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经深刻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离不开强有力的数据产业作支撑。近年来,在各部门各地方共同推动下,数据基础制度加快建立,数据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数据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数据技术和应用创新活跃。《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字节,同比增长22.44%,累计数据存储总量1.73ZB,存储空间利用率达59%。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5%。
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数据驱动技术能力不断增强,数据服务向各行业领域广泛渗透,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商业智能(BI)、人工智能(AI)加速迭代,数据技术创新方兴未艾。数据驱动的应用创新、产业创新不断深化,新的产业形态不断发展演进。”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说。
“数据采、存、算、管、用需求不断提升。我国数据产业正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未来几年有望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说,“初步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数据产业链,涉及数据采集、计算存储、开发利用、流通交易、安全治理等各个环节,各类型头部数据企业逐渐成为带动产业链突破的主力军。”
有研究认为,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预计到2025年,全球数据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11万亿美元。以制造业为例,数据驱动生产流程优化可以使停机时间减少30%至50%,提升生产效率20%至25%。
以钢铁行业为例,由于管控环节多、生产流程长、经营数据来源广,大量异构数据分布在不同系统,数据收集、整合、分析过程中耗费大量人力,缺少统一平台和方法对庞大数据开展有效开发利用。这也是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一度面临的难题。此前首钢的业务执行曾经仅依赖局部信息、离线数据和人工经验,无法支撑精益制造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线下业务多、跨部门业务协调难度大、管控效率低,响应市场能力不足。
为此,首钢与帆软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应用“固定报表、自定义分析、数据可视化”3种技术手段,打造更灵活、易用、智慧的决策支持系统。帆软产品研发总经理陈敏以库存管理为例介绍,帆软构建库存管控模块,横向覆盖销售、生产、质量、物流等业务,纵向覆盖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工序。利用全流程库存结构分析和预警系统,使所有工序库存都达到满足其生产、运输效率所需的最低库存水平,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资金占用。此外,通过自主开发的商业智能平台——FineBI,实现对首钢全公司及各单位点检异常的实时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提高点检异常的管控水平。
我国数据产业在具备良好发展基础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升,数据流通交易不畅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据企业相对较少等。
“数据要素化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国际上亦无先例可循。数据要素化在资产地位、权属确权、流通交易、利益分配和安全隐私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障碍。”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看来,国家正在从顶层设计层面统筹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设定目标、框架,鼓励地方政府和行业在体制机制构建中积极探索。
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司长张望介绍,国家数据局围绕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正在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一方面,厘清数据产业的内涵和外延,面向市场需求,培育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另一方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企业在资源汇聚、技术攻关、产品服务、流通交易、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快发展。用好政策工具,从投资政策、人才培养、产业集聚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安排。
“政策起草和制定过程中,很多企业的热情和参与度都非常高,这也反映了市场高度期待培育壮大数据产业。我们将在充分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加快出台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张望说。(经济日报 记者 李芃达)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努力促进消费增长 上海推动“中华老字号”精品上旅游专列、进入楼宇
- 山西中南部普降大到暴雨 电力部门全力应对严防电网灾害
- 14岁少女服下超致死量十倍“敌草快” 获抢救成功
- “洋校长”吉林任教11年:中国“Z世代”充满希望
- 024596,警号重启!
- “多彩计划”乡村彩绘第一期项目在北京密云竣工
- 第五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开幕 推出近400场活动
- 多地跨年夜地铁将通宵或延时运营
- 银川警方破获特大非法经营和销售伪劣电子烟案 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
- 24条务实举措增强外商投资信心
- 《孤注一掷》成中国影史点映票房冠军 暑期档“红火”继续
- 中美科学家联合公布最新全球红树林分布数据集
- 菲律宾贸工部长:RCEP将助菲实现包容性增长
- 华为云发布盘古大模型3.0
- 作家汪兆骞出新书:如何立体呈现梁启超真实面貌?
- 海外华文媒体到访吉林 感受“博物馆之城”的历史印记
- 第八届老舍戏剧节委约话剧《狼烟北平》首演在即
- 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是多少?
- 【文化中国行】古老文明扬中外 匠心妙手焕光彩
- 第二十三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
- 热门推荐
-
- 广东1月主要将有4次冷空气过程
- 湖北郧西:七夕浪漫民俗传承千年焕发新活力
- 打卡古城遗址公园防晒防蚊很重要
- 全国首家特殊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平台完善试点在辽宁启动
- 未来十天冷空气活动频繁 东北地区内蒙古有强降雪
- “宠物友好”新职业走热 “它经济”助力人宠和谐
- 陕西四部门联合行动 多措并举支持旅居养老产业
- 如何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带你揭秘全过程
- 香港竹韵小集与天津音乐学院举行交流音乐会 展现粤乐特色
- 假期补觉 为啥越睡越乏
- 世界戏剧日庆典:在舞台上看见彼此
- (新春走基层)邮轮旅游过年受青睐 天津东疆边检多措保障春运通关
- 《什么是云南》主题摄影展首展上海举办
- 凝聚北京时间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2024”启幕
- 中新健康 | 广东专家研发AI模型 先心病诊断准确率超八成
- 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启用空间业务行政许可线上申请系统
- 港生参访宁夏校园:这里的课堂很多元
- 马里和布基纳法索宣布派代表团前往尼日尔
- 关于福岛核污水排放日期,日方最新表态
- 年轻人“精致抠”:苦行僧还是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