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该不该设置女性专用车厢?
该不该设置女性专用车厢?
■王庆峰
今后,女性优先车厢在高峰时段或可限制男士乘坐。《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近日征求意见,规定地铁设立的优先车厢,在高峰时段可以仅供残疾人、未成年人、女性等有需要的人士乘坐,其他乘客将被劝离。
几年前,广州、深圳地铁都开通了女性车厢,倡导女性优先、关爱女性、文明乘车,但从运行结果上看,女性车厢大都挤满了男性。这次《条例》规定“可劝离其他乘客”,正是针对这种情况作出的修改。从“优先车厢”上升为“专用车厢”,看起来保障了女性乘车的舒适度,但无形中也排斥了男性使用的权利,毫无疑问会受到争议。一切又回到了两年前的那个辩题,对老弱病残孕优先照顾,符合人之常情,但对普通女性,真的有特殊礼让的必要吗?
从性别平等的角度上看,女性似乎没有被单独看待的必要,几年前开通女性车厢时,就有女权主义者认为,把女性默认为弱者、受害者,是在男女平等上的倒退。然而从身体实践的层面出发,女性相对弱势是客观存在的。譬如女性体力普遍弱于男性,在地铁候车秩序混乱时,她们更不容易挤上车。此外,女性受男性性骚扰的发生率,远大于男性被性骚扰的概率。广州设置女性车厢时,一个理由就是巨大客流可能产生性骚扰、男性体味重等问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以“防骚扰”的名义保护女性,有可能将问题拖入“歧视”怪圈。正如有女性认为这是对女性的歧视,也有男性认为,将男性强制隔离开,有假定男性都有体味、都是“咸猪手”之嫌。如果这样作讨论,那就是“所有人歧视所有人”,问题是不太可能被解决的。因此,不妨换一个角度,以高峰时段地铁供应并不充足的资源,增加女性舒适度的益处,与地铁降低的效率、增加的成本比较,从而计算出到底该不该设置女性专用车厢。
一个合理的计算方案是,比较性骚扰发生率的降低指数。如果一个地方性骚扰率很高,那么就有设置女性车厢的必要,如果一个地方性骚扰率很低,那就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照顾的必要。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设置女性专用车厢都要经过这样的讨论。比如日本,女性专用车厢第一次出现是1947年,原因是地铁人流量高,具有“保命”功能。进入21世纪后,随着性骚扰案多发,又设置了专用车厢。但随着社会风气好转,其实质意义又在被质疑。
可见,女性专用车厢引起争议,是因为它没有“关爱女性”那么简单。如果专用车厢具有实际功能和使用价值,那么因此降低地铁通行效率,相信多数人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仅仅是指道德意义的关爱,那么它定然会挑战到我们的固有认知。现实生活中,即便不设置女性车厢,大多数人也会主动礼让老弱病残孕,但却不会礼让普通女性。同样地,为老弱病残孕设置专用车厢,符合我们的道德认知,但女性也位列其中,就显得不那么顺理成章了。
综上,是否设置专用女性车厢,还是要回到公共效率的角度上,计算它带来的实际好处与此种安排的成本,比较孰大孰小。要做到这一点,相关部门要广开言路,多参考专家意见,多向市民要看法,从而得出公正透明、科学合理的结论。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企承建 泰国千吨重塔器吊装成功
- 以军称已突破哈马斯前线防线 美国务卿将再访以色列
- 国家统计局:4月份CPI同比涨幅稳中有升 PPI同比降幅收窄
- AI技术成为能源转型好帮手
- 海南三亚至广东湛江省际跨海直升机航线首飞成功
- 安吉生物群发现中国最古老板足鲎化石
-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召开 签约6个重点合作项目
- 中资柬埔寨上达岱水电站截流
- 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馆命名为“宣文馆”
- 加拿大总理改组内阁 调整近三分之一成员
- 商务部:避免反补贴措施伤害中欧汽车产业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
- 包粽子、挂艾草、制香囊 山东端午节民俗遍地开花
- 易车&央视频“超级818冠军之夜”延续奥运激情,展现汽车科技自信
- 深圳密集推出以旧换新消费补贴 点燃家装消费热情
- 武汉:月底烘干设备有望覆盖360多个社区
- 福建京剧院经典武戏《界牌关》传承上演
- 第三批出境团队游国家名单公布 旅游平台咨询量大增
- 杨靖宇后人重返东北抗联“起点”:在黑土地上继续奋斗
- 交通运输部:9月16日-9月22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自然》论文:人工智能系统驾驶无人机可一对一战胜人类对手
- 热门推荐
-
- 江西德安:解燃眉之急纾企业之困 为港澳台侨资企业保驾护航
- 全国“泥匠”拼技艺 中国动物雕塑之乡上演“化腐朽为神奇”
- 【向“新”而行】把“办公桌”搬到一线,各地以实干求实绩
- 乐华娱乐叩开港交所大门,王一博扛了多少KPI?
- 俄外交部:将于5日就黑海粮食协议与联合国磋商
- 微信转账or红包?速看,不懂吃大亏
- 重庆上半年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中西部第一
- 大连港迎来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地中海尼古拉马斯特罗”轮
- 青海约19万亩冬小麦开镰收割
- 西西里岛严重干旱 居民月均用水成本高达300欧元
- 聚焦绿色产业发展 “土特产”登上大舞台
- 陕西着力解决“看病难”问题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 《冰箱用真空保鲜舱》标准正式发布,海信冰箱引领行业新风尚
- 今年以来哈萨克斯坦已登记2589例百日咳病例
- 和评理|“保护主义”不可取:实现绿色转型,欧洲需要中国
- 滨海盐沼、牡蛎礁、砂质海岸和海草床生态减灾修复手册发布
-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喷溅事故 造成3人死亡
- 明年我国将从五方面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 北约秘书长:为“入约” 瑞典已采取重要步骤以解决土耳其担忧
- 借款变卖房,“套路贷”害人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