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会议纪要:通胀担忧重燃,宽松步伐或放缓
北京时间周四(9日)凌晨,美联储公布去年12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政策会议纪要。
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12月的会议上,对通货膨胀和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表示担忧,考虑到不确定性,未来FOMC在降息方面的行动可能将更加缓慢。
通胀担忧升温
在去年最后一次政策会议上,美联储连续第三次降息。在季度经济展望(SEP)中上修经济、通胀预测,失业率则被下修,备受关注的点阵图预测明年或降息两次。
会议纪要称,“几乎所有”美联储官员都认为通胀的上行风险有所增加。
在没有点名特朗普的情况下,纪要多次提到了移民和贸易政策的变化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然而,特朗普的行动将达到何种程度,这给未来带来了一系列不确定性,委员会成员表示需要谨慎。
会议纪要显示,未来的降息步伐确实可能会放缓。“在讨论货币政策前景时,与会者表示,委员会正处于或接近放缓政策宽松步伐的适当时机。”
此外,成员们一致认为,与委员会9月开始宽松政策时相比,政策利率现在更接近中性值。会议纪要称:“绝大多数与会者认为,在当前时刻,由于其政策立场仍然具有实质性的限制性,委员会完全有能力花时间评估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不断变化的前景,包括经济对委员会早期政策行动的反应。”官员们重申,未来的政策举措将取决于数据,而不是按既定时间表进行。
美联储上月对其逆回购工具的利率进行了技术性调整,以帮助引导货币市场基金和其他基金将现金从美联储向公开市场流动。
会议纪要指出了美联储在新一年资产负债表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政府借贷债务上限的恢复,可能会使美联储难以评估流动性状况。此外,由于国债发行量可能下降,重新生效的债务限额也可能使资金继续涌入逆回购工具。
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大量债券购买导致其持有量在2022年翻了一番多之后,美联储一直在努力减持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以消除过度流动性。这使美联储的持有量从9万亿美元的峰值降至略低于7万亿美元。展望2025年,华尔街大行预计美联储有望在6月结束本轮量化紧缩QT。
政策路径充满悬念
对于美联储而言,经济稳定和物价因素正成为阻止进一步宽松的理由。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周二表示,12月服务业指数上升至54.1,显示美国经济动能旺盛。与此同时,衡量原材料和服务业支付价格的指标上升逾6个点至64.4,这是自2023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劳动力市场有所降温但依然稳定。12月美国ADP就业人数为12.2万,较11月有所回落,不过初请失业金人数继续处于历史低位,职位空缺有所上升。总体而言,劳动力市场正受到低水平裁员的支持,不过在疫情复苏期间的招聘热潮之后,雇主对增加更多工人犹豫不决。
本周五,美国劳工部将公布12月非农报告,这将成为美联储政策评估的重要参考。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与去年相比劳动力市场有所降温,但仍以就业增长放缓而非大规模裁员为特征,这应该能抵消失业率的上升压力。接下来的非农报告将是关键,数据可能会加强美联储的信念,即更谨慎的利率正常化步伐是合适的。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预测工具显示,去年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将达到2.7%,继续远高于长期趋势。在当选总统特朗普预计将宣布包括贸易关税和减税在内的政策之际,这可能会提振经济并重新引发通胀。高盛经济学家预计,特朗普的关税提议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将通货膨胀率推高近半个百分点。
根据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定价,市场预期美联储将连续跳过3次会议,在6月重新开始降息。
与美联储内部和期货定价类似,目前外界对货币政策的路径分歧较大。第一财经记者汇总发现,华尔街目前的观点主要集中在2-3次。
在上周举办的美国经济协会会议上,多位与会代表预测今年仅会降息一次。前奥巴马政府高级经济学家、现任哈佛大学教授福尔曼(Jason Furman)认为,如果劳动力市场保持健康,美联储今年可能只会下调一次基准利率。他表示,美联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需要一个合理理由来降息。考虑到对通胀前景的担忧,以及利率是否已经处于不提振或放缓需求的最佳点,降息25个基点可能是最值得期待的。不过,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失业率开始上升,美联储会及时应对。
相比之下,曾在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任职的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所长珀森(Adam Posen)周三表示,由于特朗普的经济政策计划,他认为美联储今年夏天将不得不开始重新加息。(第一财经)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北南漳爱心妈妈:“双向奔赴”是动力源泉
- 清明特写:台胞之乡开展“代祭扫”“云祭扫”服务
- 学会三句话月入八千元?“电商捧哏”职业引关注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京津冀鲁豫等7省区市局地最高气温可超40℃
- 传统市场不“传统”
- 两名外籍青年在厦门考取国际邮轮船员证书
- 价格战后,手机“卷”屏
- 海洋升温会加剧病毒侵袭珊瑚
- 抢抓新春先机 华致酒行多款龙年生肖产品上线
- 广东·翁源兰花会收官 评出10个特金奖
- 新时代,我在中国|美国教师:青岛让我最有家的感觉
- (新春走基层)国门驻站联络员老杨:34载用心守护中越铁路线
- “中国制造”闪耀国际体育赛事
- 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40人
- 青海黄河岸畔小城环境整治见闻:乡镇“擂台比武” 民众齐抓共管
- 报告:2023年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对外承包电力建设工程新签合同额超264亿美元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德产业园:以经济技术相互成就 奏响中外合作“交响曲”
- 舌尖上的异域风味 非洲好物“漂洋过海”进入中国消费者“购物车”
- 网络“种草”多样化、隐匿化 新规落地不能只靠博主自觉
- (成都大运纪事)首趟“大运号——成都都市圈旅游主题列车”上线运营
- 热门推荐
-
- 中新真探:40天就出栏的鸡是吃了激素吗?
- 三个“没有改变”!我国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 联大审议中亚和平、信任与合作区议题
- “龙凤呈祥”与中华文化
- 京津冀古代名窑瓷器展天津博物馆开展 七成展品首次亮相
- 菲律宾塔阿尔喷发火山烟雾 周边多地紧急停课
- 中消协: 购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关注这四点
- 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78%
- “苏拉”“海葵”致17地市受灾 广东拨付1.75亿元救灾
- 竞技体育+综艺?这档竞技生存真人秀探索综艺新领域
- “雕琢”一碗粉 搬运桂林味
- 京港地铁推出主题阅读活动 乘客出行中体会阅读乐趣
- 阿桑奇认罪!庭审结束后将返回澳大利亚
- 2024中国硬科技创新发展白皮书:未来产业正在全球加速布局
- 普京是否出席普里戈任的葬礼?克宫回应:不去
- 考生和家长:警惕“野鸡大学”招生诈骗陷阱
- 8月1日起,辅助生殖将纳入安徽医保报销
- 四川成都首次城市低空载人出行验证飞行顺利完成
- 日本宫崎县日向滩发生5.3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公里
- 四川成都:市区一酒店楼梯间起火 致24人送医其中2人伤情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