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在菜里反复扒拉该不该?餐桌礼仪你知道多少
近日,综艺节目《中餐厅4》里赵丽颖用筷子在碗里反复扒拉的片段引起网友热议,“筷子在菜里反复扒拉该不该?”成为了网友热议的话题,有网友认为这不符合餐桌礼仪,也不卫生。你吃饭时会用筷子反复扒拉吗?对此,记者就该话题采访了多位市民,看看他们怎么说。
观点1
分菜品,江湖菜不扒很无趣
肖先生(22岁 大学生):扒拉不扒拉得看菜品,像辣子鸡、尖椒兔这种江湖菜,不扒拉就只有吃辣椒和花椒,而且下面的肉不吃就全被浪费了。还有,火锅、水煮鱼、汤锅、干锅之类的,重庆很多菜都需要扒拉才吃得到。
王小姐(31岁 文案策划):辣子鸡、尖椒兔、毛血旺等江湖菜,必须扒开后找肉和菜吃啊,而且辣子鸡里的肉都很小颗,不挑着吃的话就只有辣椒了,而且越挑到最后,剩下的肉更入味儿,吃起来就越爽。
观点2
分对象,熟悉的人面前会扒
刘先生(27岁,办公室职员):我觉得应该分就餐的对象,如果是在家里面的话,随便怎么挑拣都无所谓,但在外面吃饭就不一样了,就算是辣子鸡那种很不容易挑到肉的菜,也不要一直反反复复挑,在别人面前还是得注意一点。
莉莉(30岁,销售):在家里和在很熟的朋友面前吃饭,怎么舒服怎么来,偶尔也会挑拣两下,因为真的夹不到,也不想硬着头皮吃自己不喜欢吃的菜。但是和陌生人吃饭,一般就只夹自己面前的那一盘菜,反复挑拣菜就更不可能了。
观点3
爱扒拉,显得不礼貌不卫生
郭先生(22岁,学生):我在外面参加宴席时就偶尔会看到一些人用筷子在菜盘子里反复地挑来挑去,看过之后自己就没胃口了。所以我在吃饭时一般是看准了才拿筷子去夹,在菜盘子反复扒拉菜会显得自己没素质,而且自己的筷子别人也可能觉得脏。
陈娇娇(29岁,销售):我的婆婆就有在菜盘子里反复扒拉菜的习惯,特别是炖的汤,明明有公勺,她也会用自己的私人筷子去里面反复捞干货,弄得自己很没食欲。我一般都喜欢用公勺,夹菜也不喜欢挑来挑去,一般都是夹最容易夹到的菜。
专家建议
最好使用公筷和分餐
国家高级礼仪培训师严雪艺认为,在就餐时,反复用自己的私筷在同一盘菜里扒拉,确实不符合餐桌礼仪,也不卫生。但很多情况,有些菜不得不反复扒拉才能吃到,这种情况其实可以用公筷解决,轻轻扒拉一两下应该是可以被理解的。
如果觉得使用公筷不方便,可以实行分餐制,每人一份,自己用筷子在自己的这一份里扒拉。使用公筷和分餐制虽然有些麻烦,但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尊重,也是饮食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
延伸阅读
餐桌上的这些礼仪你做到了吗?
严雪艺说,在用餐的过程中,其实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反映出了一个人的礼仪。因此,在用餐时,以下礼仪需注意:
1.准备时
在吃饭之前,帮着摆放碗筷、端菜等,并记得饭前洗手。
2.入座时
准备好后,先邀请长辈用餐,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长辈把碗递给晚辈时,晚辈应双手把碗接过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3.就座时
餐桌上身体坐正,坐直。用餐时中式饭碗要端起,一手把碗一手拿餐具,不低头扒饭,手肘不要支放在桌面上,双腿放在桌子下面,双脚要平放,不可翘腿,不抖脚,脱鞋或叉开双腿都很不礼貌。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
4.拿筷时
不要一直把筷子放在嘴里和一直舔筷,不要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乱寻;不要越过别人去夹菜,不要把筷子插在饭菜上,不要拿筷子或刀叉指着别人或用来玩耍打架;不要到别人餐盘中拿取食物,不要把夹出来的食物再放回去。
5.夹菜时
夹菜的时候一次不宜夹得太多,把自己碗、碟里的吃完,再去取菜。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盘中翻来翻去,有的人甚至将自己喜欢的菜从盘中全部调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并且显得比较自私。
6.用餐时
不抱怨别人辛苦为你准备的饭菜不合口味,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享受我们的每一顿饭;敲打碗筷和大声喧哗都是很没有礼貌的,还会引起同桌吃饭的人的反感和厌恶;用餐时,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中时不说话;喝汤的时候不要用嘴吸,以防止发出声音;咳嗽、打喷嚏应单手掩嘴朝向无人的一边,剔牙和抠鼻要用餐巾纸或手挡住,以免影响在场的其他客人的食欲;向他人要什么东西(比如够不着桌上的食物)需要用礼貌用语,当有人递菜给孩子时,微笑道谢。
7.吐残渣
不浪费食物,吃多少盛多少,学会把食物分成一小口一小口吃,不撕咬、整块啃,吃相不野蛮,吐出的鱼刺、骨头、菜渣,用筷子或纸巾接出来,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
8.结束后
向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这不仅仅是礼貌,还是感恩;吃完饭后若要先离席,要跟桌上人打招呼,应起身对大家说,“我已经吃好了,大家请慢用”,然后再离开餐桌,家宴饭后帮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张春莲 实习生 张韵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湾观众让甄嬛“一键回宫”
- 江苏沛县一政协常委伪造假文凭?涉事高校回应
- 新疆巴州松弛感“小众旅行”开启年轻人游玩新体验
- 西藏:儿科“组团式”援藏专家义诊活动暖民心
- 卡游持续发起“星星的神画”公益行动 用艺术守护“星星的孩子”
- 多位台胞“登陆”千里寻亲 携家眷清明返乡祭祖
- 山西运城盐湖文旅风起:烹调一粒盐的万般滋味
- 美国国务院官员:美军数月内将从尼日尔撤离
- 中亚公园在西安开园 打造文化交流展示窗口
- 话剧《孔子》在港首秀 搭建鲁港文化交流桥梁
- 中印尼举行外长防长“2+2”对话机制首次高官会
- 埃及游船沉没事故已找到28名幸存者 2名中国游客获救
- 福建中医药大学深化国际合作 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 2023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启幕 为大众打造沉浸式科技体验
- 苏轼真迹《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在海南展出
- 《老式喜剧》升级至曹禺剧场
- 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建设提速 世界园艺盛会4月蓉城启幕
- “中国·北京电影之夜”举办 四部“天坛奖”华语入围影片剧组亮相
- 新型细胞疗法有望治愈儿童罕见癌症
- 前海人寿开启“保险+医疗+养老”新征程
- 热门推荐
-
- 国家统计局:我国劳动力市场趋于活跃 就业形势总体改善
- 【市场观潮】快递包装减量更好促进绿色转型
- 转发周知!这些物品不能带上火车→
- 构筑陆海开放“强磁场”
- 提升肿瘤防治能力 中国抗癌协会多个培训基地落户重庆
- 【图说】:牢筑防控网守住健康线 这些细节要注意!
- 河北夏粮总产量达1498.6万吨 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 财政部将于8月在香港发行90亿元人民币国债
- 类器官成功模拟孕晚期发育
- 毛里求斯“国宝”在青岛茁壮成长 见证中非珍贵友谊
- 加拿大个别政客和媒体炒作所谓“中方威胁加议员” 外交部: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无稽之谈
- 国产大飞机来了!C919今天开启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 芒种忙收又忙种,建行添彩好“丰”景
-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理念,房山区生态扩容成效显著
- 安排好了!外籍来华人员一部手机游中国
- 谎称白宫着火!虚假报警电话引发消防紧急反应
- 让非遗绽放更迷人光彩
- “90后”“00后”日渐成为长三角乡村游主力客群
- 国产大模型“诸神之战”出路何方
- 上海再保险“国际板”启动:在临港新片区建设国际再保险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