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ravel”火爆国庆假期创新高 世界流量激荡中国旅游市场澎湃活力
央视网消息:国庆假期,中国旅游市场热潮澎湃,其中入境游表现尤为抢眼,旅游、商务、探亲等叠加,各口岸迎来外国人入境高峰,外国游客不仅热衷于深度游、小众游,海岛跨境游等成为入境游的新热潮。专家表示,入境旅游热力蓬勃,不仅凸显了中国旅游市场吸引力和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还通过涌入的丰富国际客源有效激发了国内市场的消费活力。
数据显示,国庆假期迎来外国人入境高峰,外国人出入境达101.4万人次,同比增长37.2%。
北京边检总站执勤三大队执勤二队副队长池尚琨称:“10月1日到6日,北京口岸入境外国人超过3.2万人次,约是去年同期的2.14倍。”
有意大利游客在接受采访时称:“现在来中国旅游很简单,能从欧洲过来的航班很多。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所以我们很高兴访问这个国家。”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因国庆假期和第136届广交会的临近,外国人入境高峰尤为突出。白云边检站为近1000名外国旅客签发24/144小时过境免签临时入境许可,共查验出入境航班超1800架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4%。
有澳大利亚游客对记者说:“我们会去广州、上海、北京、西安、成都,我们希望看到很多中国古老的名胜古迹,去一些像西安这样的历史古城,我们还非常期待去长城。”
10月1日至7日,深圳机场口岸入境外国人超6500人次,同比增长87.3%。其中,免签入境近1500人次,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德国的旅客位居前列。
热度攀升的还有海岛跨境游,在山东石岛,因游轮的跨境便利,日本、韩国的游客数量今年不断攀升,同比增长了30%。
有韩国旅客称:“这次旅行感觉非常棒,威海的景色很美,美食也很多,通关很顺畅,边检民警耐心细致地引导我们,服务很热情,下次还会再来中国!”
中国旅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是入境游持续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着迷历史文化或自然风光等不同喜好的游客,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中国旅游市场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推出了许多新颖的旅游项目和活动,如研学旅行、乡村旅游等,满足了不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不仅持续吸引外国游客,更提升了中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海在出租车和地铁站配备了外卡支付设备,成都、西安等8个城市正试点便利来华人员支付的新举措。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出入境便利化水平会不断提升。我们欢迎更多的外国朋友来华旅行,欣赏美丽山河,感知魅力中国。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掀“跨境电商热”
- 新疆昌吉推广新型无人农机发展智慧农田
- 发热两周未退竟是病从口入
-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在“世界瓷都”德化展出
- 《医海圆桌派》聚焦神经科学前沿,共探HD与TD诊疗新局面
- 吴以岭院士:提升中医药品牌国际影响力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 “纳米卫星”能探索RNA折叠
- 杰弗里·萨克斯:美国应重新考虑投资中国的限制政策
- 湖南“永兴银都银匠”擦亮“中国银都”金字招牌
- 直击台风“格美”登陆前:侨乡福清“三停一休” 海面风大浪急
- 河南持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 连续7年列入民生实事清单
- (走进口岸看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国际物流枢纽作用日益凸显
- 北美票房:《超能敢死队:冰封之城》首映夺魁
- 澳大利亚华裔青年“揽”琼岛:槟榔谷里黎苗文化风情浓
- 日本研究利用传感器和AI减少牛打嗝排放甲烷
- 中国专家大规模、长期研究揭示:预防房颤关键在控制代谢
- 加拿大跨山输油管道扩建项目投入商业运作
- 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 探访“侗族大歌之乡”贵州小黄村:从深山唱向世界
- 2022年“拉美艺术季”在陕西开幕
- 热门推荐
-
- 布林肯访埃及以色列 安理会通过加沙停火决议
- 深圳发生一起地面塌陷 现场无人员伤亡
- 河南济源太行山保护区监测到华北豹频频“出镜”
- 3月20日央行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货物“一箱直达” 物流降本增效
- 从“能不能停”到“不想停”,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年会
- 4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43元 上调3个基点
- 无人机赋能城市治理 中国光谷竞逐低空经济
- 江西婺源春花烂漫迎客来
- (聚焦博鳌)加快可持续发展 乡村如何再添新“绿”?
- 面向少年儿童读者 “小十月文库”新书首发
- 黄志秋:中菲新能源合作迎来新机遇
- 内河游轮兴起 暑期热度飙升
- 老花眼“盯上”80后,屈光手术化解“中年危机”
- 【在希望的田野上】“数字大田”里的春耕
- (新春走基层)延安“幸福小两口”守护“幸福小慢车”
- 日媒: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靖国神社供奉供品
- 云南624家A级景区端午假期接待游客量同比增21.2%
- 吉林将选派一批“科创专员”协助企业创新发展
- 万千气象看福建 | 向海洋要动能,融文旅勇探新——看泉州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