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年出口超10万台 看小叉车如何“换挡”升级
合肥有这样一家老牌叉车制造企业,把用来搬运货物的小叉车,干成了连续33年全国领先的大生意。而今年,他们又在转型升级中迎来大爆发,年内整车出口突破10万台,创历史新高。
叉车厂里的“三重变”
夜里两点,安徽合肥的这家叉车生产企业,发货区里依然熙来攘往,五辆卡车依次排队,上百吨货物等待出发。
货运繁忙的背后,是目不暇接的叉车订单。企业负责人给记者展示了一个专门放置订单合同的柜子。她介绍,前些年的时候可能只有一个格子放合同,今年还没过完,5个柜子都已经不够放了。
对于叉车这样一种随处可见的工业车辆,市场早已高度饱和,这家企业的订单却在今年增长了87%,单月订单金额甚至翻倍。
订单的变化,来自产品的升级。记者看到,搭载着上百枚传感器的无人驾驶叉车,不仅不会在迷宫般的仓库里迷路,还能精准地锁定货物的位置,送到对应的生产线上,精度误差不超过一厘米。场地里,最多能有300台叉车同时作业而互不干扰。而这整套智慧物流数字解决方案,都是企业的新产品,用负责人自己的话说,专注叉车66年的老牌设备制造商,如今正转型成为软硬件一体的集成服务商。
产品弯道超车的同时,企业里的员工也在打破传统叉车厂给人的印象。这段时间,每个周一的清晨,企业里都会招聘5~10名新员工入职,不仅招聘数量大,一些岗位也与叉车厂似乎显得“格格不入”。
这间办公室里,几名三维动画师正在做数字仿真系统;而在产品测试区里,算法工程师正敲着代码,给无人小车规划线路。不仅如此,在这份企业花名册上,记者还看到很多没见过的岗位名称。
随着研发人才的涌入,今年前三季度,安徽叉车集团研发投入超8.2亿元,同比增长11.2%,凭借智慧物流、新能源等新赛道,企业也从产品出口,变成了品牌、研发、产业链“打包式出海”,目前已建立8家海外营销公司和1家海外研发中心,产品销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下游协同 叉车链上“齐步走”
采访中,记者得知这样一个细节,一台小小的叉车,浑身上下的零部件多达1500种,大到发动机、变速箱,小到螺栓螺母,供应链企业多而分散。叉车产品转型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让链儿上的各个环节跟着一起转,完成这场协同作战?
铸锻,俗称“打铁”,是最传统的一种制造业,却也是叉车供应链上必不可少的一环。记者在这间铸锻厂看到:一台3D打印设备里,一个浇筑用的模具,即将打印完成,随后它就要被送去清砂、浇筑,这意味着,一款新产品从图纸变为实物只需要4天,而在过去,这个时间是2个月。
合肥铸锻厂厂长助理 刘伟:叉车这块,应对市场的一个变化,新产品推出的速度要更快,它对我们的传统的铸造都有巨大的一个挑战,如果不转型不升级,我们可能就丢掉市场。
积极拥抱变化的不只有铸锻厂,采访期间,记者刚好赶上一场叉车供应商大会。记者找几位不同领域的企业家聊了聊,发现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围绕转型升级加快布局。
转型不仅是叉车厂的选择,也是整条产业链的共同选择。从这张包含了130多家叉车供应商的座席示意图上,我们得以窥见产业链转型的全貌。
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不仅供应商里含“智”量更高,专精特新企业的占比,也从上届大会的30%左右,提升到了现在的60%左右。
这样的集体转型是如何做到的?从整车企业到配套企业,如何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记者在合肥市工信局找到了答案。
这份厚厚的重点产业链推进手册,包含了装备制造业等8个产业。围绕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共梳理出了506家一二级供应商,每个月更新一次。凭借这份产业链“知识图谱”,工信部门按图索骥,为企业搭建产业对接会等交流平台。
合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王伟:让上下游企业都能够相互了解相互认识,把所有的“朋友圈”无死角地贯通。我们合肥市工信局每个月至少要进行3到4场的产业对接会,把我们的龙头企业请上去,请他们提出来目前的技术攻关需求、新产品的研发需求等,大家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一边搭平台、建“朋友圈”,一边拿出真金白银,激励传统企业技改意愿。目前,安徽合肥已连续17年对新增设备、新建厂房给予15%的一次性补贴,今年市级已安排传统产业技改资金约6亿元。鼓励更多像叉车一样的传统产业跑出转型加速度。
科研院所里的“营销小分队”
安徽科创实力雄厚,区域创新能力已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方阵。眼下,一批创新平台的搭建,也在为叉车等装备制造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儿”。为了把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一家科研院所里的技术人员,直接当起了推销人员和服务人员。
当记者来到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分离机械部门负责人陈崔龙正忙着收拾材料,准备出门去见客户。记者看到他的办公桌上,几类文件堆在一起,既有科研论文,也有给企业做的技术方案,还有厚厚一摞的技术合同。
记者看到,按照从研发到市场的不同环节,陈崔龙把团队分为了三个工作小组,技术研发组、市场营销组、售后服务组。不同工位上,还摆上了不同的铭牌。
为了当好营销人员,他们甚至学起了自媒体短视频制作来推广技术产品,而跑展会、跑客户、外地出差更是习以为常。
眼下,作为国家通用机械基础件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的依托单位,这家机构涵盖了压力容器与管道、流体机械、食品包装机械、石油装备等十多个细分领域,能为各行各业的制造企业提供托底式服务。
目前,合肥已有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13家、57家。这些创新平台带动合肥市规上工业、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已达1.99%、2.29%,均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刘颖 张艺瑾 彭德全 杜震 王利)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首票保税中转业务正式落地
- 拜登宣布2024年竞选连任美国总统
- 湛江海关首次查获液态洋垃圾 总重近20吨
- 中央气象台:20余站点气温破12月最低气温纪录
- (新春走基层)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演新春游园诗会
- “浙”村超有料 百名乡村网络文化传播官赋能乡村振兴
- 以总理拒绝哈马斯停火提议 哈高级官员:“虚张声势”
- 脱下军装,“水电铁军”趟出新路子
- 3月起云南将进入森林草原高火险期 部分地区将达极高火险
- 中国地震局开展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4.6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
- 数说经济:稳中有增、行业景气保持回升 物流整体运行态势良好
- 北京启动“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试点
- 中新真探:吃桑葚干能解酒吗?
- 英国国防部:在红海成功击落胡塞武装无人机
- 近万名海外采购商广州参加2023世界电池展寻商机
- 遇上“加长版雨季” “防雨神器”热销网络
- 北宋东京州桥 千年风华再现
- 中国驻英国使馆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招待会
- 智利发生6.4级地震
- 成都“119号”主题地铁列车上线运行
- 热门推荐
-
- 2023年9月20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上调
- 青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赋能”高原企业科技创新
- 巴西累西腓市将2024年设为“中国年”
- 局地降水超250毫米 湖北多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杨伟民:“中国见顶论”实属荒谬 一季度经济或迎开门红
- “白天法庭,晚上竞选”,特朗普离总统宝座再近一步?
- 以珍贵书画为线索 它如何讲述苏东坡的艺术人生?
- 乌拉圭总统拉卡列:跨文化交流增进包容与理解
- 男子因琐事积怨致五人死亡案二审宣判 被告人被判死刑
- 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逼近430万亿元
- 少儿编程焦虑营销亟须监管治理
- 国家发改委发布2023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 福建沿海铁路启动防洪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 北京海关一季度截获933批次禁止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
- 鲁迅名著《社戏》发表百年 故事原址“活化”水乡风情
- 民众着华服漫步大漠 享新疆尉犁“十里春风”
- 西宁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
- 美国AT&T公司称其手机用户数据遭“非法下载”
- 利比亚洪灾恐致上万人失踪 多国及国际组织给予援助
- 受台风“马力斯”影响 广铁集团部分列车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