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博会“周游列国”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馆内,货商云集,人头攒动。“四叶草”成为各国展示特色产品、风土人情的大舞台,一个个设计精巧的国家馆好看、好吃、好逛。游客们在方寸之地、咫尺之间,足不出展便能“走遍”五大洲。
路过伊朗馆,一阵清香吸引了记者。走近一看,满满一面墙陈列着特色植物。蜀葵、玫瑰茄、刺头属植物……每个植物背后都有其提取物制成的香薰,沁人心脾。
“我们想要突出的是伊朗的自然之美、健康之美,正如我们此次展台的主题‘来自伊朗的自然礼物’。”伊朗展台工作人员何飞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向记者介绍。由于地处高原,巨大的海拔落差使得伊朗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当地植物制成的香水、饮品和药品进入进博会。“特别感谢进博会能够提供平台让我们展示伊朗的魅力。”何飞表示。
马来西亚馆前,香甜的榴莲吸引了众多游客上前品尝。“进博会的‘磁力’非常强,中国的购买力也很惊人。”作为“进博新生”,榴莲大哥有限公司负责人吴联波感叹于进博会强大的“磁吸效应”。本届进博会,这家公司带来了马来西亚的各色榴莲美食。“我们的猫山王榴莲冰激凌非常受欢迎,每天都有很多观众排队品尝。”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馆前,一阵悦耳的演奏声传来。“敲击这个碗状乐器表面的不同地方,便能模拟钢琴、吉他等不同乐器的声音。”特多展台工作人员李曼笛给大家介绍着这个国家的特色乐器——钢鼓。钢鼓特别适合放入乐队,此次进博之行,她希望中国的音乐从业人员和器乐企业能够关注特多钢鼓,为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音添色。
穿梭在进博会国家展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都怀着友好、开放的心态,彼此交流、洽谈采购,就像钢鼓的悦耳音色,令人感到舒适。
泰国的香米、波兰的羊毛衣物、津巴布韦的猴面包树油……各国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漫步国家馆好似周游列国,嗅觉、味觉、听觉都能得到满足。
一些远道而来的参展商说:“我们就是要把最好、最新、最酷的产品带到进博会上。”这是因为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是因为中国有14亿多人口和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市场规模巨大。
进博会,这道通往中国市场的“金色大门”,让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的机遇。
(光明日报 作者:王妤心泓)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北京CBD论坛举办
-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 “东方珠宝城”云南瑞丽:边境“夜经济”展露活力
- 美军仓皇撤离阿富汗三周年丨巴格拉姆监狱受害者揭露美军酷刑
- 未来三天江南华南及云南贵州等地雨水较多
- 广西 “演艺出海”助力中马文化交流
- 沉浸式北京曲剧《林则徐在北京》在福州上演
- 外国博主打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阅览中华文明的大秦篇章
- 乡村生活新图景:数字经济下沉 外卖送到田间地头
- 文物大省焕发时代光彩
- 桂台各民族欢度“壮族三月三”活动南宁举行
- 十年勾勒出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生动图谱
- 西藏自治区民间投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 中新真探:跨年熬夜会伤肝,要吃护肝片“护肝”?
- 持续暴雨致美国佛罗里达州部分地区洪水泛滥
- 当博物馆被重新定义
- 万鸟北归遮云蔽日 预计兴凯湖畔今春迁徙候鸟将超200万只
- 报告:美国、中国居国家算力指数排名前二
- 为何运动强度增大后饥饿感反而会下降?
- 西南地区多阴雨天气 北方有弱冷空气过程
- 热门推荐
-
- 四川开江通报生猪屠宰黑窝点乱象:已关停5家屠宰场
- 国家外汇局:11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1645亿元
- 荷兰瓦登海货船火灾持续发酵 船上火势仍未被扑灭
- 受台风“三巴”影响广西多地强降雨 部分城市出现内涝
- 防范打击不法贷款中介 邮储银行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 韩方:不会对福岛水产品进口禁令设定期限
- 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 经济观察: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政策力挺
- 2024年全年电影票房425.02亿元
- 高端、智能、绿色、融合 中国传统制造业将加快转型升级
- 上海航空首家开通“上海—卡萨布兰卡”航线
- 投资人士:债务违约危机凸显美国政府无能
- 儿童支原体肺炎高发 如何做好居家护理?
- 古装剧里的医学知识 看看就算了,千万别当真
- 如何让老旧小区停车不再难?
- 东西问|彭洁明:金庸小说中隐含哪些中国传统处世道义与人生智慧?
- 北京电竞创新发展大会首钢园举办 三项电竞战略签约成功落地
- 找准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 税务部门消“痛点”疏“堵点”攻“难点”
- 中国书法家协会公布2021年度入会名单 共292人
- 越是谈“新”的时刻越要重申一些“老”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