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东盟2024智库论坛聚焦海洋合作
中新社海口9月28日电 (记者 王子谦)“中国(海南)—东盟2024智库论坛”28日在海口举行,来自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学者探讨加强中国与东盟的海洋合作。
中国南海研究院副院长奚劲松表示,近年来,从海上互联互通到海洋经济合作,从海洋环境保护到海上安全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洋领域开展富有成效的务实合作。当前,中国正在致力发展以创新为显著特点的新质生产力,可以与东盟携手,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合作。
马来西亚海事研究所沿海与海洋环境中心高级研究员努尔·祖莱哈·尤索夫(Nur Zulaikha Yusof)认为,中国与东盟的海洋合作应从科学研究入手,加大对海洋塑料污染、海水富营养化和酸化、渔业资源枯竭等领域的研究,逐步在海洋资源可持续管理、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达成科研成果,指导海洋治理实践。
近年来,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蓝碳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林光辉说,南海是红树林、海草床等重要蓝碳生态系统的全球分布中心。中国与东盟可以探索开展蓝碳示范合作项目,开发蓝碳国际新标准、创新蓝碳交易新机制,拓展蓝碳交易市场和金融产品。
中国(海南)—东盟智库论坛创办于2017年。本届论坛由中国南海研究院和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南数字化保护古籍 探索古籍产业化发展
- 国家邮政局:国庆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近63亿件
- 一端口一收费 喜马拉雅上演分拆式割韭菜
- 老年人频频中招 起底“假古董”直播间里的连环套路
- 报告称,可持续航空燃料全球化供应链正在形成
- 片仔癀不再“一粒难求”
- 新西兰统计局:截至3月底全年入境人数超16万人 中国抵新人数排第三
- 广东推出十大最美公益林(天然林)打卡点
- 郑州至巴黎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首飞
- 探秘广西大瑶山:珍稀野生动植物生活的摇篮
-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与妻子宣布分居
- 武契奇:世界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大危机,将在未来半年内看到最严重冲突
- 2万余个岗位进校园 西南大学办“双选会”促就业
- 黄河宁夏段进入2024—2025年度凌汛期
- 韩国警方开始强制驱离阻止逮捕尹锡悦的集会人员
- (新春走基层)退役飞机“落户”浙江乡村 农文旅融合富一方民众
- 第134届广交会10月15日开幕 超百家头部跨国企业确认参会
- 商务部:中方鼓励企业按市场化商业化原则拓展对非经贸合作
-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就公众号推文致歉
- (新春走基层)江西龙虎山“鸭司令”连续17年陪“鸟中大熊猫”过春节
- 热门推荐
-
- 江西上高:“鱼儿岸上养” 游出致富新路径
- 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赋能美好生活
- 世界黄金协会:2023年中国金饰需求位居全球第一
- 新疆名优产品南下 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 气温“俯冲式”下跌 上海“速冻周末”迎初雪
- 首个离岸贸易税收优惠政策在上海试点
- 丹麦首都一17世纪证券交易所起火 标志性尖顶已倒塌
- 文明的坐标|“华夏第一龙”绿松石龙形器
- 透过数据看活力,消费“主引擎”动能强劲
- 携程集团发布2023Q1财报:净营收92亿元 同比增长124%
- 吉林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北京亦庄集聚智能网联汽车企业120余家
- 人口危机叠加人才逆差,日本政府加入全球“抢人”大战
- 甘肃积石山地震现场见闻:临街二楼玻璃破碎,玻璃渣在人行道上
- “南客北上”“北雪南移”“赛事+文旅” 冰雪游消费新趋势逐渐显现
- 广西桂林重演西南剧展落幕戏《戏剧春秋》拉开艺术节帷幕
- 搜救部门宣布泰坦尼克沉船探险失联潜艇无人生还
- 文化和旅游部:前三季度预计国内旅游人次42.9亿 旅游花费4.32万亿元
- 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
- 文艺院团“开播”闯出新天地