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新产业新业态吸纳就业能力增强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26日公布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新产业新业态吸纳就业能力增强。五年间,中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长25.6%,尤其新兴服务业为扩大就业提供了新机遇。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王冠华在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根据普查结果,2023年末,中国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29亿人,比2018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末增加4575万人,增长11.9%。
她指出,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2019年到2023年五年间,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均值分别是5.2%、5.6%、5.1%、5.6%和5.2%,虽然部分年份有所波动,但2023年以来随着经济恢复发展,就业形势总体上趋于稳定。
从结构上看,2023年末,中国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64亿人,比2018年末减少826万人,下降4.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65亿人,增加5401万人,增长25.6%。
王冠华分析说,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提升。吸纳就业能力强是服务业的重要特征,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从业人员结构相应发生变化,这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不少工业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也带来了从业人员调整。
王冠华还表示,五年间,中国服务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吸纳就业作用不断增强。202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末增加507万人。随着科技创新提质增效,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增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五年间增加了517万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胡塞武装称袭击4艘与美英以有联系的船只
- 乡村工匠助力石阡苔茶产业发展
- 美媒:美国缅因州枪击案枪手已自杀
- (新春走基层)维护列车广播的“娘子军”
- 台风“贝碧嘉”残余系统明后天影响河南 局地有大暴雨阵风可达8级
- 美媒:美国非裔超额死亡人数激增 与白人死亡率差距进一步拉大
- (经济观察)上半年消费持续扩大 中国如何进一步促消费?
- 辽博精选75件馆藏文物 以图片展形式讲述辽宁故事
- “科技与浪漫”结合 行走巴黎遇见中国
- 生产模式变革 超级“智”造工厂驶向未来
- 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间火车票今起发售
- “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感恩’”(挚友·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系列报道)
- 波兰媒体:波兰确定2022年坠入境内的导弹来自乌克兰
- 安徽公安打造义警队伍 街头巷尾里非凡英雄
- 全总文工团推出歌曲《信心飞扬》MV唱响劳动之美
- 珠海洪湾港上半年跨境货运突破1000万吨
- 韩国国会通过尹锡悦总统弹劾案
- 上海医生援青记:多尽自己一份力,完成沉甸甸的责任
- 匈牙利总统诺瓦克宣布辞职
- 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已累计引进台资企业逾百家
- 热门推荐
-
- 普京指示: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合作
- 招行全面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
- 防抗台风“海葵”:逆风而行筑起“藏蓝防线”
- 北京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约3.2万人 搭建平台强化校企合作
- 诺奖作家勒克莱齐奥:读老舍和莫言的作品时,感觉自己像中国人
- 招标350亿元项目后被打假 假央企起诉真央企自称受害者?
- 无处不在的书单:谁决定我们读什么书
- 孩子5岁不会用筷子,并不一定就是孤独症
- 首笔科技创新再贷款落地 精准支持科技型企业
- 肥胖已成严重社会性健康问题 如何科学减重?专家建议→
- 日本持续降雨致新干线大面积停运 超30万人受影响
- “莲香楼”缺席大湾区老字号博览会
- 苏州将设立友平见义勇为基金
- 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严查医药领域腐败,回归“治病救人”初心
- 新冠病毒装配蛋白速度可能越来越慢
- 推动小米汽车等重大项目落成投产
- 河南:“空中丝绸之路”六年开41条货运航线
- 得了甲流要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 “艺汇东西:亚太裔传统月音乐会”亮相美国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