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福建 | 向海洋要动能,融文旅勇探新——看泉州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光明网泉州11月15日电(记者 李丁丁)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系着民生。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市竞争的关键,作为民众生活中的“新刚需”,其展现出了非凡的消费拉动能力。
泉州地处台湾海峡西岸,海域面积11360平方千米,长达498千米的海岸线,拥有24座渔港,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特色文旅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11月14日,”万千气象看福建·唱响海上牧歌”网络主题调研采访团走进泉州市德化县与惠安县,直观感受福建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强劲脉动,深入挖掘泉州海洋文旅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做法和特色。
烟火气:这里古朴与时尚交织
图为在崇武古城内,身着惠安女服饰的导游正在讲解。
下午时分,在泉州市惠安县崇武古城的角门,依然有很多行人来来往往。来自山东的两位游客,头披花头巾、上穿彩色斜襟短衫,下着宽大黑裤,仿佛穿越时空而来,惠安女服饰与崇武古城的古朴对比鲜明又分外和谐。
图为崇武古城中的老街巷
行走在崇武古城的街道上,空气中吹来的微风都是咸咸的味道,仔细听,有海水拍打岸边的哗哗声,抬头望天,有蓝天、白云,还有一盏盏时尚的彩色灯笼。在惠安县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地方,一场关于文化旅游的时尚变革正悄然上演,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着古朴与时尚并存的浪漫气息。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了位于大岞惠女民俗村,这里背靠青山,面朝大海。不仅有美景更有美味!记者路过一家海边的鱼卷店,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每次回惠安,都要来这边走一走,这次带朋友过来吃鱼卷、海蛎,都是地道的家乡味道!“在外省工作的张女士边吃边对记者说道。
图为惠安鱼卷
鱼卷,是惠安当地起源于清代的名小吃,是惠安人的“家乡味”。岂止于鲜,如今崇武鱼卷已从渔家自制的一道美食小吃,发展为市场化、规模化、机械化的当地特色食品产业,一批批鱼卷生产企业迅速崛起,瑞芳食品、海乐食品等店铺遍布惠安的大街小巷。据悉,瑞芳食品正在积极申请外贸出口审批,惠安美食将有望走出国门,“试水”国际市场。
文艺范:这里多元活力加速释放
泉州,这座融合古典韵味与现代风貌的城市,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旅产业的繁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在这里,不仅有红砖古厝与摩天大楼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观,更有众多闽南特色的传统艺术馆点缀其间,它们如同历史与艺术交织的璀璨明珠,让人在悠闲漫步中,沉浸在历史深邃与艺术灵动的和谐对话之中。
图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负责人蒋武强正在讲解剪瓷工艺。
在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负责人蒋武强揭示了木雕、石雕、红砖古厝的建造工艺之美。记者留意到,在一众作品中,有一副《丹凤朝阳》作品分外醒目,色彩绚丽,流光溢彩。“这是传统手工技艺剪瓷,手艺人通常会将彩色瓷碗剪成大小不等的瓷片,根据设计稿将瓷片用铁钳剪修成各种形状。一般用在闽南地区各地寺庙、民居等建筑中。”
图为《荷花碗》青石雕
在闽南,有不少技艺精湛的剪瓷师傅,他们用匠心守护传承着这份技艺。而在惠安雕艺博物馆内,有一只荷花碗却能令众人叹服,它用青石雕刻而成,上面爬着青蛙和蜗牛,看似平平无奇,但它却可以浮在水面上,犹可见工匠在造型、重量、平衡上的巧思和功夫。此外,圆雕、透雕、浮雕……这些不同的雕刻技法,都在匠人的手中绽放出别样的艺术光彩。
雕艺产业是惠安的支柱产业,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北美等10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2021年惠安县雕艺产业年总产值超500亿元。据悉,惠安县雕艺从业人数10.6万人,拥有5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00多名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家、摄影家、艺术院校、游客等前来采风创作、摄影写生和游玩。在惠安,雕艺产业正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薪火传:千年辉煌,再续新篇章
图为龙鹏艺术馆内的馆藏白瓷
远看是纱,近看是瓷!远看是纸,近看真是瓷!近年来,德化白瓷中的《神话》与《书籍》爆火网络,引发了网友们的一片惊叹,瓷器技艺竟能达到如此巧夺天工的境界。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德化白瓷的辉煌早已跨越千年,其美名早在古时就已响彻海内外,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瑰宝。
早在宋元时期,受海洋贸易的需求带动,德化窑迎来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德化瓷迅速崛起享誉世界。和景德镇不同的是,德化瓷走的是规模化外销策略,古代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大宗商品,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图为屈斗宫古窑址
当时,泉州被誉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需要一座实力雄厚的商品生产基地作为其后盾,以支撑其繁荣的海上贸易。而德化陶瓷,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品质与庞大的产量脱颖而出,成为了这座生产基地的璀璨明珠。“在宋元时期,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德化精美瓷器,经由泉州港扬帆远航,将东方的美丽与智慧播撒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说道。
精美的瓷器,做出来,摆出来,还要传出去。改革开放以来,德化陶瓷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贸易快速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德化现有陶瓷企业45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陶瓷茶具和花盆生产基地。
如今,每一座遗存的古老窑址,每一件出土的珍贵文物,都散发着德化窑的耀眼光芒。一代又一代的德化人,精心守护、传承并坚守着这片孕育了无数奇迹的沃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德化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我们放眼泉州,正满怀激情地向海进发,奋力书写着“泉州”海洋文旅故事的新篇章。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前9个月山西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793个 签约金额1.02万亿元
- 首届惠屿电影岛诗歌电影春晚亮相福建泉州惠屿岛
- 释放青年科技人才红利
- 不以山海为远 携手共谱新篇|从育种到餐桌:小肉鸭何以“孵”出致富大产业?
- 校园版“非你莫属”:学历扮面子,更要能力充里子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为利比亚洪灾遇难者默哀一分钟
-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沈赟解读 2023年10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 韩中经济合作中心在韩成立
- 三重营养负担,困扰全球儿童
- 青海法院三年执结涉民生案件28645件 执行到位金额23.8亿元
- 《宫乐图》:如何把一次下午茶 画出满满的仪式感?
-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未来5年行动计划公布
- 中非共商贸易投资合作 现场签约262亿元
- 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特别规定》
- 云南宜良县狗街镇中营社区山火成功扑灭
- 共和国故事丨打“高铁”到重庆吃火锅的成都人告诉你:蜀道不难了!
- 俄居民楼坍塌已致17伤 俄方:居民楼被乌导弹残骸击中
- 北京清理违规三四轮车,有力度也有温度【纵深话题】
- 潮运动+新业态“生生不息” 重庆“文艺范”街区更新异彩纷呈
- 中国与东盟分享智慧农渔业发展经验
- 热门推荐
-
- 清明假期多国游客打卡内蒙古 恐龙博物馆人气足
- 售价不到原价十分之一?小心这些“大牌”运动服
- 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教育成就展开幕 234件作品展“陶院现象”
- 腊八过后年味浓!年货市场迎来产销两旺 各地掀起购物热潮
- 广东海面风力加大 过往船只需注意避风
- 以绿为底进而有为 新疆独山子石化如何建成“花园工厂”?
- 加拿大驻海地大使馆减员至仅保留必要人手
- (两会速递)川渝两省市代表团联合建议全面提升长江上游航运能力
- 哈尔滨铁路将首开直达太原高铁
- 以将改善加沙人道主义局势 哈马斯称谈判陷入恶性循环
- 猿辅导与20余家博物馆共同开启“2024博物馆新知计划”
- 头屑洗之不尽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 陈韵红粤剧艺术传承专场演出举行 展现薪火相传
- 天津因公牺牲民警陈雪飞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 机票价格跳水 错峰游时机来了
- 四部门公布农村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创建名单
- 英国罢工潮折射社会不公
- 中国将上线新系统回应外企诉求
- 美国西部经历创纪录高温 部分地区将超过43摄氏度
- “定期存款和国债最受欢迎” 存款定期化持续显现,银行如何应对“定活七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