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齐聚广州探讨大食物观下的粮食安全
中新网广州11月16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4年大湾区(广东)农业科技论坛15日至16日在广州举行,与会的院士、专家及农业科技企业代表等近600人,围绕“大食物观下粮食安全与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展开交流分享。
此次论坛共举办1场主论坛、3场专题论坛,并展出了18家省级农科院、4所高校、9家企业共144项科技成果。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确保粮食、能源安全是重大战略性根本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主席陈勇在报告中分享了农林废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等农业新质生产力重点方向的思考,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要理智、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印遇龙以“优质猪育种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介绍以猪育种核心技术研发、优质猪新品种培育、优质猪产业推广等赋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并展望了培育生猪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广阔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坚持籼稻品质遗传改良的不断创新,创建了水稻品质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大幅提升了育种效率,为我国籼稻品质改良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出,发展籼粳杂交稻将是我国粮食增产新的增长点,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他还介绍了籼粳交杂交水稻育种与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再生农业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农业模式。日本茨城大学教授小松崎将一聚焦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促进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提出通过提高土壤质量、优化种植模式等方式,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再生农业策略。
基因组学在农业基础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廷峰做了题为“农业基因组学加速未充分利用的豆科植物的基因组研究”的专题报告,分享最新研究进展。他还表示,香港与内地的农业科技研究及成果转化合作越来越多,前景十分广阔。
此次论坛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分别与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等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进行合作签约,将开展政产学研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安市教育局回应中考有关情况:网传“回流生4万人”信息不实
- 以称将自行决定如何保卫自己 哈马斯领导人将访土耳其
- 中国导演张律:电影要走向更宽广的地方
- 国际体联:将允许俄白运动员以中立个人身份重返国际比赛
- 涉事比亚迪4S店回应车辆漏电致人住院
- “磁波刀”“国产达芬奇机器人”……复星医疗将携众多新品首秀
- 辽宁公安依法侦办网络谣言案件47起 查处766人
- 青岛女司机打人事件:“网络起哄”也值得正面回应
- 回到村里当“篾匠” 90后女孩带动村民富起来
- 老字号尊古不泥古 上海人更有口福了!
- 易会满会见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首席执行官
- 广交会期间出租车零钱备付拟实现全覆盖
- 山西境内强降雨 国铁太原局“人防+物防+技防”守护运输安全
- 国家统计局:2023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
- 纽约检方暗示可能起诉特朗普 或颠覆美国大选格局?
- 预告丨首次援藏晚会今晚播出!哈达献给您!
- 甘肃职业院校迎招聘就业季
- 全国最大空中动力乐园WS梦乐园开园
- 宁夏开展辐射事故应急综合演习 多套先进设备亮相
- “超级牛散”,被顶格处罚!
- 热门推荐
-
- 北京“丽泽×首都商务新区”建设国际消费体验区 打造文旅新地标
- 大足石刻即将正式开启“五山联动”新游径
- 北京新增33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 丹麦国王更新皇家徽章 外媒:警告特朗普“购岛”言论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在福建厦门,感受经济的别样火热
- “国韵”悠长,国潮何以成热潮
- 多项技术要求调整 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提门槛
- 台风来袭,群众人财物损失怎么办?
- (新春走基层)传统文化拜大年 山东城市乡村众乐乐
- 能工巧匠“亮绝活” 用“一技之长”书写追梦人生
-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尾形哲也:智能机器人“有效”比“像人”更重要
- 百名旅游企业高管眼中的2024年
- 青海称多森警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猎隼
-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古籍卷》付梓面世
- 业界人士厦门共探“好房子”“好社区”实施路径
- 火锅界“新晋网红”长得丑?甘蓝家族:我们美着呢
- 迎“五一”假期 中国科技馆推出系列科普教育展览活动
- 探访拉曼大学医院中医部门:在传承中求新求变
- 浙江非遗匠人“组团”助力创新传承 提升地方文化品位
- 1本教材46个付费二维码,扫码才能解锁扩展内容,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