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百亩棉花示范、千亩棉花示范亩产再创新高
9月30号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老龙河基地,对种植的“中棉113”品种棉花进行现场测产,百亩攻关田籽棉平均产量达到750.3公斤/亩,千亩示范片籽棉平均产量达到637.7公斤/亩,再创昌吉州百亩棉花示范、千亩棉花示范亩产历年新高。
“我们今天测算的地里,平均密度是11000-12000株,每株平均铃数是14到15个,经过估算每亩有12万个以上的棉桃,棉铃单铃重是在6克以上,测产百亩在750公斤左右。”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介绍。
此次测产的的棉花地总面积654亩,选用“中棉113”优系品种,配套“宽早优”、高质高效种植模式,集成水肥一体化、精良播种、免疫诱导抗逆与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共同打造新疆棉花“百千万”单产提升工程。“今年我们目前总体产量还比较乐观,目前产量较往年有所提高,通过这些技术集成,我们有信心大面积地复制与推广。”得知测产结果,新疆联盟优棉科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永明表示。
今年,昌吉州启动智慧棉田高产“百千万”示范工程,计划通过3年项目实施,到2026年,百亩棉花示范达到目标产量800公斤/亩、千亩示范达到700公斤/亩、万亩示范达到600公斤/亩。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老龙河基地种植的“中棉113”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棉花各个阶段的管理服务,在耕、种、管、收等环节全部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和100%机械化。(人民日报客户端新疆频道 人民日报记者李亚楠)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
- 全国13地58家院校、企业等携手共同促进泛酒店业发展
- 7月2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30个点
- 江西抚州:“一条专线”打通社情民意“新通道”
- 在古代挣1000两黄金有多难?——网剧《田耕纪》中的地狱级任务
- “90后”机场安检员:护航旅客出行 绽放巾帼芳华
- 盖“被子”帮冰块度夏 从哈尔滨存冰有道看科技保温妙招
- 家门口享“文化大餐” 山西7年免费送戏下乡进村超10万场
- 探索人才服务双向交办机制
- 巴西民众感受中医名家巡诊 亲历“针灸的神奇”
- 中国成品油价年内第七次上调
- 新疆喀什实现氢能产业发展破题 总投资3.2亿元首批项目开工
- 【乡村行 看振兴】特色产业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 广东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 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6.4%
- 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35吨 山西综改区屋顶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 专家:胃结石有很多种 只有这种情况可乐才能治
- 粤桂东西部协作:“造血式”帮扶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 《寻她芳踪·张爱玲》在京上演 探寻女作家传奇一生
- 上海市知联会“换届”:中国科学院院士俞飚当选会长
- “云观展”成常态 直播让文物触手可及
- 热门推荐
-
- 厚植科创沃土 湖南娄底先进陶瓷产业“新”潮澎湃
- 28省份高温津贴:海南连发7个月 多地月标准300元
- 央行公布2024年普通纪念币及贵金属纪念币发行计划
- 柑橘油胞发育之谜被破解
- 中国证监会:研究出台更多举措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 中国游泳队持续遭抹黑,一重要原因披露
- 庐山天下悠: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用融合传播升级“爱情”IP
- 河北:洪水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宁晋泊、大陆泽蓄滞洪区已启用
- 防御超强台风“格美” 福建漳州边检确保口岸安全
- G55次列车临停2分钟 患病旅客得到及时救治
- 南京再添“文旅地标”:“文艺范”市集带来城市文化新体验
- 美印太盟友对华贸易依赖加深 “去中国化”几无可能
- 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山西大同举行
- 共促神经科学发展 第十六届三博神经科学论坛在北京举行
- 他花5万买12箱“高仿” 到货后发现“酒太假”……民警到茅台镇端了制假窝点
- 2023年11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14万件
- 大山深处“追花人”乘上高速路“快车”
- 面对寒潮蓝色预警,公众应该怎么做?
- 电梯装上智能监控系统 “智慧救援”效率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