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提醒消费者购买适度包装保健食品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消息,春节将至,保健食品作为节令商品将迎来一波消费热潮。为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针对保健食品消费,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广大消费者树立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购买适度包装的保健食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商品过度包装是指超出了商品保护、展示、储存、运输等正常功能要求的包装,主要表现为包装层数过多、包装空隙过大、包装成本过高、选材用料不当等。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制定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已于2023年9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规范了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包括保健食品在内的包装要求;规定了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要求,以及相应的计算、检测和判定方法,有利于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也有利于实现有效监管。
消费者一般可以通过“一看、二问、三算”,简单判断保健食品是否属于过度包装。“一看”,就是要看商品的外包装是否为豪华包装,包装材料是否属于昂贵的材质;“二问”,就是在不拆开包装的情况下,问清包装层数,判断保健食品的包装是否超过4层;“三算”,就是要测量或估算外包装的体积,并与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进行对比,看是否超标。以上三个方面,只要一个不符合要求,就可以初步判定为不符合标准要求。
2020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避免过度包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过度包装的监督管理。”
为此,市场监管总局提出建议:在保健食品消费方面,倡议消费者不要为了“面子”购买豪华包装的产品,同时,适量按需购买,不大量囤货,避免超过保质期后扔掉导致浪费;在保健食品生产方面,生产企业应使用简约包装,优化商品包装设计,减少商品包装层数、材料、成本,减少包装体积、重量,减少油墨印刷,采用单一材料或便于分离的材料;保健食品销售者也要细化采购、销售环节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有关要求,明确不销售违反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的商品,向供应方提出有关商品绿色包装和简约包装要求。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泰国旅游局官员:有意将曼谷唐人街打造成新的美食街
- 202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将举办
- 科技赋能提升寄递能力 快递业从“快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 基因改造番茄 产生更多维生素D3原
- 煤炭产运需三方中长期合同签约超12亿吨
- 山东省政协委员建言绿色能源发展 刷新能源结构“含绿量”
- 霜降:繁霜起处米谷满仓
- 长影洗印车间首度开放 讲述胶片电影幕后故事
- 大庆油田主导3项提高采收率领域国际标准立项
- 中消协上半年舆情热点:演出“退票难”、住宿毁约纠纷等事件“上榜”
- 歌声诉说中国故事 中加共话两国友谊长盛不衰
- (八闽千姿)闽台舞狮人交流对话:文化氛围是传承的基础
- 大学文化之旅有趣又有料 开放的校门洞见“大学之大”
- 江西试点建设“一老一小幸福院” 守护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
- 美国记者赫什继续爆料“北溪”管道被炸原委
- 美媒:拜登政府批准与伊朗交换人质并豁免对伊60亿美元资产交易制裁
- 财政部:1-8月证券交易印花税1468亿元 同比下降29%
- 浙江县域观察:山区县何成中国儿童文学“高地”?
- 武汉游客取消科伦坡游览计划
- 深航深圳直飞巴塞罗那航线开航
- 热门推荐
-
- 同江铁路口岸过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41.2%
- 女性临床诊断规范化项目在穗启动 呼吁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 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在狱中死亡 狱方:散步后失去知觉
- 以色列称在加沙地带解救一名被扣押人员
- 雾锁长江口 近30艘次国际航船出入境受阻
- 浙江机场春运预计运送旅客超920万人次
-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 深观察丨“如今是战争机器在管理美国”
- 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福建省反馈督察情况
- 澳学者:群体思维误导澳大利亚对华政策
- 云南马龙发生森林火情 救援力量正处置
- 台风“泰利”路径较预报偏北 北部湾及广西沿海城市将迎大风暴雨
- 患者输液被收座椅费?涉事医院:不存在违规收费问题
- 生猪价格继续低位运行 中国再启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 促“指尖经济”发展 四川多举措“护航”农村手工艺
- 如此“放浪形骸”的妇科医生 缺德违法须严惩
- 202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0.2% 官方称好于预期
- 湖北赤壁联手武汉大学打造国内首个“遥感小镇”
- 快评 | “生存和繁荣”与“颠覆和灾难”的中美博弈
- 87版《红楼梦》“鸳鸯”扮演者郑铮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