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三亚入列
中新社三亚12月29日电 (张月和)中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日前自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码头启航,途经海南岛东部海域进行了声学设备及载人潜水器布放回收系统测试后,于29日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
12月29日,“探索三号”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张月和 摄
“探索三号”是一条可保障深远海科学考察、载人深潜、工程作业、水下考古、快速响应等多用途的新型破冰船。其船长约104米,满载排水量约10000吨,最大航速16节,冰区加强PC4级,定员80人,续航力15000海里。
“探索三号”设计实现了冰区船舶总体设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低温精确补偿技术、冰区载荷与重载荷结构集成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配备了适应冰区作业的全国产化科考作业装备。同时,创新性融合包括深潜和极区在内的应用场景,研发并获取了包括智能科考在内的5个智能入级符号,建立了船岸协同的智能船舶管理平台。
作为“探索三号”的运维责任方,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总工程师唐古拉山说,“探索三号”将于2025年上半年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开展常规科考作业、深海装备海试以及深海考古等工作;2025年下半年,将进入深海大洋开展载人深潜作业。
今年7月1日,中国首个公共科考码头——三亚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开启试靠泊,可满足国内最大主流科考船的靠泊需求。此次“探索三号”船入列,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在深远海(极区扩展)深潜及综合作业的能力,为“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等国产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提供作业支持。(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货船在希腊岛屿附近沉没 致1人死亡12人失踪
- 金融监管总局:商业银行已审批通过“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
- 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再登舞台
- 法媒:法国建议公民暂时离开伊朗
- 芬兰议会批准该国加入北约
- 青海2023年粮食单产、总产增速均位全国前列
- 跨国带货忙,中越边城商贸文旅交流热络
- 抓住银发市场规模扩容重大机遇
- 国家医保局:医保码全国用户超10亿
- 外媒:台风“摩羯”已致越南82人死亡64人失踪
- 台风“杜苏芮”升级为强台风 将携风带雨抵江苏
- 波兰肖邦音乐大学合唱团开启2024中国巡演
- (乡村行·看振兴)优良信用化为“强村补剂” 浙江遂昌乡村治理“活”起来
- 赴美印度航空一波音客机改道 紧急降落俄罗斯机场
- 重庆海关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
- 从影像回归文本,金宇澄的《繁花》里有另一幅世情画卷
- 汤加群岛发生7.5级地震 震源深度200千米
-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王远鸿: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 广西推动东盟特色商品行销全国
- 中韩学者:加强合作符合两国利益
- 热门推荐
-
- 中东部地区继续吹冷风 第20号台风“潭美”生成
- 上海地铁将新增18座车站试点“闸机常开门”
- 成都连续5年推出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 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 新疆和静百万头只牲畜开启夏季转场
- 瑞信银行将向瑞士央行借款500亿瑞郎以增强流动性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开馆
- 国际最新研究:古DNA揭示欧洲新石器时代一夫一妻制配偶关系证据
- 共话新质生产力 | 三个关键词,看懂国企眼中的新质生产力
- 天津铁路警方多措并举 全力保障旅客平安出行
- 上海徐汇:第一轮城市更新预计年内基本完成 涉及用地面积285公顷
- 多项活动尽显“技能魅力” 世界技能博物馆迎来开馆一周年
- 报告显示,中国公众绿色出行表现更好
- 内蒙古河套脱水菜“走红”海外
- 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暴雨已致8人遇难 数百人仍在避难
- 交通运输部:力争到2035年 农村公路“新三通”基本实现
- 黑龙江三市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Ⅱ级应急响应
- 江西弋阳警方:半挂牵引车与中型客车发生碰撞 已致3人死亡
- 首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 提出七项行动倡议
- 兴业银行亮相服贸会 数字人民币“解锁”更多新场景
- 中国科幻电影扬帆“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