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杯奶茶 痛风盯上00后
每天一杯奶茶 痛风盯上00后
炎热的三伏天,很多年轻人戏称“靠奶茶续命”,一杯冻奶茶立马神清气爽。喝时一时爽,减肥千万难,还会出现健康问题!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获悉,一名18岁高中生小海(化名)因为喝太多奶茶导致痛风急性发作,脚肿得无法走路。日前,在风湿免疫科专家的治疗下,小海大步走出了医院,“再也不喝奶茶了!”他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朱健(除署名外)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个案:嗜奶茶如命 高中生手脚关节“戴钻石”
今年18岁的小海来自广东佛山,是一名高中学生。平时没别的爱好,就爱喝奶茶,一般每两天就要喝一次,1天1杯也是有的。
因为这一小爱好,小海4年前就生了病,并且发作的时候疼得嗷嗷叫,无法走路,更令人震惊的是,手脚关节上长满了一块块白色的“钻石”,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小海是奶茶喝太多导致了痛风发作和痛风石形成。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郑少玲解释,小海爱喝的奶茶是高糖软饮料,高果糖成分进入人体后,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多尿酸,痛风就找上门了。
“第一次来我门诊就诊的时候,小海四肢已经长满痛风石,无法走路了。一查尿酸特别高,达900umol/L。我们立刻安排了抗炎和降尿酸治疗,暂时把血尿酸水平稳定到400umol/L,现在慢慢可以站立、走动。后续我们还要继续为他积极降尿酸,争取关节上的痛风石能够逐渐溶解变小甚至消失。”郑少玲说。
其实,早在4年前,小海已经发作过痛风,但他没规律吃药,也没有忌口。“我记得那天是打球回来,右手无名指疼痛肿胀,几天没好,去当地医院一查:尿酸很高,可能是痛风。因为当时不是很严重,医生开了药并叮嘱注意饮食、控制体重就回家了。之后把医嘱丢脑后,该吃吃该喝喝,等到手脚上的痛风石长出来了,才后悔莫及。”小海说。
7月14日,经过省二医医生团队治疗,小海终于出院,他是走着回去的,经过这次,他表示:“再也不喝奶茶了,也会好好吃药,控制饮食,定期回医院复查。”
现状:痛风年轻化明显 00后都中招
近年来,痛风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90后已经被痛风“绊倒”了,00后也中招。
郑少玲表示,痛风发病年龄不断提前,00后痛风也更加常见了。当出现单个关节的红、肿、热、痛时,应注意可能是痛风急性发作了。她进一步解释,这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好高嘌呤饮食、少运动、饮用含糖饮料等因素有关。
1.高嘌呤饮食
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大家所熟悉的海鲜、红肉、动物内脏、浓汤、火锅等均属于高嘌呤食物,摄入的嘌呤量增多,肾脏来不及及时地排泄,体内就会堆积过多尿酸,超过了血尿酸的溶解度,尿酸盐结晶就会沉积在关节软骨上,刺激局部炎症产生疼痛感。
2.常饮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碳酸饮料在儿童、青少年的痛风发病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很多孩子喜欢喝碳酸饮料或者功能性饮料,甚至常常以饮料代替水。不仅孩子喜欢,甚至很多家长也认为里面含有维生素、电解质,作为运动后水分补充是很好的选择。但是这些含糖饮料都属于高果糖食物,果糖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会转化为合成嘌呤的底物,使尿酸生成增多。此外,大量摄入果糖可刺激长链脂肪酸合成,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机体对胰岛素抵抗,造成代谢紊乱。
3。缺乏运动
工作、学习压力大又长时间缺乏运动,体重增加,水摄入减少,不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容易出现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是痛风发病的高危因素。
因此,郑少玲医生提醒,日常生活要更加注重痛风的预防与日常管理。尤其是有痛风家族史的,小孩一旦出现高尿酸血症,家长应高度配合医生对小孩的减重、饮食、用药等全面指导与随访。
三伏天炎炎夏日 怎么喝怎么吃才健康?养生专家来支招
尿酸高怎么办?少吃甜 多喝水 多运动
在日常接诊过程中,郑少玲经常遇到因为尿酸高前来咨询是否为痛风。她表示,尿酸高不一定是痛风,平时做好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预防与控制高尿酸。
1.多运动。但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最好选择游泳、太极拳之类的有氧运动。
2.多喝水。最好喝苏打水、碱性水,至少是白开水,每日的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到2000毫升,减少饮用浓茶、咖啡、高果糖含量的甜食饮料。
3.多吃素。多吃紫皮茄子、上海青、生菜。青菜忌菠菜,所有的豆类都要少吃或不吃。
4.少吃甜食、肉类。避免摄入富含高嘌呤的高果糖含量的甜食、饮料和汽水。限制牛肉、羊肉、猪肉及动物内脏、高嘌呤含量的海鲜。
5.控制体重、规律锻炼、戒烟,限制含酒精饮料、啤酒和白酒。
酷夏养生喝这些茶饮 一年少生病
像小海这样,夏天靠冰冻奶茶“续命”的人还真不少,有很多年轻办公室一族也十分热衷喝奶茶,解渴又解压。可惜一时爽快却给自己的健康惹来麻烦不断。是时候听听治未病专家来给夏天的养生起居饮食支支招了。
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彭康教授介绍,当下的养生保健,除了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进行防暑,避免暑伤气阴之外,也要注意保护阳气,顺应中医“春夏养阳”的养生规律。
夏天养生有三忌
彭康提醒,夏至养阳有三点要注意避忌。
第一,忌夜卧贪凉。夜卧吹冷风,尤其头部受风邪,极易导致阳气折损。
第二,忌冷水洗浴。夏季人的汗孔多处于开泄状态,冷水洗浴使外来寒气极易侵入人体,久之会出现手足畏寒、小腿抽筋、后背发凉等症状。
第三,忌肆食生冷。夏日常食奶茶等冷饮,容易引起脾胃虚寒,胃痛、腹泻。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李凯欣、朱钦文)
四样食药材最当时
夏季适时来点养生茶饮,彭康推荐几样食药两用的材料:
生姜:生姜辛散温通,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温肺散寒,温中散寒。药力较弱,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轻证。
可煮水或配红糖、葱白煎服。夏日煲汤、煮粥均可放入生姜以助机体通阳散寒。
葱白:温不燥烈,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作用。药力较弱,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以单用煮水,也可与淡豆豉同用。
黄芪:甘温补脾而善升举下陷之中焦阳气,补益肺气而能“直达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不仅有止汗之效,也有助于发汗。能扶持正气,促进气血运行。生用(生黄芪)偏于走表利水,炙用(炙黄芪)偏于温补脾胃。
夏日用生黄芪为好,用量5-10克,配大枣3-5枚,煮水或冲泡代茶饮。
五味子:夏日暑热耗伤气津,心烦口渴,可与山楂煮水服用。五味子10克、山楂30克,加水煮烂,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李凯欣、朱钦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产全销保春耕 新疆石化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农业用肥
-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宣布2024年8月8日为加州熊猫日
- 以色列北部一建筑物被导弹击中 未造成人员伤亡
- 乌克兰称摧毁俄大型登陆舰 俄方证实:舰艇受损
- 夏粮增产为经济向好强底气
- 宁夏2023年外贸进出口超200亿元
- 山西“省保”文物明长城被挖出缺口 涉案人员被拘
- 豫剧搭乘“爱达·魔都号”赴日交流
- 广州新编历史粤剧《文成公主》10月将赴港演出
- 云南昭通镇雄山体滑坡灾害现场举行哀悼仪式 汽笛鸣响
- 遇见你丨一起向阳而生 他是“慢娃儿”的“编外家长”
- 数字科技助力苏区发展 江西54个苏区县GDP十年翻番
- 石榴画说 | 去新疆看初雪,这些地方不会错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64亿美元
- 189件(套)精品楚汉文物亮相江西南昌
- 全国罕见 两台“造楼机”同时亮相深圳华富村旧改项目
- 高温下的劳动者│无惧“烤”验 用汗水“筑就”城市之美
- 山西烈属千里来皖寻忠魂
- 去年最赚钱的电影,是它!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问日本
- 热门推荐
-
- 江西数字金融创新破冰 首笔企业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落地
- 春节假期“上半场”:消费市场热力十足
- 文旅新地标激发消费新活力
- 北京开展基本医保全民参保计划集中宣传活动
- “五一”旅游迎预订高峰:热门航线经济舱机票已售罄
- 湖北神农架发现新记录鸟类长趾滨鹬
- 短视频时代,孩子应与网络保持什么样的距离
- 广西罗城:“小豚鼠”成致富萌宠
-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高新沙水库首迎西江水
- 法语原版《巴黎圣母院》音乐剧福州上演
- 首艘国产大邮轮7月和8月进行二次试航
- 如何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促进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多名专家建言献策
- 外国专家:中国以创新促发展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 云南怒江全产业链发展破解草果产业发展瓶颈
- 开年炸裂 《狂飙》魅力何在?
- 如何织牢织密医保基金的监管网?
- 河北保定获授“亚洲电子商务生态名城”称号
- 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签约总额达4932.12亿元
- 黑龙江省接待服务旅游专列超200列 12万人次游龙江
- 西藏经济金融运行在高基数下保持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