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科技成果 加强互学互鉴
2022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宣布建立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网络。作为该网络的重要载体,位于云南昆明市的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平台持续完善机制建设,促进金砖国家深化技术交流,合作成果不断涌现。仅2023年一年,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就集中签约了23项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签约金额超过72亿元人民币。
搭建平台,对接各方需求
春城昆明,多国代表齐聚,共商多领域创新合作。8月6日,2024年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协作会议举行,来自俄罗斯、印度、南非、伊朗等国的代表线上线下参会,热烈讨论未来的合作计划。这已是昆明第七年举办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协作会议。
既做展示,也谈合作。会上15项优秀科技成果接连亮相,涵盖生物医药、低空经济、新能源等领域的对接活动,不仅吸引了相关科研机构,多家投融资机构也参与其中。圆桌对话会上,各国医疗健康领域专家介绍各自科研成果,促成了多项合作意向。“科技发展有助于增进民众健康福祉,我们很高兴能与中方及其他金砖国家合作,在医疗健康技术领域共同进步。”印度—中国技术转移中心主席维贾伊·米什拉表示。
作为金砖国家建立的首个技术转移官方合作机制,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于2018年在昆明正式揭牌。成立以来,该中心以国际技术转移及科技成果交易会为主要形式,以技术转移线上对接服务为核心工作内容,推动金砖国家各技术领域、产业、行业协调合作。
“能不能加强合作,让我们的前沿医疗技术实现更优转化?”“可否多开展技术交流,促进生物药物原液及成品的进出口合作?”……针对会上提出的多种需求,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与南非指数科技公司等10个单位签署了医疗健康技术转移合作备忘录,搭建起更多的合作渠道。
“金砖国家技术合作不仅推动了创新科技交流共享,也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搭建了平台。”西南林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周晓剑对未来的合作满怀期待。他举例说,当前,本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在建筑、家具等领域需求持续攀升。“在金砖国家技术合作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我们学院研发的本质复合材料合成技术和加工技术有广阔的国际合作空间。”
完善设施,汇聚创新资源
今年4月,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线下运营场地(以下简称“线下场地”)揭牌,旨在为金砖国家提供一站式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服务。
作为技术转移的服务枢纽,线下场地集合了各种技术成果转化要素,面向各国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及个人,提供涵盖知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数据支撑在内的全方位技术转移服务,汇聚金砖各国科技资源,推动成果交流转化。线下场地还结合金砖各国的合作需求开辟出多类功能区,从小会议到大路演,从最新动态到技术需求对接,都可以在场地内完成。
同时,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不断优化线上平台服务。目前,线上平台支持17种语言,实现平台内所有内容的自动翻译和线上实时交互,让交流跨越了语言和空间的障碍。金砖动态、竞价交易、路演咨询……线上平台设置了九大板块,将各国项目进行汇总,让合作成果一目了然,竞价交易更加便利。截至目前,线上平台已经积累近10万项科研成果,汇总超5万条各类技术需求。
“通过提供国际合作、科技信息、科技成果交易等技术转移服务,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将进一步汇聚金砖各国的科技资源和创新力量,为金砖国家间科技合作交流发展注入新活力。”昆明市科技局副局长朱燕说。
巴西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保罗·罗贝尔表示,通过建设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科技创新合作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让金砖合作机制含金量更足,他对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未来充满期待。
转化成果,促进优势互补
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在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铁路沿线,都能看见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装备”)的大型养路机械装备工作的场景。雅万高铁沿线高温潮湿、坡度较大,铁建装备根据实际情况对养路机械进行了优化改造。500多公里的捣固作业里程,每个作业的完成精度误差却能保持不超过2毫米。
通过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公共服务平台,铁建装备研发生产的大型养路机械装备等创新技术和产品得以展示和推广,推动相关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有了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搭建的平台,我们的大型养路机械可以更顺畅‘走出去’。”铁建装备铁路养护装备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刘亚南表示。
近年来,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与多国技术转移机构签署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备忘录,共同搭建技术转移渠道,促进金砖国家之间的优势互补,金砖国家及“金砖+”合作新模式不断拓展。
目前,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已与7个国家的35个官方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一大批国际合作项目得到推广。
俄罗斯联邦技术转移协会主任阿列克谢·菲利蒙诺夫表示,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促进各国交流协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力量,“期待未来金砖国家迎来更多合作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德国百年制鞋品牌入驻上海张园
- 著名投资家罗杰斯:中国经济发展令人惊叹丨两会·世界观
- “这里是新疆”丛书出版:新疆作家如何写家乡?
- 湖北宜昌:流域治理打造“绿富美”乡村
- 毕马威中国:“新”“质”将长久推动不动产行业可持续发展
- 佩斯科夫:俄罗斯仍在与世界大部分地区合作
- 台湾南部水灾严重 “前瞻计划”被批无效
- 漫评美炮制“中国产能过剩论”:“意欲何为”
- 中国和东盟民众在广西边城开启跨国阅读活动
- 英国知名学者: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
- 按车上人数收停车费,商家不能如此“创新”
- 张伯礼院士:奥密克戎仍在变异 应警惕再感染
- 1132.9亿!2023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首破千亿元
- 把孩子拽出“屏幕”,需创造更多“线下吸引力”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海南:从企业获得感和感受度出发,优化营商环境
- 传递汉服文化之美 河南洛阳百万奖金邀你拍短视频
- 南非:超7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
- 上海推出实体卡缓解入境人士移动支付难
- 中新健康|港中大研究指少数2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早期减重实现“缓解”
- “产业+基金”,安徽黄山屯溪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 热门推荐
-
- 上海科普大讲坛:讲述金丝猴社群的奥秘 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
- 美国出现首例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病例
- 异物卡喉硬咽下去 不料内镜取出啤酒瓶盖
- 外媒:澳公园一坦克现“荣耀归于俄罗斯”“Z”字样,警方展开调查
- 广西龙州不负好春光 春茶采摘加工忙
- 10月1日中国铁路客流量创单日历史新高
- 上半年全国新增134.7万家餐企接近去年总和,行业人士呼吁谨慎入局
- 以色列讨论下一步加沙行动计划 燃料耗尽致加沙通讯中断
- 12月20日央行开展101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楼市进入新一轮“去库存”阶段?
- 满洲里铁路口岸通行中欧班列突破25000列
- 广西拓展向海经济“版图” 深化与东盟海洋产业合作
- 大熊猫“戴立”离世 死因系老年伴随心脏病变及器官衰竭
- 加拿大多伦多深夜街头枪战波及警车 16岁嫌犯涉另一宗命案
- 美国发生火车车厢化学品泄漏事故 当地居民被紧急疏散
- 新疆夏嘎乐团:更多人感受原生态音乐的魅力
- CMG首届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在京举行
- 广东省气象局:今年广东“龙舟水”预计比常年略偏重
- 前4个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同比劲增26.6%
- “加州熊猫日”:它们正式与公众见面 加州州长直呼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