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爆火吸睛,入境游市场快速复苏
本报记者 姜雨晴
阅读提示
今年以来,受益于入境免签政策持续扩容,我国入境游市场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便利支付水平持续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访中国、体验中国,带动旅游相关产业消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周五下班去中国!”最近,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旅行,在韩国社交平台上爆火,成了一些年轻人便利又新潮的旅游方式。事实上,不只在韩国,当下,中国游正吸引全世界的目光。“China Travel(中国游)”的标签已成为海外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
“中国游”爆火吸睛背后,是入境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等政策利好释放带来的强大吸引力。近段时间,中国已经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先后对法国、德国等38国单方面免签,对54国实行过境免签,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互免签证协定。
五湖四海宾朋光临,不仅著名景区“长满了”外国人,大街上的外国人也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与此同时,外国游客入境的城市选择越来越多元,“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被China Travel “硬控”的一年
“今年接待的自由行散客和商务团数量明显增加了。”上海导游刘先生自2021年开始带着外国游客Bike Tour(骑单车城市观光)。原本只是周末兼职,免签政策推行后,火热的入境游市场给了他底气下决心全职投入。
刘先生针对外国游客需求精心设计了骑行路线,从武康大楼附近出发,先去看看宋庆龄故居,然后骑车穿梭在前法租界,再到人民广场,最后抵达外滩,一路穿越人间烟火与繁华。
“他们对一切都感到很新奇。”不久前,来自芬兰的巴斯夫妇跟随刘先生,骑车经过淮海中路时,对路边的一个菜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刘先生带着他们进入菜市场闲逛,畅谈彼此对于中西饮食差异的认识,让巴斯夫妇对中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和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交流、交朋友,向他们展示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成就感满满。”刘先生自豪地说。
今年以来,来中国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中外交往更加密切。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今年以来,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境内外引发热烈反响,适用此政策来华外国人数量同比上升132.9%。
入境游政策利好持续放送
今年以来,入境游政策利好持续扩容。近日,过境免签政策再迎利好。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12月17日起,我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
与此同时,配套设施与服务也在不断完善升级。多地通过设置外卡POS机、推进重点旅游景区线上英文预约界面等方式,让来华旅游更舒适、更便捷。以北京为例,英语、法语、俄语等9种语言的国际版门户网站供不同语种的人们了解首都,覆盖全市的涉外服务体系,让外籍人士在华办事更方便,颐和园、天坛等知名景点已落实双语预约服务,景区内部也提供双语标牌。
为更好满足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中国人民银行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统筹力量打通支付服务存在的堵点,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进而给外籍来华人员更高效、更便利的消费支付体验。
据了解,北京、上海、陕西、河南、福建等多地已出台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上海在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共建设3个外籍来华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和1个支付服务区,打造支付便利化“先行示范区”。福建、湖南、海南、陕西、甘肃、贵州等地围绕著名景区、重点商圈、入境口岸等场所打造支付服务示范区。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殷杰表示,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直接带动了酒店、餐饮、交通、零售等旅游相关产业的消费。这不仅增加了服务业收入,还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让外国游客放心“种草”
在上海旅游时,来自芬兰的梅到商城“扫购”了10双筷子,在她看来,筷子不仅实用,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材质让她爱不释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认为,外国人来中国旅游,不仅能真切领略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感受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果,也会被中国人独特的东方生活格调所吸引,正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当前,入境游热促进了“地陪”“伴游”等新职业从业者的出现,他们能带给游客更加本土化、深度游的体验。不过,对于此类职业,市场上仍存在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矛盾。吴丽云建议,通过第三方机构介入进行评估和考核管理,进一步规范新职业发展,提升外籍人士“中国游”体验,让更深度的“中国游”吸引更多全球游客。
“下一步,国家移民管理局将持续深入推进移民管理制度型开放,不断优化改进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持续提升外国人来华学习、工作、生活便利度。”国家移民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欢迎更多的外国朋友来中国,亲身感受新时代中国之美。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八八战略”观澜)“八八战略”20周年台州记: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
-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主体工程全面完工
- 儿科门诊人满为患!当心多种传染病同时流行
- 中挪商界人士在北京探讨合作发展新机遇
- 我驻多国使领馆举办国庆招待会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 长三角台商经贸合作(滁州)峰会启幕
- “设计赋能 创新智造”2023沈阳工业设计大赛成功举办
- 【文化评析】发展文化经济,为古村落添活力
- 昆明一学校食堂肉品散发异味 官方:查封食材 立案调查
- 浙江厨艺生烹制53桌“毕业宴” 传统文化融入新餐饮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千米
- 新数据、新设备、新线路、新年俗、新趋势 活力中国“新新”向荣
- 国家统计局:房企风险有望逐步得到化解
- 探访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展示交流活动:多角度展示特色技术成果
- 国办:鼓励发展创业投资类基金
- 浙江金华全域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局地将超40摄氏度
- 关仁山:记录变革中的乡土中国
- 给不给乌克兰提供F-16战斗机?拜登:NO!
- 泰国48个府拉响洪水警报
- 国庆假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游客年轻化趋势明显
- 热门推荐
-
- 新一轮冷空气将袭粤 全省气温下降体感寒冷
- 英国伦敦发生枪击事件致1死2伤
- 男子带娃漂流遭扔鹅卵石 官方通报:涉事人员被行拘
- 农讲所纪念馆广播剧《鲲鹏激浪》在广州开机
- 上海打造国际青年创新会客厅助力国际创新人才高地建设
- 安徽合肥开通2024年首条国际货运航线
- 加拿大政府拟修改刑法 建立更严格的保释制度
- 专访白俄罗斯前副总理托济克:人文交流是白中交往的重要基础
- 小学生绘出自己的“成长时间轴” 记录六年最珍贵画面
- 新中国成立75周年 西藏那曲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 南航新增张家界直飞香港往返航班
- 外籍友人黄浦江畔看“秀带”新貌 体验非遗魅力
- 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实验室揭牌
- “不卖就禁”凸显美霸凌行径
-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 韩国人口自然减少12万创新高 2045年将不足5000万人
- 波兰发生火车与货车相撞事故 造成22人受伤
- 各部门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 金融数据企稳回升 政策效果显现
- 专家:防聋治聋任务仍艰巨 听力筛查异常者应尽早得到干预
- 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儿童化妆品等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