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经济仍面临巨额债务问题
当地时间9月18日,美联储启动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标志着其货币政策由紧缩周期向宽松周期转向。但是,美国经济依然面临巨额债务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债规模急剧上涨。1990年美国政府债务总额约为3.2万亿美元,2000年这一数字增长至约5.62万亿美元,2010年增至约13.56万亿美元,2020年增至约27.74万亿美元,2023年美国政府债务总额突破34万亿美元。截至2024年7月,美国政府债务突破35万亿美元,再次创下新高。虽然美联储降息能够缓解部分偿债压力,但美债规模扩张势头恐怕难以控制,将成为笼罩在全球经济上空的阴影。
美国财政部9月12日发布的月度联邦政府收支报告显示,今年美国政府已为35.3万亿美元国债支付逾1万亿美元利息。偿债成本上升也与美国8月财政赤字大幅上升相吻合。截至8月的前11个财月里,美国联邦赤字规模达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4%。美国财政赤字曾在2020财年达到3.13万亿美元的峰值,此后两年虽呈下降趋势,但在2023财年又有所上涨: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财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增加了约3200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一方面,经济的衰退和各种减税法案的实施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为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又不断增加,这就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攀升,只有通过发债弥补财政赤字,形成恶性循环。
债务变化直接反映财政盈亏水平,政府财政盈亏则往往与经济增长状况紧密相连。从美国经济发展变化上看,历次债务大幅增长之时,经济增长都处于低位,其中最典型的是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新冠疫情影响,美国经济出现负增长,同时期美国政府债务也大幅增加。
根据预算约束理论,如果经济增长率高于债务利率,经济增长可以消化掉债务增长。即使债务的绝对量增长,也可通过扩大经济规模抵销债务增长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债务的相对量下降。但即使在常态下,美国经济增速也只在2%左右,然而美国政府债务利率长期在5%左右,经济增速显然难以消化债务增长。更何况美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包括了金融等非生产领域的资本增值,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物质生产水平。
美国大行赤字财政,靠的是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实施美元霸权。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西方推行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形成美国债务经济的国际循环。美国利用美元地位,不断发行美元以购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和资源,形成巨大的贸易逆差。顺差国家收获美元后形成的外汇储备无法在国内使用,又存入美国的银行,或大量投资于美债和其他金融产品,使美元又回流到美国。2010年以来,美国的公共债务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60%,并不断上升,但美国并没有发生债务危机,国债利率水平也没有明显上涨,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基于美元地位形成的美国债务经济的国际循环。此外,目前世界金融市场中还没有能替代美债的更好投资品。这些都使美国赤字财政政策能够依靠发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系。
金融是美国转移债务负担的重要手段。比如,利用利率、汇率手段使美元升值或贬值,以转移债务负担、加速美元回流。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导致高通胀。此后,为抑制通胀,美联储多次实施美元加息政策,推高了美元币值,致使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大为贬值,提高了这些国家的偿债成本,并使他们的美元资产大量回流美国。美联储加息货币政策实施4年多,帮助美国恢复经济平衡,缓解了通胀压力。如今,美联储开启4年多来的首次降息,接下来美元贬值既将给其他国家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也将使其拥有的美元储备和美债资产缩水。
美债持续扩张的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美国政党制度。其两党将各自政治私利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为了争取各自利益,过度透支未来经济潜力,采取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不断提高债务上限,饮鸩止渴,真实反映出美国目前政治衰败、治理失灵的颓废状态。
总之,美国巨额债务问题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暴露了美国经济、政治体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债务积累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造成了债务的持续积累和增长;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金融霸权助长了美债在世界的进一步膨胀;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下的政党制度造成的政治运行困境无助于减轻债务负担,反而增加了债务违约的风险。
(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岁和亲,70岁归乡,从“罪臣之女”到“大汉功臣”,解忧公主“神反转”的一生|和亲往事之②
- 天津125个增发国债项目全部开工 资金支付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马克龙首度评论2024年法国议会选举结果:没有赢家
- “民营经济大讲堂”在沪开讲:“自己人”讲课 上下游互通
- “台二代”林子谦“登陆”创业 全新环境促快速成长
- 文明的坐标丨“丝路名刹”张掖大佛寺
- 前11个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4000万吨
- 铜梁兰花根 独丁丁一传人
- 2025全国城市春晚启动 打造虚实结合《魅力敦煌》
- 走进中国第七大沙漠:片片绿色染沙海
- 湖北推进重大数字孪生水利项目建设
- 安徽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 一城际公交车在南京起火致2死5伤
- 广西推动古树名木“破硬化” 整改3000余株
- 全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超3.35万个
- 王毅会见乌克兰外长库列巴
- 乘联会:4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达到67%
- 首位“AI软件工程师”亮相引爆科技圈
- 太原检方出台“十项举措”护航民营经济: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
- 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助推数字生态培育
- 热门推荐
-
- 中国成品油价迎“二连跌”
- 四川乐山市井研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城市治理进医院、进校园 重庆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径
- 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创新何以“双向奔赴”
- 青海玉树:出台十项惠农举措 助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 虚标成分表、篡改出厂地 “黑心”宠物粮乱象曝光
- 大公国际应海峰:今年经济形势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 北京今年首次配置油车指标 无车家庭中签率高
- 2024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公益演出走进慕田峪长城
- 上海:70岁青年突击队靠“硬科技”转型
- 2024年吉林省科技活动周启动 展示“硬核”科创力
- 江苏扬州警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今年已累计挽回民众受骗资金超3600万元
- 粤港澳大湾区“散改集”粮食班列运量创新高
- 日本能登半岛地震遇难者人数升至92人 242人失联
- 警方提醒假期外出 免费WiFi别乱“蹭”
- 文学能为孩子带来什么?曹文轩、秦文君这么说
- 特朗普自称因“机密文件门”遭起诉 下周将出庭应诉
- 年轻人为什么热衷于找“搭子”
- “中国死海”退盐还湖:见证黄河流域生态回归
- 古特雷斯谴责巴基斯坦白沙瓦清真寺爆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