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下乡”记:东北秋菜搭上“互联网快车”直通大市场
大葱,重量6750斤,距离17.3公里,从秋实农产品交易冷链物流园(秋实市场)发往新益创新产业圆(某电商平台沈阳分拔中心),流水170块……
11月1日早上8时许,沈阳新民的货拉拉司机老刘接到了这个新订单后,开车来到秋实市场,车辆停稳开门,发货方安排专人,将一捆捆大葱从重卡搬运到他的中货上,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此时距离老刘上一个凌晨完成的订单,只过去了短短几个小时。
老刘确实很忙,他所在的新民市大民屯镇是沈阳著名蔬菜产业之乡,每年9-10月是大民屯白菜一年间最大的丰收季。
东北秋菜关系着北方主要城市的秋冬季“菜篮子”。靠着大量像老刘这样的司机,大民屯丰收季的秋菜一车一车地发往沈阳市区、隔壁城市乃至天南海北的其他省份,最终走上人们的饭桌。
相比一般的当地人,老刘对这场丰收季的感触更深,因为他不仅是运秋菜的货拉拉司机,也是种秋菜的当地菜农,他的不少亲戚朋友都活跃在收秋菜、卖秋菜、运秋菜的各个生意场。
让老刘颇为感慨的一点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如今的秋菜季对于菜农、司机、消费者等各方的生活,都带来了新的改变和机遇。
被互联网改变的秋菜季
老刘对于大民屯秋菜季的第一轮感触,始于他自家种的17亩大葱。
今年受天气不佳影响,当地内涝严重,老刘家有7亩大葱被淹了,产量下降了40%,往年每亩地平均能收1.2万到1.4万斤,但今年受灾后只有9000斤左右。
但谈到这些,老刘却是一脸轻松,仿佛说的不是自己的事情。
倒不是老刘心态有多好,是因为即便发生了这种情况,他种的大葱依然赚到了钱。当地的大葱,一开始每斤收购价只有6毛,后期如同过山车一般涨到了1块2以上。
从土地承包费、葱苗费到水电费、柴油费、人工费、复合化肥费,一亩地的大葱成本在4000至4500元,如果一亩地能够产1.2万斤,按照最新1块3的收购价,今年的收入将相当可观。
对于老刘这样的菜农来说,种菜有些像赌博,最大的风险是价格。但只要价格不错,从收菜、运输到销售,后续环节在互联网的帮助下,都不会让老刘烦心。
大民屯蔬菜运输高峰期是9-11月,其间大白菜先上市,随后大葱上市。
17亩大葱不算多,只是从拔葱、整理到打捆,老刘自己不太会干这些活。不过,他已学会在网上找日结工。每年大民屯秋菜季,南方省份会有很多工人来当地帮菜农收蔬菜,可以通过微信群等网上渠道联系上他们,老刘今年雇了20多个人。
老刘的大葱用货车需要拉十几趟,仅靠老刘自己的车并不够用,他于是也短暂当了一下货拉拉用户,在网上下单叫来其他货车帮忙,最终将自己的菜顺利卖给了在当地建有仓库的互联网电商平台。
收菜有网上找的日结工,运输靠货运平台货拉拉,卖菜给电商平台,互联网串联起的这个链条,让老刘家的大葱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收完运走。对于这样的节奏,老刘很满意。
当收完自家大葱并帮亲戚朋友运完菜之后,老刘开始在货拉拉平台上接其他菜农下的订单,帮他们把菜运到电商平台仓库或者农贸市场。在每天的秋实市场门口,都能看到货拉拉们排起长龙等待进场,而等待离场的货拉拉满载秋菜,笨葱、土豆、茄子、白菜等琳琅满目。
互联网不仅让老刘这样的当地菜农提升了物流效率,还逐渐改变了不少东北人“囤秋菜”的生活习俗。
“囤秋菜”,即储存白菜、土豆、萝卜等东北常见的蔬菜过冬,过去几十年这堪称东北人的“入冬仪式”。但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东北的很多年轻人不再“囤秋菜”。
老刘对于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外。一方面,即便是在冬天,越来越多的大棚也能够产出各种反季节的蔬菜,消费者选择更加多样;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与货拉拉的下沉,让秋菜流通更加高效,消费者手机下单后很快就能吃到从田里新鲜采摘的蔬菜。
当然,东北很多老年人和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依然坚持着“囤秋菜”的习惯。在沈阳早市的秋菜临时销售疏导区,随处可见菜农贩卖秋菜的车辆和买秋菜的市民,货拉拉车辆也穿梭其中——“论车买菜”的市民在囤秋菜时,会叫上一辆货拉拉,把逛早市的战果送回家。
亲情羁绊之下的新生活
老刘并不是几十年如一日面朝黑土背朝天的东北农民。仅仅几年之前,他还过着与现在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老刘开过十几年的大货车,早年给东莞老板的一家造纸厂拉过原料,后续还去内蒙古拉过煤炭。老刘与媳妇是一起跑车,俩人虽然每月能挣4万多块,但没日没夜的节奏非常辛苦。
2020年后,疫情管控让老刘的跑车生活面临诸多不便,老刘的儿子顺势提出让老两口在家先休息,老刘就这样过了一段闲适无事的日子。
老刘是一个很重视亲人和家庭的人。老刘媳妇中学时曾拿过新民市五项全能的第一名,并获得了保送沈阳体育学院的机会,但她为留下来与老刘在一起,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时至今日,老刘提到这件事仍满眼都写着对媳妇的亏欠。
老刘最终还是闲不下来,他总想着趁着身体还可以,再多赚钱点,这样一家人抗风险的能力也能更强一些。
2022年底到2023年初,老刘开始在新民种菜。今年,老刘又开始寻找重拾方向盘的机会。一个朋友向老刘介绍了货拉拉,告诉他靠这个平台挣个生活费不是问题。
到了5月17日,老刘终于下定决心买了一台小货车跑货拉拉,最开始三个月时间每天平均可以完成4单,一个月100多单积累下来的收入让老刘颇为满意。
2016年后,随着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大民屯开始大规模种植大棚蔬菜。有了大棚,大民屯一年四季都有蔬菜运输的需求,所以老刘也不担心秋菜季之后没有订单接。
在货拉拉平台接单的过程中,老刘也逐渐和一些客户熟络起来,这些老客户看中老刘实诚、认真的性格,总是会把订单优先派给他。
老刘的儿子在沈阳经营一家快递驿站。今年开上货拉拉之后,老刘既重新握上了方向盘,还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这让他更加满足。
老刘的经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不少当地货拉拉司机的情况,就是选择这份职业是为了更好地照顾亲人与家庭。
老骆也是新民本地人,他跑过大货车、开过酸菜厂,前两年接触到了货拉拉,今年开始全职跑,每月收入能稳定在上万元。
虽然跑货拉拉收入不错,但这并不是老骆最关心的地方。老骆的孩子去年上初三,今年上高一,都需要补课,早上6点多就要到学校,晚上9点多才能放学。每天都得开车接送孩子的老骆,希望做一个工作时间灵活的工作,货拉拉最终成为了满足他愿望的选择。
货源与运力相匹配的机遇
“你卖货跟我讲什么价,2毛你给我出了”“山东过去,包车600”“我这50斤标准袋,差一两二两的能叫问题吗”
11月1日上午,老刘的小舅子老田站在自家位于秋实市场的蔬菜摊位旁,手持两台手机或者与人当面交谈,短短几分钟内,他行云流水般地在买菜人、卖菜人、代办等身份之间切换。
对于老田等很多大民屯人而言,他们所需要耕耘的,不止是黑土地,还有新的时代机遇下的生意场。
大民屯是沈阳市著名蔬菜产业之乡,是农业农村部命名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同时是东北主要蔬菜产销集散地之一。目前,大民屯蔬菜种植规模达8万亩、年产量100万吨,种植品种以土豆、大白菜、大葱(土豆与大白菜、大葱压茬种植)为主。
秋实市场是“北菜南运”和“南菜北运”的东北最大蔬菜产销对接集散地。在秋菜季,秋实市场日交易量能够达到2000吨左右,整个市场按照不同蔬菜品类安排商户摊位。在秋实市场,不仅能看到新民当地的大葱、白菜,也能看到从其他省市运来的茄子、辣椒等蔬菜。
老田做了30多年的蔬菜生意,他对于大民屯蔬菜产业的发展历程充满感慨。最初,大民屯的蔬菜走不出去,现在,南至广东、广西,北至内蒙古、黑龙江,都能常年吃到大民屯的蔬菜。不仅如此,其他省份的精品蔬菜现在也都汇集于秋实市场批发转售。
在这样的机遇下,老田的代办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代办,又称“蔬菜经纪人”,也就是接受客户的委托,采购客户指定的蔬菜,并安排运输。在用车需求旺盛的秋收季,老田现在也并不担心找不到车。
过去,虽然当地也有出租的货车,但基本上都是4米2以上的大车,运输量较小的情况下用车很不划算,而且在用车需求最旺盛的秋菜季,甚至还可能需要托关系找人才能找到车。
如今,老田随时在货拉拉平台下单,随时都能够叫到车,他生意涉及的30%至40%的运输需求都是通过货拉拉解决的,货拉拉成为他300至400公里范围内业务的支柱运力。
不仅是老田,今年更多菜农和商户都开始通过货拉拉下单运输秋菜。货拉拉平台数据显示,当地秋菜季订单量同比去年上涨126%,运输的秋菜吨数同比去年上涨213%(2024年9至10月同比2023年9至10月),订单主要流向辽宁省各市以及河北、山东等地。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商务部组织企业赴南非开展贸易促进活动
- 好消息!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建设进度条更新了
- 重庆万州五桥河防洪减灾项目分洪隧洞贯通
- 同仁堂回应仁丹被指汞含量超标:情况还正在核实
- 中日韩专家学者湖北黄梅共话禅茶文化
- 甘肃山丹大佛寺发生火灾 目前明火已扑灭
- 第五届侨交会(吉隆坡)智能科技展举行
- 上海:推进“1+N+X”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 马拉松爱好者如何利用营养助力跑步健康?
-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舞台再现“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英雄人生
- 近百个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品牌合肥车展“斗艳”
- 锦绣中国年|浙江黄酒小镇:多彩年俗“醉”游人 酒香散发浓浓年味
- (不忘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江西“地下蛟龙”飞向海外
- 新闻1+1丨8月CPI回暖,释放什么信号?
- 99668亿元、增长5.9%!透过数据看前三季度文化“软实力”提供“硬支撑”
- 长胖就是不自律?近八成受访者希望社会对肥胖人群多些包容
- 中国著名导演万玛才旦因病离世
- 澳大利亚禽流感扩散 麦当劳缩短早餐供应时间
- 外媒:乌克兰称“没有参与”对克宫的无人机袭击
-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七国集团外长会公报涉华消极动向发表谈话
- 热门推荐
-
- 京城百年湖广会馆焕新启幕 演绎新空间探索传统戏曲当代表达
- 24条政策措施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三个“重点”值得关注
- 国家大剧院举行“五月音乐节——走进城市副中心公益演出”
- 从一方屏幕出发,快手公益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
- 全国最具规模全地形运动公园落地广州从化
- “吴氏止园家族书画艺术展”在港举行
- 钟薛高创始人称卖红薯也要把债还上,但线下渠道已难见钟薛高身影,线上临期销售低至5元
- 长安链支撑全国不动产登记数据可信流通
- 德总理朔尔茨:比起特朗普更喜欢拜登 希望拜登能连任
- 绿色技术交易赋能高质量发展 追“新”逐“绿”正当时
- 多国政商界人士赴吉林推动寒地经济产业合作
- 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夏)现场赛在银川举行 签订20项协议 金额近1800万元
- 《风吹茶花香两岸》首映 茶香传递两岸深情
- 2025北京新年演出季启动 19场精品演出辞旧迎新
- 江西南昌推出系列文旅活动迎国庆 烟花晚会将首设水上烟花燃放点
- 印度在G20不愿意遵循美国议程
- 男人 一生病秒变小公举
- 易烊千玺长文回应争议 放弃入职国家话剧院
- 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亮相安徽 再现中西方古文明交流盛景
- 高校清退留学生,释放何种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