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能源革命综改试点5年 半数以上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开采
中新网太原10月14日电 (记者 李新锁)自2019年获批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山西各项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其间,山西煤炭智能开采领跑全国,50%以上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
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10月14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发改委副主任张翔介绍,山西重点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强化协同联动,推进能源革命各项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在能源供给方面,山西已建成30个绿色开采试点示范煤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近82%,煤炭产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晋电外送全国第二,2023年外送电量1576亿千瓦时、覆盖23个省份。
其间,山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全面提速,今年8月底装机占比48%,比2019年提升14.1个百分点。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产量145.9亿立方米,比2019年增长1倍多。氢能重卡首次在中远距离实现纯商业运营。
作为能源大省,山西减碳降碳是重点课题之一。
数据显示,“十四五”前三年,山西全省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0.9%,降幅居全国前列。建成11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
“山西累计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6565万千瓦,现役煤电机组100%达到燃气级排放标准。”张翔说,山西在产钢铁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焦化行业先进产能占比超96%,城镇新建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此外,山西算力中心电能利用水平全国第六,建成全国首例路堑边坡治理及光伏发电一体化工程,“高速公路+光伏”模式全面推广。运城市庄上村成为首个“中国零碳村镇示范村”。
在能源科技领域,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全面启动,华为煤矿军团全球总部落地太原,首个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行,全球首款醇电混动汽车、新型甲醇牵引车和我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动力机车首发下线。首批认定10个煤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成97家省级以上能源科技创新平台。
在能源体制机制变革方面,山西电力现货市场率先在全国正式运行,煤层气勘查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率先开展煤铝共采试点。太原、长治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有序推进。
在能源开放合作方面,山西与亚开行、欧投行等国际组织合作,实施了一批绿色低碳开发示范项目。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势头迅猛。其中,太阳能电池1月-8月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25.3%。(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媒:日本前首相菅义伟访韩行程被取消
- 韩国接连发生多车追尾事故致数人受伤
- 国家能源局:坚决守住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不发生大面积拉闸限电的底线
- 中国气象局公布2023年度气象高质量发展十大进展
- 青海3处湿地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 长三角10城区发布文科商旅融合创新行动倡议
- 新编粤剧《碉楼》在穗启动巡演 再现早年江门华侨血泪心酸
- 美国边境移民危机难解 纽约市发传单劝移民去其他城市
- 广西构建主动健康服务体系 推动五级主动健康中心全覆盖
- 新疆“十二木卡姆的故乡”女舞蹈演员:舞蹈可展示漂亮的新疆
- 吉林省为3000余名网约配送员解决“头”等大事
- 女性心血管病高发 竟有这些“特殊原因”
- 江西共青城烘焙师创业记:给面包融入“爱的味道”
- (新春见闻)吉林舒兰新村里的年味:生活如常即幸福
- 外媒:德国总理朔尔茨回应计划与普京会面传闻
- 加大支持力度 激活夏日经济
- 云南铁路开行多趟“书香列车” 为旅客营造移动“阅读空间”
- 国外自媒体创作者们眼中,塔村是个啥样的村?
- 新疆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施行一年成效显著
- 探访麻编传承人: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 热门推荐
-
- 浙江文旅观察:文物IP如何出圈?
- 星际天体奥陌陌为何加速?国际最新研究称源于储冰产生的氢气
- 以书为桥 两岸青年分享“书适生活”
- 湖南南县一集贸市场因积雪发生局部垮塌 被困人员全部救出
- 黑龙江黑河降雪量达暴雪级别 部分高速路段临时管控
- 重庆针对部分区县启动防汛Ⅲ级和Ⅳ级应急响应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宁波统战成员任“轮值村主任” 成乡村振兴好帮手
-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遇见大运河丨运河两岸的人间烟火
- 广州港南沙港区已开辟165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
- 拜登:正考虑澳大利亚提出的撤销对阿桑奇起诉的请求
- 茅台冰淇淋,从种草到拔草
- 兰州主城区商圈“出圈”:吃喝游购,体验“不孤单”
- 第七批集采中标结果官宣,中选药企供应及备供省份确认
- 学生与醉汉冲突被刑拘,几大细节或影响责任判定
-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四十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 全国大数据产业重点项目在青海落地 总投资额超213亿元
- 一组AI绘画,致敬科技追梦人
- 南铁迎来2024春运返程客流高峰 单日客流超百万人次
- 网络文明如何惠及民众:从科技惠民,到“清朗”为民
- 沿丝绸之路而建海拔逾2000米 最新考古研究发现中世纪中亚“双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