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念好绿色发展经 “犇”出特色致富路
中新网南平11月5日电 (夏贵萍徐枫王德锋)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主导培育产业,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前景广阔的特色养殖之路。
“哞哞哞……”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叫声,走进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渭田镇潘墩村华农家庭农场,只见膘肥体壮的牛儿嚼食新鲜的草料,饲料推土机、饲料投喂车正在来回忙碌地给牛儿添加饲草,给牛配料、加料。
当记者和华农家庭农场负责人潘国新谈起养牛收入时,他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说:“2023年农场出栏肉牛300多头,收入达到850万元,纯利润约100万元,带动周边部分农户、脱贫户年均增收5万元,村财收入2万元。”
潘国新是潘墩村的养殖能手,从起初的小试牛刀,虚心向他人请教养殖技术,到如今成为行家里手,经过多年的发展,他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而这正是源于他独特的养殖技术——原位发酵床生态养牛技术。“我们农场使用原位发酵床生态养牛技术,和传统养牛场相比,是没有废弃物和排泄物排出,用水量可以节约80%,人工成本可以节约50%以上,后续在无害化基础上还可以将牛粪深加工成有机肥。”潘国新介绍道。
华农家庭农场不仅在生态养殖上实现循环利用,还使用废物回收,减少污染。潘国新坚持绿色生态养殖,以玉米秸秆为饲食,一方面解决渭田镇农业大镇废弃玉米秸秆无法处理去向的问题,避免了在田间焚烧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村民增加了一笔额外的收入,助农增效增收。“农场养殖以玉米秸秆为饲食,目前每年向周边农户收购玉米秸秆4000多吨,收购金额达120万元。”潘国新说道。
截至目前,该产业链顺带为当地农民工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200余人,厂内固定工作人员6人,雇佣的工人均来自周边的脱贫户或务农的人员。
当谈及下一步的规划时,潘国新说,他打算在养好肉牛的基础上,以无害化为基础将牛粪结合当地食用菌报废料、百年蔗渣进行深加工成有机肥,可供茶园、果园、田地、林地、食用菌培育使用,在废物利用的同时,还能保护环境带动村民和村财增收。(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专家:美国非裔心力衰竭死亡率远高于白人 种族主义和贫困系主因
-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发现哺乳动物新物种黄岗鼩鼹
-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在合理水平
- 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创新能力……极具吸引力!外资加码投资中国
- 一旅客打砸座椅充电装置 官方通报:突发狂躁,已住院治疗
- 椰子营养怎么样?血糖高能喝椰子水吗?一文了解→
- “90后”微缩模型师:于方寸间塑造回忆
- 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于浙江闭幕 福建将接棒第六届
- “碳”路先行|摆脱“资源依赖” 煤炭大县山西襄垣“向绿向兴”
- 满意的理发师离职了 卡能退吗?
- 春节档喜剧电影“扎堆” 谁能脱颖而出?
- 中国地震局:新疆乌什7.1级地震是典型逆断层型地震
- 高考学子重访救命之地 赠送锦旗致敬“白衣天使”
- 浙江听障小伙:有形的剪纸“演绎”无声的世界
- 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喷发
- 日本发生7.1级强震 日本气象厅呼吁民众紧急撤离海岸
- 带你减肥还教直播带货?又是一种新骗局
- 将人间烟火苦吟成戏——追念剧作家魏明伦
- 今年上半年云南铁路发送旅客量同比增长113.9%
- 海南万泉河水生态体检报告出炉:总体为优
- 热门推荐
-
- “文学新浙派”发展研讨会举行:在召唤中求得文学新变
- 江西文联举行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展 呼吁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
- 陕西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4.7万户
- 浙江去年完成“百千万”永农集中连片整治建设77.5万亩
- 外媒:中国游客在坦桑尼亚遭遇交通事故 致1死6伤
- 实验室、图书馆、宿舍任你参观 校园开放日沉浸式体验梦想高校
- 99款新能源车型下乡 市场潜力或超300万辆
- 中央气象台6月24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为新中国而战——邹健东华东解放战争影像实录》在京首发
- 六博棋风靡海昏侯国遗址公园 游客沉浸式体验“大汉风尚”
- 舞台剧《魔域·亚特之光》为观众带来别样奇幻观演趣味
- 三大IP组合“出拳” 重塑浙江文化消费新体验
- 【真实中国】外媒又来造谣中国经济?海外网友看不下去了
- 以色列持续对加沙地带实施空袭
- “央美毕业展”后:艺术热应是全媒体时代的红利
- 马来西亚青少年西安观书法:感受汉字之美
- 首支女子打铁花队:将努力绽放成漫天华彩
- 暑期铁路杭州站发客人次预计超2000万
- 八省区市司机醉驾超载信息将转原籍曝光
- 中国研究团队以空气和水为原料合成重要化工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