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成文娱消费新风口,付费乱象待规范
诱导高额消费,充值容易退款难;充值后内容缩水,剧集随意下架
微短剧成文娱消费新风口,付费乱象待规范
本报记者 黄洪涛 杨召奎
阅读提示
近年来,微短剧行业异军突起,迅速成为文娱消费的新风口,付费用户不断增加。然而,在微短剧迅速走红、付费用户不断增多的同时,出现了诱导高额消费、退费难、充值后经常出现内容缩水等问题。
近年来,我国网络微短剧行业异军突起,其以耗时短、节奏快、类型多、情节跌宕起伏等特点“圈粉”海内外,迅速成为文娱消费的新风口。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微短剧行业也存在诱导高额消费、退费难、收费价格欠透明、充值后经常出现内容缩水、大变小逃避主管部门审核与备案等问题。
多家平台纷纷布局微短剧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我国网民人数不断增加,微短剧用户规模也持续扩大。8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其中微短剧用户占网民整体的52.4%。
微短剧用户持续增长,也引得各大资本扎堆入局。短视频平台成为播放微短剧的主阵地,长视频平台也纷纷发力,积极布局微短剧领域。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预计2024年有望突破500亿元。
从《逃出大英博物馆》等火爆热剧到《我是猎手》《美食来敲门》等聚焦反诈、文旅融合的精品短剧,再到《闪婚老伴是豪门》等中老年人爱看的短剧,微短剧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
不少微短剧需要付费观看。江苏省消保委日前发布的微短剧领域问题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在看过微短剧的群体中,超六成(66.68%)的消费者付费观看过,三成多(33.32%)的消费者没有付费经历。消费者愿意为文化产品买单的消费习惯已经逐渐形成。
存在收费价格欠透明等问题
在微短剧迅速走红、付费用户不断增多的同时,相关消费争议不断。江苏省消保委的调查发现,微短剧行业存在收费标准不清晰、价格欠透明等问题。微短剧单剧充值模式既有以集数作为充值标准,又有单集支付一定数额虚拟币的形式。充值虚拟币容易出现价格不透明、影响消费体验的情形。
江苏省消保委体验调查发现,部分观看渠道虽然对单集所需虚拟币进行明示,但一方面字体较小,另一方面对全剧所需虚拟币总数未明示,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无法简单明确获悉充值可解锁的集数,容易陷入反复充值、多次充值的套路。
在小程序或者APP观看微短剧时,平台常常会提供会员服务。江苏省消保委调查发现,消费者在开通会员服务时,自动续费乱象突出,存在扣费不提醒等问题。会员服务协议包含自动续费条款,消费者开通会员服务必须接受自动续费事项,有强制消费之嫌。部分微短剧APP自动续费到期前的提醒工作并未落实到位。
此外,该行业还存在收费价格高、充值容易退款难等问题。江苏消保委体验调查发现,所有充值虚拟币的平台均以小字标注“虚拟产品,一经购买不得退换”“会员服务不支持无理由退换”。此外,消费者充值会员后,以不再需要会员服务为由主张退款很难成功。但是一些微短剧却随意下架,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享受会员服务。调查人员还发现,付费协议或须知并未事先约定“退款”情形,以致消费者主张退款时困难重重。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微短剧在消费者充值后经常出现内容缩水、剧集变短、会员无新剧可看等问题。
多举措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为规范行业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此前下发的《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明确,从今年6月1日起,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然而,江苏省消保委调查发现,各大平台微短剧备案仍存在两大乱象:一是部分剧集没有备案号;二是同部剧备案号不一致。
有业内人士表示,微短剧最擅长的就是长变短、大变小。根据监管要求,不同微短剧按总投资额度,分类分层进行审核:投资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微短剧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审核,投资额在30万元至100万元的普通微短剧由省级广电部门审核,30万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内容管理职责。
该业内人士表示,建立分级备案制度有利于加强对行业的监管,但是也要警惕大投资分段变小脱离监管的情形。例如有的微短剧原本100万元投资额,却分成三到四部剧或者做成一个IP系列剧,以逃避主管部门的审核与备案。
结合对微短剧行业调查情况和消费者对行业发展的消费需求及消费意愿,江苏省消保委建议,应统一收费模式,破除微短剧消费领域乱象;应落实明码标价,禁止价格欺诈,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当前,微短剧付费充值还面临不能退费或退费无门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备的退费流程,畅通消费者的退费渠道。此外,平台还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平台内账号的监管,积极化解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出现纠纷。
在加强备案审核方面,江苏省消保委建议,应健全平台备案规则,规范审核机制。各大网络平台应当建立完备的平台审核制度,加大对平台内账号等内容的把关和监管,切实履行平台主体责任,并对全流程进行把控,严防备案工作流于形式。
江苏省消保委还建议平台开通老年人付费模式,解决数字弱势群体冲动消费问题。可以通过多次提醒、大字或显著标识进行告知以及设置付费上限等方式,建立老年人防沉溺模式,保障老年消费者在享受数字化带来便捷的同时,降低冲动消费带来的风险。(工人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歌词只有一句 斯琴格日乐“向世界问好”
- 生态环境部发布1月下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 国际互联网3.0创新联合体成立 吸引优秀项目落地北京首钢园
- 中央企业4个月举办13场共链行动 签订合同超5000项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定:沃柑俏枝头 乡村产业旺
- 北京市解除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闪耀吧!中华文明》热播 六大考古现场还原历史高光时刻
- 广东东莞银瓶山首次发现紫纹兜兰野生群落
- 第十二期中国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项目举行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步伐加速
- 美方称加沙停火协议“在望” 以色列持续袭击加沙
- 江南华南等地多强对流强降水 新疆北部有明显雨雪天气
- 中国最大直径敞开式岩石隧道掘进机下线
- 赋能大模型产业发展 “高校大模型创新发展联盟”在蓉成立
- 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开幕
- 去年河南村镇建设“成绩单”公布 培训乡村建设工匠1.2万人
- 浙港澳台青年镜头中的“千岛之城”:“岛”上满目皆景
- 2023雨果奖入围名单公布 4位中国作家入围最佳短篇小说
- 可载游客5232人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命名“爱达·花城号”
- 闽江水域进入为期4个月禁渔期
- 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最高负荷同比增长超1亿千瓦
- 热门推荐
-
- 普京:“萨尔马特”导弹系统将很快投入战斗值班
- 中国将向比利时提供3只金丝猴 所生幼仔满5岁时返回中国
- 浙江常山:科技成果免费试用 辖区企业产值增超2亿元
- 俄官员:北方舰队第14集团军副司令在特别军事行动中身亡
- 未在朋友圈为单位“打CALL” 能否因此开除员工
- 兰州榆中乡村发挥毗邻高校优势 村民成“朝九晚五”上班族
- 北京市政府参事于平:中轴线上蕴含的智慧有助于现代城市发展
- “天宫课堂”第四课,安庆学子对话“太空教师”
- “七七事变”87周年 伪满皇宫展出侵华日军“不许可”照片展
- 以军模拟演习地面进攻黎巴嫩 联合国人员在黎丧生
- 外媒:参考中国经验应对南非能源危机
- 新冠疫情期间,如何正确挑选预制菜?
- “2024医工交叉十大科技创新热点方向”在京发布
- 浙江义乌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791.0亿元
- 无需开颅植入电极 超声波技术实现无创“读脑”
- 中日韩大学康养论坛在大连举办 专家学者共话康养领域机遇和挑战
- 甘肃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不健康饮食问题“由治转防”
- 广州市环卫公厕布局规划征意见:拟将低使用率男厕改造为无性别公厕
- 上海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成员已超100家
- 北京促历史建筑活化利用 划定边界避免“建设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