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商品汽车出口专列开行突破5000列
中新网西安1月16日电(张远 李弢)满载着300台新能源小汽车的出口专列16日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标志着“中国造”商品汽车出口专列开行累计突破5000列。
该趟专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后,先通过铁路运输到连云港墟沟北站,随后在连云港滚装船码头“乘坐”轮船经停新加坡,大约25天后到达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港口,全程达12000多公里。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西安铁路局)西安国际港站,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也是国产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市场的重要始发站之一。西安国际港新能源汽车出口业务的核心场站是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特货公司)西安分公司物流基地,这里占地面积约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可存放商品汽车近万台。
在中铁特货公司西安分公司物流基地,安全员仵兆昱利用货运管控平台手持终端与西安国际港站货装人员进行标准化互控作业,确保这些新能源汽车安全装车、准时发出。“手持终端包含货物装卸、发运作业的所有操作流程,从申请到受理,再到具体作业,每一步都有逻辑互控,任何一步操作不当,都会导致作业中断。”仵兆昱说,在接车、防护、装卸车作业等一些关键流程,必须用手持终端回传现场情况,待系统审核确认后才能继续作业。
中铁特货公司西安分公司西安国际港物流基地主任王山林说:“汽车装卸作业现场情况与西安铁路物流中心、铁路安全监测分析部门直接联通,每一步都实时掌握,在安全和效率上实现了自控和他控的双重管控。”
当前,西安铁路局正着力在西安国际港站打造以园区综控管理服务平台和生产一体化管理、综合服务智能化管理、堆场数字化管理三个子系统为构架的“1+3+N”智能化应用体系。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西安国际港站物流集聚效应,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品质。
2024年,中铁特货公司西安分公司共发运出口车5万台,车辆到港及时率达100%。“新能源汽车属于高附加值产品,长途运输距离长,装载标准更高,要把他们安全平稳到送到外国消费者手中,我们在调度指挥、调车作业中不能有半点疏忽。”西安铁路局西安国际港站值班站长李沛说。
如今,西安国际港站现有线路59条,设计年铁路处理货运量可达6600万吨,平均每100分钟就有一列国际班列从这里驶出,成为全国开行国际班列最多的车站之一。2022年以来,中铁特货公司新能源商品汽车年发运数量由43万台增加到超100万台。其中,2024年共发运出口车36万台,同比增长8.6%。(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吴尊友母校设“吴尊友奖学金” 已筹款超128万
- 上海:“暖新驿站” 建起温馨的“小哥之家”
- 湖北推动5G+工业互联网发展 数字经济取成效
- 手机里的钱款是如何“飞”走的
- “绿”满乡村 广西赋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
- 第十八届台商论坛开幕 现场签约31个项目
- 以总理拒绝结束冲突换取被哈马斯扣押的人员获释
- 送文化、科技进红色小镇 湖南“三下乡”活动问需于民
- 找出“求职者友好型”招聘者,BOSS直聘“最佳招聘官”评选发布
- 澜湄国家专家学者共议传统医药发展与合作
- 水利部针对辽宁、吉林两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山西“85后”“兵支书”:解民忧 谋产业 促振兴
- 南木林县“暖冬臻礼 乐享湘巴” 冬游西藏生态文旅体验周活动启幕
- 2023厦门(思明)音乐季落幕 助力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
- 一“兔”何以火遍全球?中华文化这样焕发奇妙魅力!
- (新春走基层)福建漳州海警海上迎新春 情暖渔民心
- 99元睡大厅沙发?浙江查处多起违法行为护航假日消费
- 一块柔道垫的“出海”故事
- 新疆阿拉尔市冬枣抢“鲜”上市
- 中企中油工程子公司中标阿联酋相关油田项目 涉及合同额近3亿美元
- 热门推荐
-
- 20条举措为下半年消费加速
- 奏响乡村振兴“科技曲”
- 夏日游泳,安全健康意识不可少
- “十一”假期旅游大数据:高铁出行受青睐 长线及出境游需求高涨
- 国庆假日期间北京天气预计以晴为主 后期有降雨
- 依托广交会平台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 “2024我国旅游博览会”在韩举行
- “筋膜康复”是智商税吗?
- 国家文物局将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
- 国际学生参访团走进山东沿黄城市 领略各地发展风貌
- 2023世界数字经济大会开幕 业界共话“数实融合”新趋势
- 霸州市第二医院一患者反映优先用血问题 河北廊坊卫健委通报
- 文明的坐标丨“天涯海角”奇石林立
-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黎巴嫩局势
- 梵净山下的智慧马拉松赛道实力“圈粉”富民
- 产销两旺 新疆库尔勒香梨迎采收期
- 网友称西安一足球队员被对手“飞铲”摔倒后身亡?球队队长回应
- 山西警方破获涉中国8省份系列合同诈骗案 金额超2.2亿元
- 海南推出农机券政策 财政补贴助力农业机械化
- 交通一体化快速推进 京津冀“朋友圈”越联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