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杯奶茶 痛风盯上00后
每天一杯奶茶 痛风盯上00后
炎热的三伏天,很多年轻人戏称“靠奶茶续命”,一杯冻奶茶立马神清气爽。喝时一时爽,减肥千万难,还会出现健康问题!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获悉,一名18岁高中生小海(化名)因为喝太多奶茶导致痛风急性发作,脚肿得无法走路。日前,在风湿免疫科专家的治疗下,小海大步走出了医院,“再也不喝奶茶了!”他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朱健(除署名外)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个案:嗜奶茶如命 高中生手脚关节“戴钻石”
今年18岁的小海来自广东佛山,是一名高中学生。平时没别的爱好,就爱喝奶茶,一般每两天就要喝一次,1天1杯也是有的。
因为这一小爱好,小海4年前就生了病,并且发作的时候疼得嗷嗷叫,无法走路,更令人震惊的是,手脚关节上长满了一块块白色的“钻石”,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小海是奶茶喝太多导致了痛风发作和痛风石形成。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郑少玲解释,小海爱喝的奶茶是高糖软饮料,高果糖成分进入人体后,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多尿酸,痛风就找上门了。
“第一次来我门诊就诊的时候,小海四肢已经长满痛风石,无法走路了。一查尿酸特别高,达900umol/L。我们立刻安排了抗炎和降尿酸治疗,暂时把血尿酸水平稳定到400umol/L,现在慢慢可以站立、走动。后续我们还要继续为他积极降尿酸,争取关节上的痛风石能够逐渐溶解变小甚至消失。”郑少玲说。
其实,早在4年前,小海已经发作过痛风,但他没规律吃药,也没有忌口。“我记得那天是打球回来,右手无名指疼痛肿胀,几天没好,去当地医院一查:尿酸很高,可能是痛风。因为当时不是很严重,医生开了药并叮嘱注意饮食、控制体重就回家了。之后把医嘱丢脑后,该吃吃该喝喝,等到手脚上的痛风石长出来了,才后悔莫及。”小海说。
7月14日,经过省二医医生团队治疗,小海终于出院,他是走着回去的,经过这次,他表示:“再也不喝奶茶了,也会好好吃药,控制饮食,定期回医院复查。”
现状:痛风年轻化明显 00后都中招
近年来,痛风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90后已经被痛风“绊倒”了,00后也中招。
郑少玲表示,痛风发病年龄不断提前,00后痛风也更加常见了。当出现单个关节的红、肿、热、痛时,应注意可能是痛风急性发作了。她进一步解释,这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好高嘌呤饮食、少运动、饮用含糖饮料等因素有关。
1.高嘌呤饮食
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大家所熟悉的海鲜、红肉、动物内脏、浓汤、火锅等均属于高嘌呤食物,摄入的嘌呤量增多,肾脏来不及及时地排泄,体内就会堆积过多尿酸,超过了血尿酸的溶解度,尿酸盐结晶就会沉积在关节软骨上,刺激局部炎症产生疼痛感。
2.常饮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碳酸饮料在儿童、青少年的痛风发病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很多孩子喜欢喝碳酸饮料或者功能性饮料,甚至常常以饮料代替水。不仅孩子喜欢,甚至很多家长也认为里面含有维生素、电解质,作为运动后水分补充是很好的选择。但是这些含糖饮料都属于高果糖食物,果糖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会转化为合成嘌呤的底物,使尿酸生成增多。此外,大量摄入果糖可刺激长链脂肪酸合成,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机体对胰岛素抵抗,造成代谢紊乱。
3。缺乏运动
工作、学习压力大又长时间缺乏运动,体重增加,水摄入减少,不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容易出现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是痛风发病的高危因素。
因此,郑少玲医生提醒,日常生活要更加注重痛风的预防与日常管理。尤其是有痛风家族史的,小孩一旦出现高尿酸血症,家长应高度配合医生对小孩的减重、饮食、用药等全面指导与随访。
三伏天炎炎夏日 怎么喝怎么吃才健康?养生专家来支招
尿酸高怎么办?少吃甜 多喝水 多运动
在日常接诊过程中,郑少玲经常遇到因为尿酸高前来咨询是否为痛风。她表示,尿酸高不一定是痛风,平时做好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预防与控制高尿酸。
1.多运动。但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最好选择游泳、太极拳之类的有氧运动。
2.多喝水。最好喝苏打水、碱性水,至少是白开水,每日的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到2000毫升,减少饮用浓茶、咖啡、高果糖含量的甜食饮料。
3.多吃素。多吃紫皮茄子、上海青、生菜。青菜忌菠菜,所有的豆类都要少吃或不吃。
4.少吃甜食、肉类。避免摄入富含高嘌呤的高果糖含量的甜食、饮料和汽水。限制牛肉、羊肉、猪肉及动物内脏、高嘌呤含量的海鲜。
5.控制体重、规律锻炼、戒烟,限制含酒精饮料、啤酒和白酒。
酷夏养生喝这些茶饮 一年少生病
像小海这样,夏天靠冰冻奶茶“续命”的人还真不少,有很多年轻办公室一族也十分热衷喝奶茶,解渴又解压。可惜一时爽快却给自己的健康惹来麻烦不断。是时候听听治未病专家来给夏天的养生起居饮食支支招了。
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彭康教授介绍,当下的养生保健,除了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进行防暑,避免暑伤气阴之外,也要注意保护阳气,顺应中医“春夏养阳”的养生规律。
夏天养生有三忌
彭康提醒,夏至养阳有三点要注意避忌。
第一,忌夜卧贪凉。夜卧吹冷风,尤其头部受风邪,极易导致阳气折损。
第二,忌冷水洗浴。夏季人的汗孔多处于开泄状态,冷水洗浴使外来寒气极易侵入人体,久之会出现手足畏寒、小腿抽筋、后背发凉等症状。
第三,忌肆食生冷。夏日常食奶茶等冷饮,容易引起脾胃虚寒,胃痛、腹泻。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李凯欣、朱钦文)
四样食药材最当时
夏季适时来点养生茶饮,彭康推荐几样食药两用的材料:
生姜:生姜辛散温通,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温肺散寒,温中散寒。药力较弱,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轻证。
可煮水或配红糖、葱白煎服。夏日煲汤、煮粥均可放入生姜以助机体通阳散寒。
葱白:温不燥烈,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作用。药力较弱,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以单用煮水,也可与淡豆豉同用。
黄芪:甘温补脾而善升举下陷之中焦阳气,补益肺气而能“直达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不仅有止汗之效,也有助于发汗。能扶持正气,促进气血运行。生用(生黄芪)偏于走表利水,炙用(炙黄芪)偏于温补脾胃。
夏日用生黄芪为好,用量5-10克,配大枣3-5枚,煮水或冲泡代茶饮。
五味子:夏日暑热耗伤气津,心烦口渴,可与山楂煮水服用。五味子10克、山楂30克,加水煮烂,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李凯欣、朱钦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熊出没请注意!野生黑熊一家“闪现”吉林延边
- 日本航空公司遭网络攻击致航班延误或取消
- (新春走基层)童话王国“护梦人”坚守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 中国官方发文 促城市老旧新能源公交车更换电池
- 湖南祁阳发展有机蔬菜产业 推动农业产业加速融“湾”
- 政策红利系统加持促进消费动能持续释放
- 中国“聚宝盆”披绿衣 绿色矿山建设显成效
- 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老人如何颐养天年?
- 日本失踪直升机调查进展:发现疑似机载人员遗体
- 沈阳-日本产业合作座谈会暨“你好,沈阳”全球推介(东京站)活动成功举办
- “这条路给我们带来了财富”
- 2024年广东GDP增长预期目标为5%
- “全国龙舟之乡”广东顺德发布国潮长卷《顺峰游龙图》
- 电竞首次“入亚” 还带火了主题酒店
- 蓝媒热评丨简约亚运 简而不“减”
- 揭秘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背后的“智造”力量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菲律宾3月海外劳工汇款达30.5亿美元
-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
- 川渝地区首座百兆瓦级独立储能电站在重庆带电成功
- 热门推荐
-
- 晋桂两地文旅“互动”:资源共享 市场共建
- 金观平: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 俄罗斯2024世界青年联欢节开幕
- 西藏首部儿童剧《特殊作业》在京演出
- “双节”消费92.7亿元 北京是怎么做到的
- 从胶片仓库到数字文娱 浙江打造城市文旅新地标
- 杭州极弱磁大设施将开建 构建“科学-技术-产业”创新生态圈
- 文艺名家赴“红高粱之约”在山东高密采风
- 提供精准天气数据,雷达技术守护百姓幸福生活
- 快递物流搭乘数智化快车
- 法澳高校学生纷纷响应!美国大学反战抗议向多国蔓延
- 新版性格研究出炉 4大类型你最像哪种
- 中国建设银行与韩国IBK企业银行签署MOU合作协议
- 欧盟支持西共体应对尼日尔政变 要求立即恢复巴祖姆总统职权
- 杭州再评数字工匠 激发数字经济人才创新活力
- 技术进步为网络文艺营造多彩景观
- 三架客机遭枪击 美国航空暂停海地航班运营至2025年2月
- 希腊总理:火车相撞事故主要由人为错误导致
- 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银行累计结汇25453亿元人民币
- 七夕:唯有真情最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