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禹州登封供水工程正式通水
南水北调禹州登封供水工程正式通水 将解决沿线及登封城区群众“吃水难”问题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岚通讯员韩心泽宋跃伟
本报讯6月29日,南水北调禹州登封供水工程通水仪式在登封白沙水库通水处隆重举行,当地近万名群众自发前往观看一泓清水开阀。
昨日,登封市民王爱华一大早便赶到通水处,面对汩汩清水激动不已:“我们盼通水盼好久了,今天通水了,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突然停水影响生活了!”
南水北调禹州登封供水工程跨禹州、登封两地,总长28.5公里,总投资7.18亿元,经过历时14个月的艰苦施工,将彻底解决沿线及登封城区数十万群众的“吃水难”问题,有效改善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支撑登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吃水不再难,吃上优质水,是登封人民多年夙愿。登封“十年九旱”,年均降雨量仅600毫米左右,是全省唯一没有过境水源和外来水源的县(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0立方米,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全国的1/12,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极不相称,水资源匮乏问题已成为登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2016年初,登封市委、市政府通过对全市水情的精准调研,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实施南水北调登封供水工程。2016年3月9日,登封与省水投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南水北调禹州登封供水工程正式提上日程,随后,工程列入河南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12月29日,登封市与南阳市签署南水北调2000万立方米用水指标交易协议。
南水北调登封供水工程输水线路涉及禹州市5个乡镇办事处、24个行政村,沿线施工环境极其复杂,面临各种各样施工难题。在各级各部门以及登封、禹州两地的密切协作及共同努力下,比原计划提前10个月完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增长19.5%
- 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48.84万场 票房收入579.54亿元
- 与雪共舞,守护温暖归途
- 湖北多措并举打击治理电诈违法犯罪
- 台风“三巴”影响广东 全省录得最大雨量超338毫米
- 河南,打响化债第一枪
- 11个国家24部作品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即将启幕
- 青海举办禁毒预防宣教活动 青少年玩趣味游戏学禁毒知识
- 广州海关在进境寄递渠道查获红珊瑚制品98件
- 中国沿黄省区在山东青岛“组团出海”拓国际市场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公安县崇湖小流域治理为河湖增绿村民增收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答记者问
- 央行: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58万亿元
- 前4个月北京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291%
- 台湾家族企业大陆拓店 瞄准高端制造赛道
- 焕新、触网、跨界 年轻人恋上老字号
- 探访汉口火车站春运:铁路运输正逐步恢复
- 男子分饰四角上演“苦情大戏”,80岁老奶奶被骗8年
- 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遭无人机袭击 7人受伤
- 学校日常疫情防控有哪些注意事项?
- 热门推荐
-
- 国际锐评丨面对美国利诱,菲律宾需要多些清醒和理性
- 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投产
- 首届中俄教育文化论坛在京举行
- “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开展
- 北京最低气温创入冬以来新低
- 《文博日历》特刊丨文化中国行·跟着总书记打卡宝藏县城里的“宝藏馆”
- 海外网评:所谓“民主峰会”,确实无关民主
- (走进中国乡村)广东电白:以千年古荔园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 新疆塔里木和田河气田:20年累计供气45亿立方米
- 中新健康丨寒假学习困难门诊爆满,能让“学渣”逆袭吗?
- 广东清远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
- 低价“全新正品” 原来都是二手机
- 【冰雪春天】天津市首届水上彩灯节:展示精彩天津文旅春节系列活动
- 外国友人打卡秋季“黄河大集” 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 以军方和哈马斯称将继续延长加沙临时停火协议
- 上个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8% 收入同比增长50%
-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商务部:全力保障灾区生活必需品供应
- 新建京港高铁九江至南昌段施工进入“快车道”
- “95后”小伙回乡创业:传承文化发展经济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