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指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阻碍全球经济复苏
中新社海口11月2日电 (记者 王子谦)“以‘产能过剩’为借口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仅阻碍全球经济复苏,也拖累全球新兴产业发展。”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2日在第90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如是说。
今年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地大肆渲染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当天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的第90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这一论调遭到中外专家的共同驳斥。
迟福林援引相关数据指出,2023年,德国汽车出口量在其汽车生产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达到80%,美国达到70%,日本达到66%,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仅为12.5%。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是2023年中国产量的近5倍,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是2023年中国产量的5倍多。
“中国主动推进产业转型与市场开放,不仅不会带来‘产能过剩’,反而将推动各国技术合作与进步,带来更大的产业合作空间。”迟福林说。
论坛上,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也认为,从“中国产能过剩论”的字里行间,隐藏的信息显而易见——面对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欧洲汽车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岌岌可危。
“西方对所谓‘中国产能过剩’的担忧,标志着针对中国新一波的负面虚假信息宣传。”翁诗杰说,所谓的“产能过剩”指控令人费解又震惊,这不符合现代经济学的一般理解,违反了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概念。
翁诗杰指出,几个世纪以来,各国一直在出口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从而通过国际贸易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体生产和消费效率。在西方倡导的世界经济视角下,将中国绿色创新产品贴上“产能过剩”的标签加征关税,显然具有保护主义的性质。
“中国出口的产品由绿色创新驱动,不可能是绿色技术过剩,因为世界需要这种技术。”太和智库欧洲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托斯登·耶里尼克也对“中国产能过剩”不以为然。他说,由于绿色科技产品被许多国家视为未来的增长潜力和繁荣之源,所以容易出现一些贸易摩擦,“我认为唯一的办法是通过对话,达到利益的重新平衡”。(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巴勒斯坦总理宣布巴政府辞职
- 海外媒体走进山东青岛感知城市文化魅力
- 广西2023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超6300公里
- “新国风”舞剧《李清照》在沪开启预演
- 成都铁路公安通报高铁掌掴事件
- 江西会昌村民呵护失明妻子20余年:做你的眼 一起到老
- 为“世界屋脊”添绿能 浙能在西藏首个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
- 中央气象台强对流天气、暴雨、沙尘暴三预警齐发
- 乌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武器已到位 反攻将很快开始!
- 山西襄垣:特色种植“地生金” 乡村光景一时新
- 成都:三年实施1265个贴心暖心民生项目 完成投资3809亿元
- 海报丨全国交通安全日:这些细节要记牢 别拿生命去冒险
- “数说犀尊”展亮相国博 一物一展完美呈现文物和科技融合
- 今年中国民航主要指标预计将整体超过疫情前水平
- 主播说联播丨夏天的尔滨也开始整活了,潮!潮!潮!
- 三星Galaxy S24系列中国发布 Galaxy AI塑造智能手机新体验
- 龙年春晚完成全部彩排准备就绪
- 西藏申扎县各合作社给民众发“年终奖”助力乡村振兴
- “盲盒社交”悄然兴起,它哪点吸引了年轻人?
- 浙江龙泉乡贤“加温”民宿旅游 冬日高山呈现“热火朝天”
- 热门推荐
-
- 晋台医药大健康产业人士共谋发展良机
- “北京中轴线” 你不知道的还有这些
- 理性看待医美需求 谨慎选择医美消费(服务窗)
- 中国东航旗下4架C919国产大飞机将迎春运“首秀”
-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刘年珍去世
- 上海最大拆除重建高层小区将竣工 圆“老、破、小”居民幸福新居梦
- 东西问丨程春华:从吉姆·克劳到傅满洲——如何看待美国种族歧视文化符号?
- 看奥运、喝下午茶 能“逛”的电影院你解锁了吗?
- “反向开票”实施月余 中国资源回收行业获新动能
- 联合国人权专家敦促英国新政府优先审查并彻底废除不定期刑罚
- 越南国会主席王庭惠辞职
- 专家热议数字经济发展:技术和数据赋能是产业数字化核心
- 乡野山村遇见咖啡 碰出中国乡村新风范
- 第六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大会在武汉开幕
- 女孩含花拍照后中毒 这种花广州多处有种植
- 吴晨:让市民感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活力
- 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今年验放出入境人员突破100万人次
- 美媒:美国芯片三巨头CEO或劝说拜登放弃对华限制
- 心理专家教你如何高情商地聊天
- 热播韩剧《安娜》原著小说《第二个安娜》中文版首发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