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2024年微短剧带动64.7万个就业机会,2025年将继续增长
1月16日,《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出品,北京交通大学、抖音、红果短剧、DataEye等机构提供相关支持。报告深度洞察微短剧行业过去一年在精品化创作、商业模式多元化、“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等方面的趋势特点。
报告显示,微短剧2024年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行业发展直接、间接带动64.7万个就业机会,2025年就业人数将随市场规模继续增长。免费剧、端原生渠道推动收入更加多元化,制作方盈利状况逐步改善。微短剧行业也迎来积极变革,“霸总”题材式微,家庭、都市题材崛起,内容精品化趋势凸显。
带动就业64.7万个,多岗位平均薪资过万
微短剧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影视行业就业机会的增长,进一步激活人才市场。一部微短剧的诞生,涵盖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后期编辑、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涉及的岗位种类多达十多个。多样化的职业需求,不仅直接扩大了影视行业的就业规模,还为传统影视从业者提供了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据调研估算,2024年,我国微短剧行业直接就业岗位约为21.9万个,间接带动就业岗位达42.8万个,微短剧总计带动约64.7万个就业机会。
报告显示,2024年各平台共上线微短剧3万多部。相较于电影和长剧,微短剧因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往往能快速立项开机,为影视从业者提供了大量进组机会;微短剧的项目间隔周期短,一个熟练工种全年都有工作,收入更稳定;且在长剧里只有几句台词的龙套演员,在微短剧则有机会担任主角,被更多观众看见。从收入水平上看,导演、编剧、投放等多个岗位平均月薪过万,部分岗位月薪更是高达2万元以上。
2024年11月,通过对招聘网站的数据分析发现,经去重后正在招聘的微短剧相关岗位数量接近9000个。旺盛的招聘需求,让不少专业艺术院校的毕业生选择微短剧为自己的职业起点,一批95后、00后演员和导演开始崭露头角。
广电总局引导创作进一步向上向好,家庭、都市剧增长最快
在广电总局相关管理提示、创作计划引导下,微短剧创作题材空间得到拓展,进一步释放行业赋能价值。报告发现,2024年微短剧呈现更加多元的题材选择趋势,以家庭、都市、情感等为代表的女性题材迅速崛起。其中,家庭题材占比从2023年的2.6%增长到8.0%,都市题材从15.5%增长到23.7%,情感题材从37.8%增长到39.6%。值得关注的是,剧名关键词中,“霸总”相关词出现频次大幅下降,被各种悬浮夸张的“霸总”霸屏的情况正在得到扭转,微短剧创作生态进一步向上向好。
银发一族爱追免费剧,六成从未付费
调研显示,对中老年群体,微短剧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能满足情感需求。在受访的中老年微短剧用户中,82.3%的人每周至少看一次微短剧。对于现有微短剧,超八成受访者整体感觉满意。带动银发一族观剧热情的,更多是免费剧。七成受访者表示更喜欢看免费剧,六成从未为微短剧付费,每月消费50元及以下(含不消费)合计占比达92%。
“小”剧也有大厂牌,头部机构成精品剧“主力军”
微短剧市场的增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的增长,更体现在质量上的提升。2024年微短剧迎来2.0发展阶段,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厂牌制作方出现,凭借丰富的IP储备、专业的制作能力,成为了精品创作的主力军。
众多明星和知名制作机构也加入到微短剧行列,为行业注入更多资源与活力。其中,周星驰与抖音合作推出“九五二七剧场”,首部作品《金猪玉叶》两季播放量达4亿,第二部作品《大话大话西游》播放量破3.5亿;完美世界影视“她的世界”厂牌账号推出春节档微短剧《大过年的》,正片播放量超10亿。
作品摆脱“投流为大、3天定生死”局面,制作方盈利改善
随着微短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走向稳健,其商业模式和变现手段也日渐多元化。报告指出,行业逐步摆脱对单一投流模式的依赖,短视频平台、长视频平台、小程序、电商平台、OTA(在线旅游)平台、电视台等各类发行渠道孕育出免费、会员、付费等多种商业模式。
端原生模式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成为微短剧发行的重要渠道。微短剧依托短视频平台原生账号播出,可积累沉淀粉丝、打造品牌效应,还可以为制作方拓展收益增量。据统计,许多微短剧上线抖音端原生的收益已占整体利润的50%以上。2024年内,版权方在抖音端原生经营的部均收入增长超343%,收入最多的单部剧超400万元。
“多条腿走路”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凸显微短剧内容价值,“内容为王”逐渐成为盈利最大法宝。行业的优胜劣汰让“赚快钱者”出局,注重内容品质和长期价值的制作方盈利状况逐步得以改善,整体呈现微利平衡的态势。
新技术拉低入局门槛,新商业打破收入“天花板”,新政策拓宽行业赋能面
精品微短剧的经济效益还在品牌营销和地方数字经济领域得以显现。报告表明,微短剧成为当下文旅宣传、品牌营销新的“流量密码”,“情节化叙事+碎片化传播+精准化推荐”开辟了品牌高效触达消费者的全新路径,也助力打破微短剧营收“天花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领域应用的不断走深,人工智能技术成为驱动影视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报告指出,微短剧已成为各类文生/图生视频大模型工具的“试验田”,人工智能在辅助剧本创作、科幻画面制作、分销投流素材生成、文本翻译等各环节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实现了降本增效,也进一步拉低了微短剧成本投入门槛。
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品牌”等创作计划带动下,“微短剧+”赋能价值被进一步激活。1月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有关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将自去年以来推出的各项微短剧创作计划作了进一步扩充和整合,“微短剧+”赋能模式效应初显。
报告指出,政策带动下,各地踊跃入局,多地政府纷纷推出微短剧扶持计划,通过提供激励资金、配套扶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打造覆盖创作、拍摄、制作、发行等全产业链条的“一条龙”式服务,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赋能当地数字经济发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最大水上服务区——平陆运河钦州水上服务区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新阶段
- 2023广西永福县福寿文化系列活动开幕
- 黑龙江连续发布8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哈尔滨部分地区停课
- 泰国一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 导致一人死亡
- 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
- 文化中国行|大汉风华征服匈牙利观众,上博协同创新文化出海让世界看好中国
-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遭“逼宫”:10月28日前需决定去留
- 广西高铁“小黄人”烈日下检修栅栏护航安全
- 大别山区郭窑村的“窑变”:让“盆景”变“风景”
- 澳大利亚中华经贸文化交流促进会(华贸会)举办“全球经济展望”论坛
- 青海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体系建设日趋健全
- 新疆独库公路通车
- 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在联合国成立
- 全国著名作家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汀
- 报告:2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环比涨18.6%
- 西藏区内外23对新人参加山南集体民族婚礼
- 主旋律戏剧如何市场化?《人世间》:情是商业化的核心
- 全国427支高校队伍在重庆开展物理竞技
- 报告:新电商催生数字化融合创新业态
- 黑龙江鹤岗:全民热“雪”沸腾 捂“热”冰雪旅游
- 热门推荐
-
- 联合国安理会推迟关于阿联酋提交的巴以局势决议草案表决时间
- 法国最高法院维持对前总统萨科齐的有罪判决
- 巴黎市长宣布退出“X”平台,称其为“巨大的全球下水道”
- 琼州海峡海安港应急客滚泊位启用 专门运输燃油小车
- 3月普惠金融-景气指数回升 小微企业经营活力增强
- 讲述故事背后的故事 十月少年文学名家创作分享会举办
- 2023 WAVELENGTH当代艺术体验展亮相北京时代美术馆
- 吴为山《问道》组雕永立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
- 中美青年福建土楼“和合之约”
- 乡约福建:东山做大芦笋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 夫妻离婚要分孩子的26万压岁钱 咋判?
- 售价不到原价十分之一?小心这些“大牌”运动服
- 第三届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大赛评选活动结果揭晓
- 国际游客热衷海南三亚中医疗养游
-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新疆兵团主场活动举办
- 开卷“6·18” 家电企业和自己打架
- @回家的你!2024春运首周天气地图出炉 看哪里雨雪低温扰出行
- 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开幕
- 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
- “00后”盲人钢琴演奏者刘浩:以琴声“点亮”希望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