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进度更有“温度” 秋粮累计收购达1.2亿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数据显示,秋粮收购进入高峰,目前累计收购达到1.2亿吨。河南、江苏、黑龙江、安徽四省先后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目前已开设收购库点200多个,方便种粮农民售粮。
当前南方地区中晚籼稻收购进度在四至五成,东北地区粳稻两成左右;华北、东北玉米收购进度两到三成;东北大豆开始进入集中上量阶段,收购进度一成半左右。从价格看,目前中晚稻收购均价每斤1.3元左右,优质优价特征明显;随着饲料养殖需求稳步回升,玉米、大豆价格逐步企稳,企业收购积极性有所提高。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 罗守全:目前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中晚稻180多万吨,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发挥了政策托底作用。
寒冬下的收购一线:有进度更有“温度”
最近气温骤降,多地迎来大风、雨雪和寒潮天气,寒冬下的粮食收购,面临不少考验。
大雪过后,黑龙江富锦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雪后粮食收储安全有序进行。在富锦西安粮库记者看到,粮库仓房和粮垛、粮堆高处的积雪积冰正在抓紧清理,运粮车在工作人员的一一引导下,有序入库。
黑龙江富锦市西安粮库安全部 张金龙:我们在及时清雪的同时,还加强晒场巡逻管理,定期做好粮食温度、湿度的监控,防止粮堆发生霉变,保障粮食存放安全。
为减少农户卖粮等待时间,中国供销粮油桦南粮库采用早7点开门、晚10点关门的方式,助力农民少排队、快送粮。记者在这里看到,农户售粮实现登记、扦样、过磅、卸车、结算的全自动化,让卖粮方便又快捷。同时,粮库还提供了帮农户找运粮车的服务,解决了农户找车难、车费贵的难题。
黑龙江桦南县种粮户 宫巨友:外面这么冷这服务态度真好,钱到手了开心。
中国供销粮油桦南有限公司负责人 唐洪雨:共腾挪仓容11.7万吨,计划收购最低价稻谷3.7万吨,调节储备玉米6万吨,贸易粮10万吨,最大程度收购县域内农民手中粮源。
作为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的执行主体,中储粮集团已完成900多家智能化粮库系统升级。在中储粮临沂直属库和沈阳库,今年新投入使用的液压翻板卸车机和全自动提升机,每小时可进仓300吨粮食,效率大幅提升。在河南信阳、南阳等地,中储粮布设60个收储库点,优化布设165条作业线,单日入库能力超4万吨。
中储粮潢川直属库固始分库负责人 张劲松:卸粮期间采取早开秤、晚收秤和增加收粮设备来尽量减少“过夜粮”。同时我们为售粮客户提供口罩、手套等防寒保暖用品,来让客户送“暖心粮”。
“节粮减损”在行动 守护“粮袋子”
粮食从地头走向餐桌,要经历“产、运、储、加”等环节,降低产后“跑冒滴漏”,每个环节都大有可为。在今年的秋粮收购中,各地探索多种办法,将“节粮减损”落在实处。
“地趴粮”是一种粗放的粮食储存方式,秋收之后,一些农民习惯将收获的玉米堆放在自家庭院里晾晒。山东德州市武城县今年“上新”一种适合小农户使用的移动式便携烘干机,减少粮食霉变风险。
在武城县武城镇东七里庄村,种粮大户任兆同正在忙活烘干玉米,刚刚购置的这两台移动式烘干机解决了他的晒粮难题。
武城县武城镇东七里庄村种粮大户 任兆同:我自己种了300来亩地,收成在40万斤左右。以前收了玉米棒就在这场地上放着,赶上阴天下雨玉米棒就容易发霉。
移动式烘干机体积不大,移动灵活,配备了轮胎,室内室外可以随时移动,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但小身板却有大能量。记者在现场和农户一起进行了实测。
武城县武城镇东七里庄村种粮大户 任兆同:粮食湿度是30个水分左右,我烘干之后是16到17个水分,3到4个小时能烘10吨。减损就相当于给我增收了。
另外,任兆同购买的这两台移动式烘干机,已经纳入山东省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目录中,可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5万余元。同样,在江西赣州,今年这里的水稻周转库、流转仓和烘干塔在当地邮政储蓄银行的支持下建起来了,从田头到工厂,水稻一路上的“跑冒滴漏”大大减少。
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负责人 邱广生:今年以来,我们特别关注产后损失和节粮环节上发力,向粮食行业提供近2亿元的贷款,全力支持“节粮减损”工作,以确保粮食安全。
大豆集中上量 加工需求高于上年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之一,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监测显示,预计今年大豆产量将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满足更多样的营养供给需求。
大豆油是豆制品消费的重要领域。当前,在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结构中,大豆油比例占40%以上,是我国第一大食用植物油来源。在黑龙江桦南县金沙乡前金沙村笨榨豆油厂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今年新收获的大豆已经“闪亮登场”,开启新的榨油季。
佳木斯市财政局驻前金沙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曹宇:2024年国家政策力度继续加大,我们受益最多,你看,我们的工人只需要轻点几下按钮,就能自动完成物理压榨全过程,也就是百姓所说的“笨榨”,每天出油量能达到900公斤。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 王晓辉:近期主产省份大豆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用豆企业普遍“以质论价”。监测显示,黑龙江地区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国产大豆价格已经低于进口大豆,具有压榨优势,企业压榨利润明显好于上年,也好于开秤初期。目前黑龙江主要油厂均已开机压榨,大豆的加工需求高于上年。
目前,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第一,黑龙江大豆不仅在本土实现就地转化,还“走出”东北,走向全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胡冰川:一粒大豆隐藏着大农业、大食物的风向,几乎涉及消费的各个场景和领域。目前,我国的大豆消费量维持每年5%左右的增长,大豆的制品和下游的关联产品,每年实现了平稳增长。下一步建议完善大豆的产业链,通过推动大豆的加工企业向上下游延伸,进一步整合国内的产业链资源,降低大豆的产业成本,进一步提高中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蒋树林 何俊儒 黑龙江台 山东台)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熊猫“叻叻”最后一次在新加坡公开露面 上千人欢送
- 欧航局:“盖亚”探测器发现约50万颗新恒星
- 工业题材作品火热“出圈”
- 万益蓝 WonderLab 首登中华医学会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与专家共话消化研究新进展
- 硕世生物关注女性健康 HPV检测赋能智慧健康管理
- 让少年健康奔跑 天津开展青少年“三姿”筛查
- 北京国际音乐节携手青年音乐家共探马勒精神为传统注入新意
- 惠州、汕尾海事局组织多部门跨区域联动巡航执法检查
- 福建千人“为爱奔跑” 关爱“两癌”困难母亲与“顶梁柱”母亲
- 国家发改委:中国全社会物流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 中新健康丨专家:特应性皮炎要对因治疗、长期管理、警惕“一病变多病”
- 毕业求职,这些要点你必须知道!
- 国家一级演员简肇强去世
- 云南共青团关爱服务留守儿童三年行动启动
-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年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5.1%
- “五一”假期福建宁德文旅市场“稳开高走”:民俗游、乡村游、滨海游人气高涨
- 原创冰上舞剧《踏冰逐梦》盛夏带来“冰+舞+剧”三重享受
- 河南周口:4000亩小麦待收割 村支书连夜“摇”来收割机
- 2024年GDP预计超2.1万亿元 武汉向“新”求质
-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哪里强?2023报告显示广东连续7年居全国之首
- 热门推荐
-
- 广东肇庆今年前5个月锂电池出口同比增长144.5%
- 选购网红印花口罩 别只看颜值
- 山西长治至俄罗斯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 2024年度总票房破50亿 暂列票房前十都是国产片
- 塞尔维亚前总统:过去人们觉得美国是希望之国,现在中国是希望
- 商务部:2012—2023年,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速6.2%
- 2022年西宁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6%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闽东非遗文化周开幕
- 甘肃临夏“石榴花开”研学之旅: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 广东有9类医用耗材将平均降价45.63%
- 北京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项目封顶 8个项目签约
- 西延高铁重难点控制性工程荆山塬隧道顺利贯通
- 美国“致命空投”救不了240万加沙难民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三明缘何成为“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市”?
- 国家防总针对湖北省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三级
- 2024年贺岁档电影票房破25亿
- 广西边检查获6000件手机配件及一批境外电话卡
- 二手交易持续走俏 低碳循环“绿意”满满
- 注意了!这些宠物不能养
- 刑满释放当天又伸手 “六进宫”惯犯再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