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什么回收量最大?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今天(6日)发布《中国再生资源绿色供应链发展报告2024》。根据报告,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层次分明的产业链结构,但产业整体竞争力有待加强。
据介绍,目前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在过去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基础上得到了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回收、分类、分拣、资源化加工、再利用、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23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铅酸电池除外)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6亿吨,比2022年增长1.5%。其中,废钢铁依旧是回收量最大的品种,占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的60%以上。报废机动车的回收量增幅最为明显,同比增长29.2%。
随着再生资源行业政策的出台和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传统高附加值的再生资源,如废钢铁、废旧电子电器、废旧汽车等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回收利用产业链。另外,以废玻璃、废旧纺织品等为代表的低附加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偏低。目前我国废玻璃回收利用率不足40%,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不足25%。
另外,据介绍,中国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度方面,目前已经完成宏观数据服务、数字供应链协同服务、新技术创新应用服务三个方面的建设工作。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整合跨行业、跨区域资源,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绿色产业链中,促进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央视新闻客户端)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万人说新疆 | 向“新”向“绿”,新疆“石油之城”的乘“云”蜕变记
- 前8月海南对东盟进出口额同比增近八成
- 平安人寿爆款客户活动重磅上线!四大“专列”满载惊喜来袭
- 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同时交付国航和南航首架飞机
- 北京海关截获534株境外邮寄濒危仙人掌
- 增长7%、19%!多组数据凸显我国经济活力
- 报告称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5家
- 探访淄博“高新”企业:科技创新产品赋能千行百业
- 波黑20多万户家庭因暴风雪持续停电
- 专家学者献策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
- 超四十三万亿元,我国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 浙江海事局启动第14号台风“普拉桑”Ⅲ级防台响应
- 全国大部晴暖在线气温陆续转为偏高状态 江南华南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 (年终经济观察)“投资中国”仍是大势所趋
- 一季度粤综保区进出口1709.88亿元 同比增长7.8%
- “中德青少年音乐文化交流分享会”在杜塞尔多夫举办
- 【我们这些年俗】社火拜年
- 中国证监会发文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投资价值
- 释放冬季旅游品牌效应
- 普京签署法律:将预备役服役年龄上限提升至55岁
- 热门推荐
-
- 日本新闻节目一播音员脱稿口播:钓鱼岛是中国领土
- 九寨沟大雪致上千游客返程遇阻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聚焦建筑等领域 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 平遥古城“亮相”美国最大旅游展会 展示中国文化魅力
- 最新民调:拜登支持率接近历史新低
- 韩国总统警卫处长及次长未出席警方调查
- 中国自主研制载人飞艇首次成功跨省区转场
- 青海首单支持抗震救灾慈善信托备案成立
- 大连:数字化给中小企业带来实惠
- 美国众议院共和党议长候选人斯卡利斯宣布退出竞选
- 红海危机撬动海洋安全三大变局
- 中国红基会:“以工代赈”项目将帮扶村庄实现可持续受益
- 数读中国 | 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 湖南零陵“智慧巡林”撑起候鸟迁徙“保护伞”
- 向“新”而行 逐“高”而进 全国经济媒体看江西调研采风活动启动
- 东坡古籍阅读欣赏书影展开展 百余件展品浑涵光芒
- 印尼央行降息25个基点
- 辽宁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经济犯罪 保障民生安全
- “体验经济”凸显中国消费活力
- 北京:买新房拟首设“业主查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