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动能澎湃 中国经济“新”意十足
12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最新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汽车出口均呈两位数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生活服务行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6.4%、30.7%;新能源产业不断成长壮大。
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中国经济“新”意十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点燃强大增长引擎
11月30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告捷,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首飞成功。此次发射,填补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空白。新型火箭使用新燃料、新发动机,实现了我国在运载火箭领域的多个“首次应用”。这是创新成果加速涌现的一个缩影。
我国自主研发的F级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在四川德阳一次性点火成功,国产重型燃气轮机实现小型化新突破;C919大型客机累计交付11架飞机,国航、东航、南航均已将其投入商业运营;ARJ21飞机增加商业名称C909,累计交付150架,安全载客超1700万人次;国产第一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投入商业运营,第二艘“爱达·花城号”正式命名;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投入使用……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据统计,我国已布局建设30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覆盖动力电池、人形机器人、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建立2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78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随着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高技术产业投资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增速比全部投资高6.6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不断增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增加值达到34%,连续20个月保持在30%以上,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7%。
升级转型正当其时 产业向“新”向“绿”而行
在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公布的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中,位于中国的工厂数量达到74家,占比43%,位居全球第一。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中国新增的“灯塔工厂”有13家,占22家全球新增总量的59.09%,创下历史新高。
新晋的中国“灯塔工厂”中,蒙牛乳业宁夏工厂、三一重能韶山工厂、浙江台州三门核电、郑州煤矿机械工厂、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工厂,分别为全球首家乳业、首家风能设备、首家核电、首家煤矿机械、首家轨道交通设备的“灯塔工厂”,均为各自领域内的世界级标杆。
通过科技赋能、绿色改造和创新驱动,这些传统产业广泛引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华丽转型。
向创新要出路,新赛道里有新机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新产业大放异彩。
人在公园玩,用手机扫一扫附近的点餐二维码,大约20分钟后就能收到无人机配送的餐饮……这样的“科幻场景”正在变为现实。日前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可在公路、草地轻松起降的“空中小皮卡”无人运输机、可随时“变身”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等纷纷亮相,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让观众体验到“未来已来”。
累计建成5G基站414.1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万个,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一项项基础数据不断增长,我国支撑新技术新业态的“底座”愈加坚实。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启动新一轮专精特新支持政策;壮大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在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新兴产业聚链成群、未来产业茁壮成长,把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越擦越亮。
打造开放创新生态 全球共享发展成果
在北京,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吸引众多高技术制造业领域的跨国企业参展,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10多项,涉及金额1520多亿元;在上海,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350家企业亮相技术装备展区,展示一系列高端装备和前沿技术。
一北一南两大重量级博览会,见证了我国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在发展中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程。
完备的产业体系、高效的产业协作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等优势,吸引外资在中国投资高技术制造业,为中国经济投下“信心票”。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01.8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1.6%,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外资加速布局高技术制造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不仅表明其对中国创新技术和创新生态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中国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开放的中国拥抱世界。我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今年9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正式发布,其中,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标志着高水平对外开放又有新进展。
千仞易陟,天阻可越。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迈向更加高端、智能、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畏激流险滩,奋楫扬帆向前。(本报记者 崔 爽)
来源:科技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受台风“潭美”影响 海口三港将停运
- 商务部:美方以所谓涉俄为由制裁中国企业,对此强烈反对
- 供应链成为“共赢链” “中国制造”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 重庆加强电梯“智管” 超6万台电梯已安装智慧终端
- 青海省光伏产品及盐湖化工产品出口呈高速增长态势
- 美国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表示将再次参选众议员
- “艺象——国际青年艺术展”启幕 展出百余件海内外艺术作品
- 新疆博斯腾湖亮相推介会 向全国发出旅游邀请
- 如何为乡村文化振兴夯基赋能
- 朝鲜试射新型战术弹道导弹
- 聚焦个体意志与系统宿命 《永夜星河》开播
- 河北累计派出卫生防疫队321支1000余人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马家柚变成“黄金果” 鼓了腰包甜了心头
- 巴库气候大会闭幕 达成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
-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7月将登陆上海
- 中新真探:下雪可以冻死病毒吗?
- 多国驻华大使访黔赞中国绿色生态发展成果
- 新政“落地”!多个城市宣布!取消多项住房限购政策→
- 中巴民族音乐会9日“云端”奏响 以乐为媒促中巴文化交流
- 俄罗斯总统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通电话
- 热门推荐
-
- 宁夏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文艺节目巡演
- 网络普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 北京加强住房租赁从业主体管理 拟要求公示收费事项等
- (身边的变化)蒙古国游客组团在乌兰察布市赶大“集”
- 韩高校毕业生被总统警卫强制带离,校友要求尹锡悦道歉
- 湖北襄阳汉江义务救护队:21年来累计挽救溺水者1869人
- 打造“好房子”“好小区” 青海精准施策
- 国内首个海洋主题邮局亮相国家海洋博物馆
- 美媒:已有9名美国公民在巴以冲突中丧生
- “新农人”:在安徽田野里播撒希望
- 中国将与阿联酋拓展经贸合作内涵
- 皮肤科医师告诉你:夏季护肤要有“科学范儿”
- 保障迎峰度夏 山西能源要道侯月铁路线集中修完工
- 飓风“比帕乔伊”登陆 印巴两国疏散超18万人
- 法国总理阿塔尔在议会选举前宣布一系列改善民生措施
- “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大展在京开幕
- 上海专家回应:研究表明核酸复阳者没有传染性
- 三部门发文:多措并举提升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
- 多部门向吉林省增拨1.8万件生活安置类中央救灾物资
- 美国拒绝说服以色列立即停火 世卫组织谴责对医疗机构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