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稳楼市 明年三大着力点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题:中央定调稳楼市 明年三大着力点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从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到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四天内中国两场重磅会议均明确定调稳楼市。
继几天前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后,此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了这一定调。会议在部署明年重点任务时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今年9月末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降首付、降房贷利率、降税费等系列政策组合拳提振下,10月份以来,上海、北京、深圳等部分热点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同比出现显著回升。但止跌回稳的城市范围还不大,回稳态势也还不稳固。业内专家认为,今次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意味着明年从中央到地方,房地产支持政策将力度不减、步履不停。
梳理此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表述,2025年稳楼市政策应有三大着力点。
一是释放需求。需求充分释放是楼市全链条回稳的基础。此番会议提出,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是新一轮增量政策的重点,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实现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新抓手。今年11月份,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此外,住建部此前提出,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李宇嘉认为,后续这一范围还有望扩大。目前,郑州、广州等热点城市开始发布房票安置政策,预计2025年房票安置将扩大规模。
对于释放住房需求潜力,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明年核心城市限制性政策有望继续放宽,包括北上深继续优化限购政策,取消郊区、大户型限购等存在一定预期;核心城市继续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降低交易税费等仍有空间;针对多孩家庭给予更多政策支持等。
二是改善供给。供给改善有利于打通楼市循环,化解风险。会议提出,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
改善供给主要是“控增量、优存量、提质量”。比如:对于去化周期过长的城市暂停供应商品住宅用地,对于去化周期比较长的城市实行盘活多少供应多少的政策。此举有望加速推动房地产供需平衡。
针对存量盘活,陈文静表示,此前专项债用于收购存量闲置土地、3000亿元人民币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等政策已落地,未来相关政策有望继续完善,如细化落地专项债额度等。同时,打通收储过程中存在的价格撮合难度大、地方国企资金成本较高、供需错配等卡点,促进存量商品房去化。
三是推动转型。除了短期的市场供需平衡外,此番会议还着眼长远作出部署。会议提出,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连续四年提及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陈文静表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或包括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预售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等多方面。今年以来,保障性住房筹集力度不减,配售型保障房筹集建设持续推进;多地现房销售试点也在有序推动。2025年,或在预售制、金融和税收制度等相关基础性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也表示,今年以来各地积极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倡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导向,推动“好房子”建设。目前一些房企已在建设第四代住宅。
总之,稳楼市是一套政策组合拳。除房地产本身的政策外,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其他政策也有助于修复居民收入预期,进而改善房地产市场预期。李宇嘉说,此次会议强调“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意味着房地产调控不再是单纯的财政或货币政策,而是将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型城镇化政策,宏观审慎的防风险政策等聚集在一起,发挥整体效能。(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存量房贷利率今起调整:首套无需申请,“二套转首套”如何操作?
- 青海启动2022年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 广西探索三级规划联编 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推出限量500套门票 香港迪士尼联合去哪儿新春迎内地客
- 甘肃武威活用“信用”优化营商环境
- 春节拼经济 超6000家浙江企业假期不停工
- 2021年“五一”旅游黄金周 高端民宿一房难求
- 2023年自然灾害共造成中国9544.4万人次受灾
- (第七届进博会)上海虹桥人力资源服务全球发展大会举行 一批成果落地
- “五彩神箭之乡”青海尖扎:传统锅庄舞展现藏文化魅力
- “1024程序员节”系列活动在即 中科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等将研讨研发生态
- 日本防卫大臣针对自卫队丑闻事件道歉
- 浙江旅游包机抵川 共画文旅合作新成果
- 北京市首批“社银合作”试点在丰台启动
- 大藤峡水利枢纽右岸工程机组进入“冲刺阶段” 计划今年全部投产运行
- 海南三亚:“先行赔付”机制让游客放心消费
- 农旅融合 江西南昌深耕葡萄产业催生“甜蜜经济”
- 南澳大利亚州发生4.5级地震
- 第七届埃及国际能源展在开罗闭幕
- 陕西首开至南美国际铁海联运班列线路
- 热门推荐
-
- 宁夏特色农产品拓展东盟市场实现新增长
- 中部崛起建新局丨为三湘大地注入澎湃金融动能
- 奖10万!500个未释读甲骨单字等你来“破”
- 新漫评:移民儿童形如“奴隶” 美国“人权黑洞”再扩大
- 南中高速万顷沙海上互通全面贯通 全线计划年内建成通车
- 《新疆影像志》第六辑 不到巴扎 枉来新疆
- 中国贸促会:全球经贸摩擦有加剧趋势
-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江西奋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
- 我国算力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近30% 如何发展绿色低碳算力?
- 新世代车型面世,宝马聚焦“可持续的未来”
- 预防呼吸道疾病,这些核心信息要知晓!
- 中国南方航空投资24亿元建设深圳新基地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离不开民营经济持续发力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国际最新研究称,游客开展鲨鱼生态旅游或对鲨鱼行为有消极影响
- 怎么才能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 无成本 纯收益 已成行业惯例?飞机上消费者“自主选座权”如何保障
- 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南昌启幕 展出145件艺术精品
-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不满政府向以色列出售武器 一名英国外交官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