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黎城:“水+”产业赋能丹泉河谷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中新网太原12月3日电 题:山西黎城:“水+”产业赋能丹泉河谷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作者 刘小红
在山西省黎城县,一场以“水+”产业为核心的乡村振兴变革正悄然兴起。丹泉河谷,这片坐落于武乡、左权、黎城交汇处的太行“红三角”精品区域,凭借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水资源,正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舞台。
黎城县依托丹泉河谷的资源禀赋,精心规划了“一廊三区”和美乡村建设项目。该项目以源泉河为生态轴线,串联起河谷内的6个行政村,构建出太行丹泉山水画廊、乡村旅游先行区、水经济产业发展区和农文旅融合样板区的空间布局,旨在全面推动丹泉河谷的乡村振兴进程。
作为项目核心,“水+”产业成为赋能丹泉河谷的关键。在乡村旅游先行区,源泉村以其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为引领,发展新业态、新元素、新产品,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为黎城县乡村旅游树立了标杆。
与此同时,水经济产业发展区以保护水生态之美为基础,培育了包含水产养殖、水上休闲娱乐、水文旅文创等多种水产业新业态,串珠成链,打造绿色水经济发展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壮大“水+”产业的过程中,黎城县注重“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通过实施寺底村水生态文旅融合项目,盘活了闲置滩涂地,合理规划了水产养殖、鹅鸭养殖等配套设施,推动生态循环养殖基地的形成。同时,丹泉河谷山泉水厂项目的落地,不仅保护了优质水资源,还生产出高品质的桶装山泉水,预计年产值可达千余万元,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此外,黎城县还深入挖掘当地非遗资源、传统手工艺、美食资源和中药材等农产品资源,通过实施滨水商业街村民共富项目,形成以黎侯虎等非遗技艺展示、红色文创产品开发、特色农产品展销等为一体的文化街区。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文化内涵,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增收渠道。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黎城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同时,通过实施污水治理、道路修缮、垃圾治理等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
如今,随着“水+”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丹泉河谷正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片曾经默默无闻的土地,如今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引领着黎城县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福建)图书展销会在澳大利亚新华书店举行
- 人民论坛网评|下好金融强国建设“一盘棋”
- 湖北首份中国—厄瓜多尔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签发
- 三星堆与罗丹展开“超时空对话” “青铜之光”特展在沪揭幕
- 广东徐闻菠萝抢“鲜”出口 同比增逾三倍
- 2024中国(沈阳)国际消博会闭幕 现场意向成交额2.06亿元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释放烟火气 多元“夜经济”澎湃城市新活力
- (两会速递)惠民保如何可持续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吴凡:设立“调进调出”动态机制
- 戏曲进万村“潮玩”迎游人 湖南点“燃”新春文旅市场
- 特朗普“二次被控”,前景如何?
- 西藏定日地震:新疆社会各界积极支援抗震救灾
- 广东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34万家
- 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浙江 研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
- 池黄高铁全线34座隧道全部贯通
- 山西多部门探讨如何缔造交旅融合新传奇
- 商务部:中美商务部长将举行会谈
- 韩媒:韩国演员刘亚仁就涉毒案首次出庭受审
- 上海:老年人可及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 美国枪支暴力问题难解(深度观察)
- 外媒:塞内加尔总统宣布解散国民议会
- 热门推荐
-
- 俄乌边境“布网”,普京研判:加强反间谍!
- 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召开 交流探讨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 韩媒:韩国公调处指示禁止总统尹锡悦出境
- 为何“假”大学年年曝光,却一直存在
- 从塞尔维亚的“幸福路”,看中欧“双向奔赴”
- 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落地转化 江西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榜
- “不可接受!”日本民众在首相官邸外抗议核污水排海
- 老年客户办理业务难?招商银行出招提升适老化水平
-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体现在这几方面→
- 林芝苹果销往尼泊尔 西藏本地水果首次实现出口
- 中国印发《猴痘防控方案》:病情较轻者可居家隔离治疗
- 北京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 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今年验放出入境人员突破100万人次
- 在赣台胞台属齐聚南昌迎春联谊:共叙友情 共谋发展
- “万里茶道”再出发 福建武夷茶海外飘香
- AI能写高考作文了,人类为何仍需要写作?
- 缓解秋季不适
- 年龄相关的B细胞 可引发类风湿关节炎
- 企业裁员银行关闭 硅谷进入“凛冬”
- 微短剧成文娱消费新风口,付费乱象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