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展望中国经济“增量政策”:财政发力仍有空间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夏宾)在近期一揽子提振经济政策出炉后,中国资产迎来大涨。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并要求“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2024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近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展望“增量政策”,期待财政政策发力,与已出台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共同推动经济增长。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这次的一揽子提振经济措施超过市场预期,短期来看,市场已经对其中的货币政策作出反应,后续要逐渐消化,观察其对实体经济产生的作用。他期待,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增量财政政策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看来,近期中国央行提出的政策受到积极评价,要使这些政策持续发挥作用,需要财政部门发力。在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的同时,应考虑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并未饱和,有大量事情可以做,且财政政策扩张空间依然非常大。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要维持下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也表示,对于股市和经济发展,都需要财政政策跟上去,形成更持久的效果。
具体而言,盛松成建议政策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如提高个税起征点、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税收等。同时,加大对服务业发展,尤其是对养老、医疗、托育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此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如降低央行3000亿元人民币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提高商业银行使用再贷款的积极性。
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提醒说,在当下,财政政策的发力方向和政策本身规模同样重要,应找到执行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符合社会公平且又能提升需求的政策。他给出三个方向:一是通过增加国债发行等资金筹集方式增加转移支付;二是给特定人群发放补贴;三是以保交房为核心,加强“收储”和保障房建设,“财政政策若能在这一关键领域发力,将有助于加速房地产行业回稳”。(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最新消息:TikTok恢复在美服务
- 守护生物“多样”精彩 共建万物和谐美丽家园
- 广西多举措强化民航安全治理合力
- 北京曲剧儿童剧《运河遥啊谣》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 商务部回应加拿大宣布对中国电池等部分产品拟加征附加税征求公众意见
- 叙利亚首都发生爆炸致6人死亡
- 聚焦女性力量 浙江启动2024年“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
- 2024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向“新”向“智”行 乌镇落地一批智慧应用新场景
- 10月15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43个点
- 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加沙地带停火协议已生效
-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扩围” 改革仍有空间
- 今年汛期雨水、高温日可能较常年偏多
- “晋·见中国”系列短视频第二季上线 通俗化讲述华夏文明
- 穿越天山直径最大的“温宿号”TBM下线
- 中国央行买入4000亿元特别国债
- 新疆油田力保冬季天然气稳定供应
- 消费金融服务联盟(重庆)成立 将搭建消费金融协同机制
- 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4.37万亿元 同比增长13.8%
- 一名旅客藏匿6只活体龟进境 被皇岗海关查获
- 贵州安顺在京推介全域旅游产品 发布精品线路
- 热门推荐
-
- 以色列防长:加沙北部“高强度”战斗已结束
- 多位电影编剧导演将齐聚江西庐山 上演“高山上的光影情书”
- 美军“鱼鹰”运输机在日本鹿儿岛近海坠海 已致1人死亡
- 辽宁省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促就业 近2000人进场求职
-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装机容量均保持世界第一
- “Z世代”消费新风潮:抢“剩菜”开“盲盒”
- 中国完成首次超大型油轮锚地液化天然气加注
- 肯尼亚向海地派遣首批警察打击黑帮
- (中国新貌)兰州:黄河穿城而过 明珠焕发光彩
- 新疆“最美公路”守路人:雨夜抢修把最好的时间留给游客
- 美媒:与特朗普形影不离 马斯克扮演美国“第一兄弟”角色
- 百余方古印原物亮相西泠印社甲辰秋季雅集系列展
- 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已成重要候鸟迁徙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指数研究报告(2022年)》发布
- 萨曼莎·莫斯廷将任澳大利亚新一任总督
- 云南法治政府建设显成效 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02%
- 未来十天冷空气一股一股接连不断,今冬会是冷冬吗?
- 38.89万盏!广州基本实现村村通路灯
- 中马企业合作对接 签约一批榴莲进出口项目
- 广州专家:高危女性应增加随访频率 打破卵巢癌治疗“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