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探索“三秋”农业生产新技术 促生产能力提升
中新网济南10月14日电(记者 孙婷婷)“玉米种植密度从原来的4500株提升到5500株至6000株,产量明显提升”,这是淄博市桓台县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王锡久在今年秋收的实收测产中得出的结论。根据测产,采用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种植的夏玉米,亩产为973.29公斤。
但王锡久同时注意到,种植密度提高后,玉米秸秆相对变细变弱,生长中后期容易倒伏。基于此,王锡久挑选了耐密型的玉米品种,并采用气吸式单粒精播机械,提升播种质量。“我们还要在玉米株6片—9片展开叶时期,实施精准化管控,降低基部节间高度,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
除了提高种植密度之外,桓台县的种粮大户吕军之还在玉米行间距之间“下功夫”,挖掘增产潜力。区别于传统的65厘米至75厘米等行距的种植模式,在吕军之的玉米田中,大行距是80厘米,小行距是40厘米。
当前,“三秋”生产正在齐鲁大地紧锣密鼓地展开。水肥一体化、贴茬直播、单粒精播、“一喷多促”等越来越多提高单产的高效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正被广泛采用和推广。各地通过不断探索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动农业种植智能化,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聊城市茌平区温陈街道种粮大户刘美龙种植了1000多亩地,其中,有200多亩土地为沙性土壤。“沙质土壤存在保水保肥能力弱、微生物活性差等问题,传统的大水漫灌难以保障水肥充分供应,玉米产量很低。”刘美龙说,在专家指导下,他将“夏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应用在沙性土壤上,该技术可以滴水出苗、水肥按需精准供给,解决玉米生长期干旱缺水、中后期追肥难的问题,可节水25%、节肥15%、增产15%以上。
茌平区农业农村局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高军介绍说,近年来,该区重点围绕良种选育、新型农机应用、农业主推技术推广等方面开展工作,同时加强技术指导,结合方田、示范区建设,良种、良机、良技、良法集成发力,科学推动玉米单产稳定提升。
连日来,阳谷县高庙王镇先运辣椒专业合作社的方先运正忙着晾晒辣椒。“今年,我们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收购,还提供技术指导,辣椒亩产突破1千斤,1亩地收入能超过1万元(人民币,下同)。”方先运说,今年的辣椒田全程实现了机械化播种,利用“大垄套+四化(种子丸粒化、播种精良化、水肥一体化和播种飞防化)”等现代化生产技术,确保实现小麦和辣椒的双丰收,实现了从基地建设、辣椒种植、田间管理、辣椒收获等环节的全程数字化,让辣椒生产迈进智慧时代。
“以辣椒专用色选机为例,它能实现智能化深度学习,利用高清摄像机,根据颜色差异,区分辣椒好坏,利用瞬间强气流,全面提升形选、色选和分选能力。”方先运介绍说,通过“云计算”,这台机器每小时可以处理2吨左右的干辣椒。据悉,该合作社还带动周边7000多户椒农抱团式发展,种植辣椒1.5万亩,年产朝天椒4100吨,销售收入4200余万元。
作为淄博市的苹果主产地,沂源县中庄镇是整建制林果生产专业镇,林果种植面积9.6万亩。“我们如今根据果树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定期进行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也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比之前好多了,产量比去年同期增产四分之一。”在沂源县中庄镇韩庄村的果园里,60岁的村民王加东介绍说。
据了解,为提高苹果果品质量,实现优质优价,中庄镇积极研发苹果生长发育同步营养肥,开发多元素液体专用肥,通过集成示范基于果园生草、树盘覆盖和增施有机肥为核心的果园土壤有机培肥技术,不断提升果园土壤环境。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不断挖掘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综合利用四大潜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持续攀升,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产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实现了“米袋子”鼓、“菜篮子”丰、“果盘子”满、“鱼篓子”盈,为民众餐桌贡献了丰富的山东味道。(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哈萨克斯坦2022年吸引外资280亿美元 创10年来新高
- 《平原上的摩西》:成功的改编 全新的创作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探索“渔光互补”模式 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国航成都—拉萨高高原航线安全飞行59周年 刷新中国民航纪录
- 新疆矿山智能化撬动百亿元装备市场
- 德国多地机场计算机系统故障已解除
- 北京:自采暖补贴第一次表底数启动申报
- 中国最大氢基能源加注基地项目在辽宁大连启动
- 中巴首部合拍电影《巴铁女孩》在京首映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暂时进境修理税收政策公布
- 梅兰芳戏曲表演手势展亮相恭王府博物馆 彰显京剧神韵与中国气派
- 经经乐道|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美式霸权话术again!
- 外媒:法国拒绝向阿桑奇提供政治庇护
- 湖南博物院推新年特展:跟守味狸一起 “守味湖南年”
- “最强”出游季来了 各地各部门全力做好假期保障工作
- 新!中国经济活力、潜力持续显现
- 保险服务者的哲学,都藏在这些点滴里
- 长城脚下“守关人”张晓燕:让石榴花开满戈壁
- 海浪蓝色警报!上海、浙江、福建近岸海域将出现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
- 武汉加强网约房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 热门推荐
-
- 2023亚太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在山东青岛启幕
- 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川完成高滑试验
- vivo X100系列正式发布 售价3999元起
- 中国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初步形成 应用领域日益多元化
- 公共场所摆共享按摩椅,“锦上添花”还是“鸠占鹊巢”
- 安徽出台新政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 前三季度中国9个工业大省工业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
- 分割13亿!这对“创业伴侣”把公司做上市,如今离了婚
- 中挪商界人士在北京探讨合作发展新机遇
- 朝鲜外务省:美国将对朝鲜半岛局势滑向全面失控承担全部责任
- “小饭碗”承载“大民生”!重庆社区食堂何以细水长流?
- 宁夏拥有10.23万名专任教师 教师数字素养合格率达99.93%
- 新疆去年投资58.15亿元建设农网 持续夯实乡村振兴电力基础
- 柴达木枸杞前7个月出口额达867万元
- 台湾教授孙永忠和想念他的大陆学生
- 普京出席这场峰会,信息量很大
- 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全国大部天气晴好
- 西藏林芝逾120种文创产品亮相广州塔
-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 泉金航线停航
- 广东有8条河流20个水文站超警戒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