原广东省旅游局局长杨荣森被开除党籍
- 疑似出现空中紧急情况 美国一波音飞机被迫返航
- 通广西最大侨乡高铁五一假期铺轨不停歇 预计年内通车
-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调研员胡守平被逮捕
- 湖南蓝山“一棚多用”助增收 “接茬轮作”提效益
- 18亿次、57项、1.49万家!一组数据看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