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县游”带火吉林小城“红叶经济”
中新网吉林10月16日电 题:“奔县游”带火吉林小城“红叶经济”
中新网记者 石洪宇
避开“人从众”的场景,67岁的程英铁来到蛟河市红叶谷景区观光。漫山红叶尽收眼底,很多游客在溪旁休憩,程英铁拿着专业摄影设备,不时按下快门。
程英铁拍摄红叶,已有二十多年。从红叶渐浓开始,他的相机快门便不停歇。“清晨或傍晚的红叶最美,尤其是飘着小雨的时候。”
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的蛟河,有“红叶之城”的美誉。“蛟河红叶”曾三次入选“中国最美十大秋色”。近些年,随着“奔县游”、乡村游、“微度假”的兴起,带火了这个东北小城的“红叶经济”。
长达百余里的红叶谷是蛟河市的红叶核心观赏区,每年的9月末至10月末景色最佳。蛟河市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张美玲介绍,红叶谷拥有红叶树种10余种,除枫树外,还有茶条槭、柞树、火炬树等,各树种红叶深浅相宜,错落交织。这也让“蛟河红叶”的口碑经久不衰。
今年十一假期,蛟河接待游客28.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3亿元,各景区、乡村旅游点游人如织,游客的吃、住、行、游等让多个乡镇从中受益。
已成功举办了22届的长白山红叶旅游季活动,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有代表性的文旅节庆。张美玲说,今年红叶旅游季,当地推出了“交换秋天”活动,与全国五省市联动,推动旅行团“互换”;发布“蛟有礼”区域公共品牌,孢子粉、木耳等蛟河特产成为游客的伴手礼。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游客到访,旅游季还首次引进向北音乐会。数千名音乐迷置身红叶谷,伴随音乐进行狂欢。
记者注意到,蛟河红叶近些年也持续在互联网出圈,短视频平台上的话题不断。为推动“流量”变“留量”,蛟河组建了“红叶红人蛟河文旅推荐团”。
蛟河市官方介绍,当地正推动文旅项目、文旅产品的创新。十一假期,当地拉法山的“日出之旅”备受关注,游客登山赏红叶、观云海日出成为新的文旅增长点。(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多国采购商走进长春 推动汽车零部件跨境交易
- 餐饮住宿、家电汽车都便宜啦!各地推出优惠政策促进消费
- 广西合浦力推现代设施农业
- 9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8.7% 全球经济保持弱修复态势
- 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 铁路部门启动应急响应
- (寻味中华|名园)浙江绮园:藏在江南风雅中的游子乡愁
- 今天夜间至明天北京预计有大风沙尘天气
- 春节档电影火爆 各影院上座率持续up!
- 焦点访谈|九大重点任务 看2024年经济工作怎么干?
- 百余名专家荟聚临沂 献策革命文物融通思政教育新路径
- 隆基绿能宣布终身认养一只秦岭大熊猫 命名为“嘿猫”
- 焦点访谈丨这些“加减法”让制造业开放迎来新机遇
- 北京房山、门头沟、昌平区因灾情供电受影响的村复电率达71%
- 春晚里的中国丨创新遇上文化 满庭尽是“芳”华
- 采蘑菇也“成团” 旅行社定制路线抢人
- 2022年哥伦比亚可卡因缉获量创纪录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西庐山救助1.2米长野生“娃娃鱼”
- 北京电竞创新发展大会首钢园举办 三项电竞战略签约成功落地
- 住建部:将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
- 数读中国丨7组数据透视“中国商机”释放强大吸引力
- 热门推荐
-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校区全面竣工
- 热门景点拍照打卡,成了大型“抄作业”现场
- 武契奇称不能发誓未来不会对俄制裁,但目前为止没这么做
- 葛剑雄“回到”图书馆
- 北方昆曲剧院原创昆剧《曹雪芹》成功首演
- 交通运输部:中国自动化码头建设在应用规模、技术水平和装卸效率总体位居国际前列
- (神州写真)马头琴“呼麦”混搭西洋乐 特色民乐打动年轻的心
- 和合共生建家园 命运与共向未来
- 原木期货和期权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
- 沈阳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96周年 展出百余件清宫仿古文物
- 韩总统暗示有意向乌提供武器?克宫:表示遗憾
- 支付宝升级条码支付推出“支付宝碰一下”
- 俄称打击乌军用机场 乌称空袭俄军阵地
- 第十一届在韩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岗中培训成功举办
- 秘鲁宣布边境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 央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
- 资本市场改革走深走实
- 中国网红公路独库:“智慧”与美丽并存
- 人民财评: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 让苗绣“绣”出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