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局: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
中新社阿联酋迪拜12月5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5日在向阿联酋迪拜举办的一场COP2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边会发表书面致辞时表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
当日,COP28中国角举办“绿色金融与气候应对:中国银行业的角色与机遇”边会。陆磊在书面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已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驱动力。
银行业是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主力军。陆磊透露,目前,绿色贷款在中国绿色金融中居首要地位。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8.5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居全球第一,其中近七成投向了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的项目。
银行业成为绿色债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国绿色债券余额达到1.98万亿元,居全球第二。同时,银行业还综合运用信托、租赁等多种金融工具支持绿色发展。
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陆磊指出,中国银行业ESG体系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A股42家上市银行已全部披露2022年ESG报告,对完善中国金融业ESG信息披露标准和体系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他指出,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带来巨大的绿色低碳投融资需求,需要银行业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管理部门将坚持高标准、开放性原则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完善标准体系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以转型金融标准制定为契机,调整更新现行绿色金融标准。对标国际先进做法研究建立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学,推动制定国家标准。
——丰富产品服务体系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关键。综合利用信贷、债券、信托等多样化工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创新产品服务,探索并购融资、气候债券、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
——强化风险管理是发展绿色金融的保障。建立绿色金融监测与分析模型,提升绿色金融风险的预见、应对和处置能力。完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方法,探索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央行2月4日开展43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
- 科研人员在吸毒人群HIV/HCV共感染患者中发现新圆环病毒
- 熬夜加班突发心梗
- IMF: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恐将损害全球经济增长
- 中外企业轨交新技术、新产品集中在上海亮相
- 泰戈尔后裔访北京法源寺 丁香树下续百年诗情
- 梨园一脉共唱响 传承有我少年强
- 以色列总理与美国务卿讨论加沙地带局势
-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熔断”之后创新出游供给 跨省游暂停省内游降温
- 终止36亿美元交易,百度不买YY了
- 轻量婚礼小而美,为减负点赞
- 国台酒品牌价值超2000亿 蝉联中国白酒第十、贵州第三
- 美媒:美国国会众议院“陷入瘫痪”
- 航司超售机票 乘客到机场却无法登机 律师这样说
- 河北定州:特色养殖助振兴 鸵鸟“鸵”起致富梦
- 财政部下达2024年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预算
- 烟台自贸片区:制度创新赋能生物医药“延链”
- 福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九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1%
- 宁夏考古十大发现正式对外发布
- 热门推荐
-
- 方励:人生苦短,及时追梦
- 假期最后一天,哪些路段、机场更繁忙?最新交通情况→
- 云南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签约 转让碳汇量11.56万吨
- 多位美学专家浙江杭州倡议:促社会美育高质量发展
- “榜样力量”激励柬埔寨青少年学习中文
- 百万葵园等广东多家4A级景区被降低或取消等级
- 国家卫健委公示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建议清单
- 2023年前5月苏州实际利用台资超6.8亿美元
- 怎么判断孩子“晚长”还是矮小?
- 北京允许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货车在特定路段、特定时段行驶
- 哈尔滨: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达3154.5万亩 丰收在望
- 刘畊宏夫妇在北京发布新书:练就自由,吃出幸福
- 艺术家蔡皋散文集《人间任天真》引领读者寻找“玩儿”心
- 倒查20年!内蒙古又有“老虎”落马
- 挑战近七小时演出 儿童剧“胡同丫丫”三部曲三戏连演
- 以购房资质出资 能否认定为合伙购房
- 滨海盐沼、牡蛎礁、砂质海岸和海草床生态减灾修复手册发布
- 抓住银发市场规模扩容重大机遇
- 韩国在野党称即刻开始代总统韩德洙弹劾程序
- 海南新能源汽车推高电网负荷:午夜竟是用电高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