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上的华商——助力海外产品与中国市场更快更好“相遇”(侨界关注)
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圆满收官。6天里,近3500家参展商、约800个采购团体乘兴而来、满载而归。每年进博会上,总能看到全球多国华商奔走忙碌的身影。把海外特色产品引进中国市场,与中国企业搭建信息交流桥梁,为促成中外经贸合作提供助力,海外华商的进博故事,也是华侨华人为中外经贸牵线搭桥的生动缩影。
把全球优品“带回家”
消费品展区的榴莲、大米、零食,新西兰中国商会展台的蜂蜜、牛奶、保健品,浙江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境外展团展台的火腿、红酒、巧克力,珠宝玉石专区的钻石、翡翠、蜜蜡……在进博会的大小展台,海外华商带来不同国家的特色商品,也为中国企业了解海外品牌、交流商业资讯提供独特窗口。
美国蔻菲护肤品公司董事长蒋勇连续7年参加进博会,他发现,今年进博会的人流量尤其大。“进博会让我们有机会把全球优品‘带回家’。参加进博会的采购商和海外企业代表洽谈得非常热络。我们展台接待的客户专业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他说。
塞尔维亚华商、青田维拉纳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冰也是连续7年参展的“全勤生”,今年她在进博会现场有3个展位:除了七年如一日地代表塞尔维亚知名酒庄亮相塞尔维亚国家馆,今年何冰还在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中心展台、浙江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境外展团展台展出来自黑山等中东欧国家的葡萄酒。在3个展台间奔走,是何冰忙碌的进博日常。
西班牙华商、青田宝地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永旺带来的西班牙火腿在会场深受欢迎。“每天都有很多观众来试吃,队伍长的时候要绕展区好大一圈。”洪永旺说,这次他带来金标、黑标等多种等级的火腿,“我想把西班牙最有特色的火腿产品带到中国,送到中国消费者面前”。
莫桑比克红宝石、缅甸红宝石、斯里兰卡蓝宝石、马达加斯加蓝宝石、尼日利亚红碧玺、斯里兰卡猫眼石……说起带到进博会的宝石品类,泰国永泰珠宝集团董事长李嘉淳如数家珍。从参加首届进博会至今,李嘉淳公司的展位从最初的36平方米扩大到72平方米。今年进博会,他带来近1000件首饰,100多颗红、蓝宝石,为全球珠宝商和爱好者备足货。
在澳大利亚CPG集团董事长曹佩青位于消费品展区的展台,印有考拉、袋鼠、袋熊等澳大利亚动物图案的摆件、笔筒、收纳篮琳琅满目,吸引着年轻观众驻足。今年,她带来文创品牌“SPACE18”的新品——澳大利亚动物系列永生笔套装。“我们希望通过这套富有澳大利亚特色动物元素的文具,把绿色环保、热爱自然的理念传递给中国的孩子们。”曹佩青说。
为进入中国市场打开新思路
有逾百年历史的华商企业正大集团将全球食品送上中国餐桌,创立“上好佳”品牌的菲律宾晨光有限公司将菲律宾唐人街等华侨华人特色元素搬到进博会展台,由印度尼西亚知名华人黄奕聪创办的金光集团APP带来最新产品——多功能可再生复印纸……华商企业深度参与进博会,不仅搭建起中国与海外商业贸易的桥梁,也拉近了中国与华商所在住在国的距离。
“连续7年参展,我能明显感受到进博会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进博会对参展商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进博会的‘认证’就像给参展商的一个‘验证码’,为海外企业更快速地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支持。”何冰说。
了解市场、打开市场、融入市场,在与华商的交流中,他们对中国和全球市场的观察思考让人印象深刻。
“新西兰商界有大量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中新经贸合作的源源活水。”新西兰中国商会会长祁军对中小企业在进博会上展现的生命力印象深刻。“商会为新西兰的中小企业接触中国市场创造机会,许多贸易商机就来源于这样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往来。”
新西兰亿倍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思维领略了直播电商在中国快速提升的影响力。在新西兰中国商会展台,隔不了多远,就能看到主播拿着产品生动讲解。“直播电商让产品直接触达消费者,接地气,高效率,无论是日常用品还是高端产品,总能通过直播电商让全国各地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购买,这个趋势为海外企业快速进入中国市场打开新思路。”王思维说。
作为护肤品产业的从业者,蒋勇敏锐感知到中国护肤品“国货”的力量。“现在中国有非常完善的护肤品产业链,从原料生产到打样包装、运输等各环节都发展得较为成熟。海外护肤品牌如果进入中国市场,甚至可以实现从生产到销售一步到位。”蒋勇说,他将继续深耕国内市场,在日化相关领域做精做细,与国内优秀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期待开发出更多贴合中国市场、在中国研发制造的日化产品。
交易商品也交流文化
“进博会让海外企业来到中国,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变化,了解中国的开放包容和多元,华侨华人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祁军所说,为进博会忙碌的华商不仅为中外经贸往来织密网络,也为中外人文交流搭建桥梁。
新西兰纽天然(HAUORA)品牌进博会参展主要负责人张燕旅居新西兰21年,这次她带来蜂蜜、蜂胶、膳食补充剂等多种产品。“我们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同时与新西兰的供货商保持稳定且紧密的联系,能够帮助海外产品与中国消费者更快更好地‘相遇’。”张燕说。
“华商的独特作用在于讲述产品背后的故事。”何冰介绍,她的公司十多年来专注于将塞尔维亚和黑山优质葡萄酒引入中国,她不仅将中东欧的葡萄酒产品带进中国市场,也将当地的饮食文化和人文风情借由美酒传递到中国。“从供货端来看,华侨华人在海外生活多年,对当地企业有很深的了解,这有利于华商在当地市场筛选优质商品。从销售端来看,华侨华人了解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使用场景,在将产品引进中国的过程中,能更洞悉消费者的使用偏好,帮助中国消费者增进对海外产品的了解。”何冰说。
“进博会把来自全球多国的企业汇聚起来,交流商业讯息,了解不同国家市场差异,感受全球市场变化趋势,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商业资源。”李嘉淳说,“中国和泰国民众都知道一个词:中泰一家亲。作为常年往来中泰两国的华人,我深感中泰友好已深深植根在两国人民心中。作为华商,我不仅直接参与了中泰两国经贸往来,更致力于织密中泰商界的交流网络,为中泰友谊贡献商界力量。”(本报记者 高乔文/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1月13日 第06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身边的变化)浙江解题海岛就诊难 “山海”提升工程助医疗资源下沉
- 医美消费有哪些陷阱?如何识别医美机构的资质?一文了解
- 河北工业大学迎120周年校庆 校史系列丛书正式发行
- 68个国家和地区齐聚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启幕
- 拍卖行拍出假艺术品后不认怎么办?
- 这轮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多久?它的成因如何?听气象专家分析
- 国家防总对6省市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 韩媒:朝鲜向朝半岛东部海域发射疑似中远程弹道导弹
- 电影《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在京首映
- 向新而行 福建福鼎大黄鱼产业焕发新活力
- 2024中印尼人文交流发展国际会议在侨乡福清举办
- 经济回升将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支撑
- 寒潮橙色预警继续发布:湖南贵州等地局地累计降温超20℃
- 一部剧折射一部发展史 从《爱在平凡》看童装之都蝶变
- 深中通道项目全线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为66元/标准车次
- 精细化气象服务为武夷岩茶提质增值
- 《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路线展望》报告发布
- 呼和浩特一餐馆凌晨发生火灾 致4死4伤
- 前三季度北京GDP同比增长5.1%
- 上半年中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
- 热门推荐
-
- 粤药企与海外中药材供应企业开展中药材进口战略合作
-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逝世 享年92岁
- 百级台阶的天桥能装电梯吗
- 套现1.66亿元,小米集团回应!
- 中美青年共议为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 中国农业农村部:今年粮食产量预计首次突破1.4万亿斤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千亿莆田鞋产业再出发
- 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未在国会获得通过
- 突发!以色列空军一直升机在加沙坠毁 2名士兵死亡
- “农家大神”对战专业主厨 2024齐鲁烹鸡大赛在新泰开赛
- (聚焦博鳌)加快可持续发展 乡村如何再添新“绿”?
- 深圳举办智能网联汽车与高性能材料产业投资促进大会
- 陶寺文化出土大批绿松石器:男女均佩戴 或有祭祀护佑功能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意味着什么
- “90后”在酒泉:哈萨克族姑娘自定刺绣规矩“要比上个作品好”
- 占道经营、噪音扰民?夜市经济的难题待解
- 汇聚向善的金融力量——浙商银行湖州分行金融顾问服务在路上
- 冬奥利好持续 90后扛起体育旅游大旗
- 上半年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700万吨
- 山西2023朔州长城旅游节启幕 多维度搭建文旅融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