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首付贷”乱象重来
警惕“首付贷”乱象重来
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使用“首付贷”买房,是突破现行购房限制政策的违规行为,对当前楼市调控可能构成严重干扰。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地产中介向购房者变相发放贷款,这种不受监管的违法金融业务,潜藏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一旦楼市风云突变,可能导致金融系统出现紊乱。
在楼市调控趋严背景下,市场交易逐渐冷清。最近有媒体调查发现,此前已淡出房地产市场的“首付贷”,在多地呈死灰复燃态势。一些开发商包括一些大型房企私下推出“首付贷”或“首付分期”吸引购房者,监管部门和相关方面对此应有足够的警惕。
与“双十一”期间电商和零售业的火热相比,楼市没有“金九”又失“银十”。今年以来,各地坚持因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地方调控主体责任。从三季度开始,楼市频现降温信号,住房成交价普遍下滑,部分地区新建商品住宅甚至出现打折促销。楼市有点凉,而且似乎提前进入了“冬季”。
在不断加码的调控措施作用下,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回归理性。此时“首付贷”或“首付分期”重出江湖,对这一现象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应当进行科学研判、严密监测和严加防范。
“首付贷”是在买房者购房款不足的情况下,开发商或其他第三方金融平台为其提供贷款,用于解决首付资金,让购房者快速入市。早在2016年,有关部门就认定“首付贷”是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央行等七部委发布有关规定,要求中介机构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尽管此前已经界定了“首付贷”的违法违规性质,但一些开发商和中介机构依然采取“首付分期”等形式,为炒房人提供资金,变相垫付首付款。今年6月底,针对一些热点城市再现“抢房潮”,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之后多个省份和城市也将“首付分期”列入了房地产市场乱象整治范围,予以重点打击。
目前,在楼市逐步回归理性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开发商和地产中介再次推出“首付贷”或“首付分期”,乱象再现值得高度关注。“首付贷”带来的问题和风险显而易见。通过“首付贷”或“首付分期”买房,相当于加杠杆购房,这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原则相违背。使用“首付贷”买房,是突破现行购房限制政策的违规行为,对当前楼市调控可能构成严重干扰。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地产中介没有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而向购房者变相发放贷款,这种不受监管的违法金融业务,潜藏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一旦楼市风云突变,可能导致金融系统随之出现紊乱。
对于涉足“首付贷”或“首付分期”的购房者而言,更是面临巨大风险。一些购房者原本的计划很周全,先通过“首付贷”把房子买下来,然后或举家凑钱,或借遍亲朋好友,又或卖掉老房子,迅速还掉“首付贷”。但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购房者无法及时还款,逾期可能造成巨大的违约金损失。
更严重的是,有的购房者可能通过“消费贷”及大额信用卡套取资金来归还“首付贷”。这种行为不仅大大增加了未来还款压力,还可能导致银行拒绝为其办理房屋按揭贷款,进而引出一系列纠纷并产生重大经济损失。“首付贷”或“首付分期”极有可能是一个甜蜜的陷阱,购房者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
“首付贷”让还款能力不足的人进入了房地产市场,这既是对购房者的不负责任,也给市场平添了风险。随着楼市逐渐进入胶着状态,违规提供“首付贷”、捏造散布虚假信息等各种房地产乱象还会不时出现。监管者要提高警惕防范风险,购房者更需要提高警惕,防止各种可能出现的房地产市场风险严重伤害自身利益。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瞰全球】违约倒计时!美国债务危机”越演越烈” 或引发经济衰退
- 外媒:受洪水、热浪等影响,澳大利亚一河流出现数百万条死鱼
- 思辨与创新 2024年高考作文展丰富立意
- 新疆皮山农场:加强园艺管理让枣树高质量生长
- 坐地铁可刷银行卡进站啦
- 北京完善消费品牌矩阵 2019年以来落地首店3300余家
- 卖挂历已有40多年 皇城根儿78岁“挂历金大爷”想找“继承人”
- 三峡船闸运行21周年 过闸货运量近21亿吨
- 鄱阳湖旅游公路桥梁工程开工 江西南昌打造“环鄱阳湖”旅游线路
- 山西推京剧戏歌《中华》 讲述中国故事
- (乡村行·看振兴)探访“中国智慧厨都”:“黑科技”融入烹饪界 “数字厨房”显雏形
- (投资中国)专访江森自控朗智文:中国市场仍是最重要市场之一
- 坚持多边主义,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音)
- 青海:电力赋能高原乡村产业兴
- 年花本周末进入旺季 今年价格将回升
- 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活动福建开幕
- 美国今年已发生367起大规模枪击事件 美媒:全年总数或破纪录
- 上海首家社区食堂“焕新” 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 今年前四个月印尼共接待410万人次外国游客
- 今年北京第二批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计划公布
- 热门推荐
-
- 国际最新研究称,近地小行星“龙宫”上发现尿嘧啶等核酸碱基
- 中新健康|陷入造瘘之痛,如何优化血透患者“生命线”?
- 山东策划648项活动迎接“非遗月” 龙主题展览出新出彩
- 福建南平:当龙泉青瓷遇见唐卡
- 湖南新田让撂荒高岸田变“金土地”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 宁夏14家企业入选中国海关贸易景气统计调查样本企业
- 创造“来了不想走,下次还想来”的旅游氛围
- 第78届联大一般性辩论闭幕
- 拜登回应弹劾调查:共和党人这么做是想让政府“关门”
-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中非共和国的支持力度
- 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获权威检验 更好赋能大型“充电宝”
- 2023年网络安全宣传周9月11日至17日举行,有这些亮点
- 广西推进重点外贸增量项目 特色产品争相“出海”
- 《天下长河》定档11月11日 演绎黄河故事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优化税制结构
- “着陆何处” 第六届星空艺术节启幕
- 2024年服贸会供应链交通专题展突出“智慧”“低空经济”等亮点
- 本届进博会在展区设置上有什么创新举措?商务部回应
- 以铁路人故事展现百姓烟火时代变迁 《南来北往》研讨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