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2025年中国投资增长预期可实现“开门红”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陈溯)“从2025年中国投资形势看,投资增长预期可以实现‘开门红’。”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所长杨萍15日在北京表示。
在当天中国记协举办的新闻茶座上,杨萍对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投资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杨萍表示,2025年中国投资增长有望实现“开门红”,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判断。
一是中国政府加大了投资工作的力度,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国家发改委于2024年10月底下达了2025年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
二是加大“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的推进力度。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家发改委正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强化资金支持和要素资源保障,推动尚未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到2025年底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
杨萍表示,中国还实施了与地方政府投融资相关的重大政策。地方政府在地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地方政府投融资能力相关的投资政策优化和调整,将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形成较好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判断,2025年开年,中国的投资形势是比较乐观的。”杨萍表示,2025年,中国将更加注重提高投资效益,且在提高投资效益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绿色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都蕴含着巨大投资需求。要把握好投资方向,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方面做更多工作,聚焦补短板、增后劲,抓好重点领域投资建设,推动一批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投资项目加快落地。(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寿喜锅“无菌蛋”真的无菌?并不,生吃未必绝对安全
- 美债务上限提高后或迎美债发行潮,流动性阴云再次笼罩美股市场
- 长篇报告文学《赤血——丘东平的战火青春》出版
- 希望的田野上一派好“丰”光 “智能机械+良机良法”提升秋种质量
- 170余名海内外乡贤回扬州 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
- 平台出行报告:清明小长假本地游居多
-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6月20日至23日在津首办
- 第四届全国藏医药博士生论坛在青海举行
- 台风“贝碧嘉”将减弱深入河南 内蒙古等地多降雨天气
- 55个中华老字号被摘牌冲上热搜 如何守好“老招牌”?
- 赏非遗、逛国潮市集 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启动
- 网格里的“数智乡村”
- “碧海云天·罗贻从艺七十周年艺术巡展”于赣州开幕
- 来贵州:感受多彩风情 体验纯粹快乐
- 有的研学团还不如旅游团 记者调查研学市场乱象
- 全国多地数百名植物爱好者广东丹霞山探索植物宝藏
- 广东侨乡台山人喜用“老江菜”煲汤清暑热
- 希腊警方打击体育暴力事件 已逮捕60人
- 缅甸多地创下其近60年来高温纪录 已有超10人因中暑死亡
- 以周永开为原型摄制的主题电影《周永开》在成都首映
- 热门推荐
-
- 向“新”而行 福建民企海外订单向好
- 北京:暑运期间查处出租车违法违规行为2600余起
- 从《西游记》看丝路的马匹贸易
- 安徽首位女机长:是机长也是妈妈 热爱蓝天也热爱家庭
- 以军称处于“高度戒备” 巴勒斯坦总统访俄
- 沈阳授聘全球百位代表助力招商引资
- “冬天买的羽绒服春天才收到”,超长预售期引吐槽
- 熬夜不仅会秃头 还可能耳聋
- 美媒:美国无限循环的三大议题——枪支 移民 债务
- 24所中外高校代表齐聚成都 共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 平潭2024年接待外国游客增幅超过300% 更具国际风范
- 工业老区闯出转型新路
- (八闽千姿)千年汀州府 两岸渊源深
- 中印尼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在雅加达举行
- “美育好课”文献展启幕 响应和落实“美育浸润”政策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 浙江台州路桥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投运
- 工信部通报21款侵害用户权益APP 含多款记账软件
- 6年帮63位烈士“回家” 山西方山李来平荣登“中国好人榜”
- 全球1/3次盆地将严重缺乏清洁水源 受影响人数或增加3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