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研发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以绿为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就要求市场主体在其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为绿色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
近日,走进上海电气集团旗下企业,实地探访这个有着120多年历史的“中国动力工业的摇篮”在产业绿色化低碳转型方面做出的革新。据了解,上海电气集团积极响应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号召,一直以来在发展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向着绿色低碳的方向不断迈进。
积极推进新能源探索,以清洁能源带动产业革新
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的要求。在上海锅炉厂,看到了包括氢能、光热发电、绿色甲醇和生物质能等在内的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研发示范中心。
在氢能的开发使用方面,依托在高端能源装备制造、系统集成方面具有的雄厚技术实力和制造能力,上海电气建立投用了国内首个应用于工业园区的源网荷储氢项目,实现了“绿氢制-储-用”一体化的综合示范。同时,上海电气具备关键材料及核心部件的试验测试能力,并可实现制氢产品的中试验证、全尺寸工艺验证和大标方电解槽全功率测试能力,其中碱性电解水制氢测试能力最大可达2000Nm³/h,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测试能力最大可达300Nm³/h。
生物质利用技术开发方面,上海电气可根据生物质特性、蒸汽容量及用户需求,提供不同技术路线的生物质能利用解决方案。同时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关键设备供货、核心技术咨询和系统集成。
“甲醇的热值较大,同时作为液态燃料也有储存与运输方面的优势,可以在很多能源消耗场景中发挥作用。”上海锅炉厂工作人员在介绍绿色甲醇相关项目时解释道。
据工作人员讲解,甲醇作为低碳能源,在代替船舶和汽车燃料方面被寄予厚望。在汽车领域,甲醇已经可以作为不与传统燃料掺烧的单一燃料使用;在航运领域,全球甲醇双燃料船舶在建订单超过两百艘,并且数量在持续提升,绿色甲醇有望在中长期成为主要航运燃料之一。
能源作为工业之基,对于工业项目的正常运作与环境影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电气在新能源的开发上持续发力,有助于推动工业低碳化改造,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根植科技发展基底,以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是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上海电气充分重视技术研发在推动产业低碳化改造与绿色化发展之中的作用,通过核心设备研发与系统成套,为行业提供完善的新型工业配套设施。
上海锅炉厂于2010年启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技术机理研究,并牵手国内顶级科研院所大力推进二氧化碳的原料化技术开发,为发展绿色能源夯实技术基础。目前,其技术已运用于多个商业化CCUS工程,领域包括燃煤发电、水泥建材、化工石化、以及综合性化工园区动力中心等。
同时,该技术研发与上海电气风电、光伏、氢能等众多绿色能源研究协同推进,为今后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实现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后的原料化使用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在氢能的技术创新方面,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Z系列”碱性电解槽产品,引入了颠覆性的技术改革,电流密度突破10000A/m²,并引领电解制氢电耗首次进入3.0时代,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碱性电解槽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产品已顺利完成性能及稳定性测试,并获得德国莱茵TÜV官方认证。
除了新能源的配套设施研发,上海电气在传统燃料节能减排改造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据了解,上海电气自主研发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能够将传统火电每千瓦时发电的煤耗值降低至248.86克,极大地提高了能源的发电效率。同时也提出先进发电技术的创新突破、煤炭掺烧绿色燃料的过程降碳与碳捕集的后端降碳是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的重要路径。
着眼产业全流程低碳改造,构建生态友好产业链
上海电气同时也致力于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促进各个环节的绿色发展,实现与自然、社会各个方面的良性互动,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上海电气已经自主研发了电解水制储氢技术、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绿色甲醇合成技术,正在研发低压法绿氨合成技术、绿色航煤合成技术,并且逐步建成Power to X试验示范基地。正在建设的“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将形成从可再生电力到绿色燃料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这个项目利用风能发电,然后通过我们研发的电解水制氢、生物质气化等技术,合成生产出绿色甲醇,实现了各个环节能源高效利用。”工作人员讲解了该项目运作的基本流程,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情况,以及绿色甲醇项目建成投产后即将产生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上海电气致力于提升工业效能,降低全行业碳排放,将绿色可持续理念贯穿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活动中。未来,上海电气将继续聚焦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方向,布局新赛道、扩大新动能,争做实现“双碳”目标的排头兵,赋能能源行业与工业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日报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战疫录)上海室内体育场所恢复开放 民众健身忙
- (经济观察)环保税助力中国企业“绿色转型”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三明:推动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
- (新春走基层)山东“村晚”如“星火燎原”般火热 “民”星登台演绎乡村新气象
- 沈阳举办“社工好故事”大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 坚守初心 江西“90后”女孩用爱为“星星” 点灯
- 国家统计局:居民住房消费和房企投资意愿有望逐步改善
- 北京长峰医院重大火灾事故:20名企业人员被立案侦查 41名公职人员被追责问责
- 2024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开幕 上万件全竹产业链产品亮相
- 南宁铁路警方查处多起冒用他人身份证购票乘车案件
- 专访漫画家白茶:以“喵星人”为媒传递治愈与欢乐
- 中国银联报告:去年国内银行卡产品发行量减少21.3%
- 美妆、穿搭如何打造“松弛感”?
- 专家四川共话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研究工作
- “让文物活起来——故宫传统文化学习体验” 系列活动在柏林举办
- 乘“数”而上 从全球数贸会看出海“新动能”
- 葡萄能提高量子传感器性能
- 学生午托时被班主任打伤 学校:对涉事老师取消岗位聘用
- 中国港航业距离“双碳”目标还有多远?
- (新春走基层)秦岭腹地的大熊猫饲养员:用爱守护“黑白精灵”
- 热门推荐
-
- 上海近五年技能人才工资呈增长态势
- 国家外汇管理局6个“加力”明确2025年重点工作
- (身边的变化)重庆:从“自治”到“智治” “小院家”托起村民幸福生活
- 星火成炬丨妙手“生”画
- 工信部官员:虚拟现实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有生力量
- 中国央行5月MLF操作“等量平价”
- 多地两会关注夜间经济 河南代表委员热议夜游文旅
- 探索政校企合作 青海东部门户冀“智汇河湟·才聚海东”
- 行走赣鄱看丰收:稻种强“芯”记
- 协定存款频迎调整 银行揽储收紧
- 四川松潘通报两名登山人员失联:仍未发现踪迹
- 血腥开年 美国群体凶杀事件“频率惊人”
- 暑期游彰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 甘肃庆阳主推“三元双向”农业模式:黄土塬建“爱尔兰大棚”
- 搭平台、促发展、亮品牌 上海人力资源服务赋能全球人才配置
- 哈萨克斯坦学者:中国引领上合组织为构建国际新秩序共同努力
- “都市户外风”穿搭持续流行 诠释“时尚+功能”
- 商务部: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万亿元,同比增长2.1%
- 老赖“要求美颜”露马脚被抓
- 爱尔眼科将拥军优属的基因融入企业发展:你们守护国家,我们守护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