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护,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中新网12月13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生态环境关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12月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的2024海洋保护大会上,这一话题引起嘉宾们的关注。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翟青表示,要大力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推动河湖海湾生态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推动河湖海湾生态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治理转变,从单要素质量改善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转变,从主要关注指标变化向更加注重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转变。
翟青同时表示,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陆海统筹、区域联动、部门协同,推动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刘青松表示,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沿海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陆海统筹方面仍面临挑战。
为此,刘青松认为,要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建立经验交流互动机制,推进建设成果的应用。同时,要夯实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构建形成全社会的立体模式。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洋生态环境管理中心主任姚瑞华则表示,应从“三水”统筹、陆海统筹加强流域海域系统治理。一是入海水质改善,基于海洋生态需求治理目标,加强入海无机氮治理,二是保障入海水量。
姚瑞华还表示,要河海联动开展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协同建设,编制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协同建设方案,编制协同建设方案、强化陆源排放管控、实施综合治理工程。此外,要加强科技支撑,提高认识海洋、保护海洋能力。
在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刘友宾看来,生态环境传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做好新闻舆论传播,开展新媒体传播、活动传播和行为传播。
刘友宾认为,中国的环境传播,应从应急宣传向常态传播转变。一是要从过去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以后的被动应对,向正面引导舆论、做好典型宣传转变。二是要从在应急状态下注重新闻发布,向同时注重新闻发布和文化传播转变。三是要大力建设中国生态环境传播学。
本次大会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人海和谐共生”为主题,由中华环保联合会、集美大学主办。(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块坞底板浇筑完成 上海长兴最深在建船坞施工迎来新进展
- 外媒:以色列北部多地拉响防空警报
- (新春走基层)在华留学生迎春节:投壶、做灯笼、写“福”字
- 上海多措并举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 专家解读:如何理解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国家药监局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3年)》
- 美国底特律民众抗议枪支暴力,“孩子们担心活不到25岁”
- 上海首批“全程网办”出入境证件寄出 出入境办证实现“一次都不跑”
- 6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2.33万亿元人民币
- 薄如蝉翼,美如神话:德化瓷艺大师以细节展白瓷风华
- 第十九届“中国芯”优秀产品征集结果在横琴发布
- 辽宁迎来大范围降雪 279个收费站入口关闭
- 广东多地气温跌破0℃ 广州山区出现冰挂
- 中欧班列(西安—塔什干)陕乌经贸合作光伏组件出口专列首发
- 中国商务部:希望中澳继续深化拓展经贸合作
- 大众电竞赛事发展的新思路,虎牙“村GAME”掀起乡村电竞风潮
- 韩国执政党拒绝与在野党建立合作机制
- 加拿大宣布对俄罗斯新一轮制裁 俄驻加大使称其“空洞”
- 2023年海南省检察机关办理涉水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5件
- 热门推荐
-
- 黄文秀带领村民种植的砂糖橘成熟 百坭村发展日新月异
- 依山垒石遗存千年 南漳古寨“圈粉”今人
- 博鳌亚洲论坛在首尔举办地区会议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和龙市光东村:“美美乡村” 走上乡村振兴幸福路
- 免费,微短剧走向精品化的关键之钥
- “《国家宝藏》MIPCOM 2023推介会”在法国举办
- 以防长:目标实现之前 以色列不会在黎巴嫩停火
- 【不忘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向江图强 九江把“口岸”搬到企业“家门口”
- 2024年河南保税物流园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241亿元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 智能驾驶的护航者
- 冰冻黄色预警:安徽江苏等8省市部分地区有冻雨或冰粒
- 《康熙的红票》以另一种历史叙事再现紫禁城里的洋面孔
- 德国防部长:自家缺口难填,不再向乌提供现有武器装备
- 国家发改委启动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申报工作
- 请明星直播带货“翻车”?四川一企业回应:直播数据存疑
- 三代护林人的绿色坚守
- 广州推出“低空经济20条” 发布12个应用场景
- 河南交投通报:南阳唐河收费站不存在数百辆收割车拥堵5天情况
- 以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发展(现场评论)
- 辛巴辛选集团618顺利收官:增长60%,总带货量1.28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